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被称为全球最后一块洼地的港股市场吸引了南下(南下资金是指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买入香港联交所股票的资金)资金大量扫货。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天收盘,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265.93亿港元,再次刷新港股通开通以来净买入纪录,本月净买入港股高达1852.93亿港元。
那么,此前一直不被市场看好的港股,最近为啥又火起来了呢?
1、全球估值洼地。截至2020年12月31日,恒生指数PE估值12.3倍、恒生国企指数PE估值9.2倍,在全球来看,香港市场估值仍然偏低,仅略好于俄罗斯。
2、港股龙头效应。在ETF之家看来仅仅因为低估值就买入说服力是不够的,南下资金扫货的另一个推手是流动性溢出。
过去一年A股在流动性宽松的背景下,股市大涨、爆款基金频现,这些资金除了抱团A股龙头外,港股的优质标的同样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例如:腾讯、小米、美团、京东、海底捞等等,我们LOF八仙组合的兴全合宜这只产品就长期持有腾讯、美团等。
3、AH价差修复。实际上,南下资金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流入规模明显增加,这种趋势有望将港股定价权从外资转变为内资。
叠加AH股溢价指数(反映内地和港股同时上市股票的价差指数)当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因此H股的折价对内资而言吸引力不言而喻,港股迎来一波价值修复行情。
4、川普歇菜。川普在任期间总是diss香港,此事对于高度开放的国际金融市场尤其敏感,这也是一直压着港股一块大石。自拜登确认当选总统后,市场的担忧也暂时告一段落。
综上所述,在A股估值水位上升的情况下,我们看到了水往低处流的南向扫货现象。
最近几天咨询港股ETF的朋友多了不少,恰逢这个机会,这篇我们来聊聊港股指数基金如何选。
首先来了解一下港股市场的基本情况,据港交所发布的《现货市场交易研究调查2018》研究报告显示,有两点值得我们重视:
1、港股市场主要参与者以机构为主。外地和本地机构投资者合计占比54.8%,交易所参与者(同等于国内交易所会员,也算是机构)占比28.9%,而个人投资总占比只有16.3%(详细数据如下图所示);
2、投资者结构决定了投资风格,大盘蓝筹交投活跃,小盘股不受待见。
恒生指数中的50只成分股占据了70%以上成交额,而恒生综合指数约480只成分股占据了90%以上成交额。除此之外的小盘股大多数被边缘化,少部分则慢慢成为“仙股”。
基于以上情况,ETF之家认为港股市场个股投资的难度在A股之上,普通投资者在鱼缸里(A股市场)都捞不到金鱼,出海捕鲨(港股市场)这个活就别为难自己了,选只指数基金才是正路。
进入正题,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市场跟踪港股市场的指数基金共41只(剔除ETF联接基金),合计规模大约270亿,详细数据如下:
港股指数基金汇总
为方便大伙区分,ETF之家将产品按指数风格划分为3类,分别是宽基、主题、行业,集体照如下:
下面是港股指数基金分类概览:
1、宽基类指数基金
2、主题类指数基金
3、行业类指数基金
以上是全市场港股指数基金汇总,统计数据如有落网之鱼,大伙在留言区贴上。明天ETF之家将继续深入分析,揭晓港股指数基金应该如何选。
最后,提醒下各位,这两天南下资金过热,多只港股指数基金被爆买,场内基金大幅溢价,完全脱离了指数:
此时买入必然是风险大于机会,各位老铁管住自己的手,别跟风凑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