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个新闻,大意好象是说一位30多岁的妇女,失业后拿着手头上的10万元操作可转债T+0,后来又信用卡套现补仓,最终欠债17万的故事。故事本身的真实性我无从考证,只是新闻的热点名词一个接一个,比如“中年妇女”、“失业”、“信用卡套现”等,光看这些名词象是一个社会话题,但其中的“可转债T+0”让我作为一个相同的可转债投资者,看着特别刺眼。
熟悉我的小伙伴都知道,可转债是我投资的十八般兵器中最喜欢的一种,但同样的兵器在不同的投资者手中,也会出现完全相异的结果。这其中的核心原因是什么?我想了一晚,窃以为最核心的要素是做好投资者的心理建设。
心理建设,这个名词感觉又熟悉又陌生,熟悉在于好象自己是理解其涵义的,陌生又在于好象又很难概括出来。
我查了一下知乎,看到其中有一个解释是比较简单易理解的——“给自己的心理构建一个系统以应对各种问题”。放到可转债上,如何给自己的可 (
点击阅读全文 )
→
免费下载App,立即成为ETF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