华尔街见闻 发布于 2022-04-12 00:30:02
“抗跌神器”突然不灵了!
宏观策略一直被认为能够穿越牛熊市,并在大类资产中灵活切换保护净值,可以规避股票类资产的高波动。
但2022年一季度,成为检验宏观策略的关键时节。
梳理数据可以发现:五家主打宏观策略的私募机构,过去三个月的收益均为负值,且相互间投资业绩差距显著。
跨资产配置失效?押错商品资产方向?对冲手段不足?
抑或是宏观策略异化成了“股票+”策略? “稀有”策略
何为宏观策略?
通常来讲,私募管理人以宏观经济周期判断为基础,结合宏观流动性、货币信用周期、库存周期等宏观因素,确定投资主题及配置方向,投资标的包括股票、债券、商品等主要大类资产。
作出上述自上而下的判断后,管理人通过不同市场、不同金融工具、不同的时间周期的资产配置,捕捉投资机会,并在基本面跟踪过程中不断优化投资组合。
实际上,国内公募私 (
点击阅读全文 )
→
免费下载App,立即成为ETF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