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红周刊 发布于 2021-03-20 20:51:36
红周刊 作者 | 张俊鸣
从“爆款频出”到发行遇冷,公募基金在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可谓遭遇“冰火两重天”。在赚钱效应缺失下,基民观望情绪抬头可以说再正常不过,基金公司除了信心喊话之外,也再度祭出“基金自购”的大招,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以真金白银买入自家基金,希望用实际行动来给投资者传递信心。从2018年和2020年初两次经验来看,“基金自购潮”对应着指数的相对低位,敢于在低迷时期抄底的投资者事后都有不错的收益。此次“基金自购潮”是不是又一次抄底良机的来临?笔者认为,投资者不应“见风就是雨”,需要仔细分析自购行为的金额、构成等因素,再根据自身的投资需求做出理性的投资策略。
传递信心,四两拨千斤?
近期A股的调整虽然从上证指数的层面来看比较“克制”,但许多公募基金的净值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撤,幅度超过20%的不在少数,其中不乏此前表现良好的热门基金。在基金整体表 (
点击阅读全文 )
→
免费下载App,立即成为ETF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