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被市场教育的一周,各大指数全线大跌,-3.22%(科创50)起步,见者有份,创业板-6.66%收尾,排排坐集体吃宽面。详细数据看下图:
赚钱效应极差,申万一级31个行业,仅纺织服饰上涨,其余行业一个比一个惨,前期较为坚挺的价值板块地产、有色、煤炭这周也集体歇菜了。
对于本周的下跌实际上早有征兆,在上周周报中也第一时间提醒了大伙,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汇率风险。我们看下图,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最近一个月从6.2上升至6.5,也就是所谓的人民币贬值(原来1美元换6.2RMB,现在1美元换6.5RMB),美元升值。
当然,这也引发了资金对于人民币资产的担忧,从而加重资金外流的压力。
至于人民币为何走弱,影响变量有两个,一个是美元,一个是出口,前者与我们本身没有直接关系,可理解为汇率的β,后者由经济基本面决定,可理解为α。当前的状况:
1、就美元本身来讲。一是俄乌冲突导致资金避险需求上升,非美元货币贬值并反向推升美元。实际上贬值的不只是人民币,比如欧元、英镑、澳元无一例外,更严重的是日本,年内兑美元贬值超过10%;二是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促使美债收益率上升,进一步吸引资金回流美国,再次强化美元升值;
2、就出口来讲。还得从2021的经济基本面讲起,2020年二季度之后,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加上国内的逆周期调节政策,使得产业供应链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凸显,出口份额由2019年的13.1%升至2021年的15.2%。可以说上一轮汇率走牛反映的是中国经济领先全球复苏,外加强劲出口支撑(出口强势,结汇需求较强),从而推动人民币走强。
而今年的状况则完全相反,此前国内一直领先的防疫优势,随着海外选择“躺平”来加速复苏,那么中短期来讲我们的优势也就不明显了,换句话说国内今年的出口数据大概下降。
接下来人民币继续贬值的概率非常大,一方面是美联储加息未结束,二是国内还在抗疫期,经济基本面远未见底,因此下跌趋势还未反转。
再来讲讲市场,近期有好些投资者询问A股什么时候才能见底,我给大伙罗列一些熊市底部的现象作为参考:
1、成交量低迷。本周演绎到了极致,周一至周五,日均成交额分别是:7781、7791、8204、8561、7531亿元,相比去年高峰期少了一半;已达成
2、市场没有任何主线,一日游行情居多。已达成
3、新股破发,投资者弃购。有打新的朋友心有余悸吧!已达成
4、基金大面积亏损。不论是二级债基、FOF稳健型产品,集体亏损。已达成
5、新基金发行困难。一季度8只公募基金募集失败,154只产品延长募集期。已达成
6、市场麻木。这一点大伙深有体会吧,即便是降准市场依然死水一潭。已达成
7、公共场合谈论股票、基金的人越来越少。已达成
8、不论散户、机构开始动摇,集体悲观。上周说过了,私募持仓历史低位。已达成
9、韭菜根没了,开始失去信仰。快了
10、证券从业者被鄙视,开始大面积转行。还不明显
...... 欢迎补充
目前看,熊市的“七龙珠”算是凑齐了,但见底的迹象嘛还差那么一两步,不过以A股不按套路的调性,没准就快了。
再说回近期的ETF市场情况,截至4月20日,全市场共有679只ETF跟踪371只指数,场内流动基金份额9047.56亿份,如下图所示:
1、ETF涨幅榜
本周权益类ETF接近集体歇菜,618只产品,仅16只产品小幅涨,涨幅超过1%的标的只有6只,可见赚钱难度有多大。此外,上涨标的较为分散,其中跨境ETF占一半,详细数据如下所示:
2、ETF份额变化
虽然行情极度拉胯,但ETF市场还不赖,本周股票ETF逆势加仓131.47亿份,其中证券ETF、创业板50ETF份额增长超过10亿份。此外,投资者惜售现象明显,未出现大幅流出标的,详细数据如下:
3、跨境ETF
本周跨境ETF呈现外强内弱的态势,投资海外市场的标的整体小幅收红,港股相关ETF全线下跌,其中互联网板块又是重灾区,成交额前十标的如下所示:
4、商品ETF
本周商品ETF集体上涨,其中豆粕ETF涨幅3.88%,有色ETF上涨0.98%,其余标的小幅上涨,流通份额前十标的如下所示:
下周港股通红利ETF(513530)上市,该产品跟踪港股通高股息港元指数,港股市场躺着一堆高股息企业,当下风险偏好下降的环境中,大伙可以考虑下价值偏向的标的,产品详细情况可以在ETF组合宝中查看:
提示个风险,下周是五一前最后一个交易周,提前做好持仓计划。今年外部环境较为复杂,建议适当降低仓位过节,以免承担不必要的假期风险。此外,周三、周四可以考虑配置一些国债逆回购,多少都是肉,别浪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