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目前国内Smart Beta产品仍以单因子策略为主
国内Smart Beta指数基金产品类型分布较为均匀,LOF和ETF占比较多;策略方便,目前仍以单因子策略为主,红利因子对应产品的规模最大。
4.国内Smart Beta基金多数以散户持有为主,机构持有比例有待提升
相比于海外Smart Beta的持有人结构,当前国内Smart Beta基金的机构持有比例偏低;不同策略中,只有低波和等权策略基金机构持有占比超过50%;规模最大的红利和基本面加权基金,机构持有占比31%分别为26%。
5. 募集审批:多为红利和低波策略,半数布局港股市场
截至2017年11月底,共有10只Smart Beta指数基金上报募集审批;从上报产品的策略类型看,集中于低波和红利因子策略,或是两者结合的复合策略;从产品的市场布局看,半数以上基金聚焦港股市场。
三、 Smart Beta指数:配置与投资的新维度
1.Smart Beta产品选择:透过名称看本质
与传统被动产品相比,smart beta产品设计方法更复杂,产品种类更多样,仅从产品名称很难对产品有准确把握,必须从产品本质了解策略实质。
2.1海外单因子Smart Beta指数为投资者提供另类的配置元素
选取标普指数公司发布并被ETF管理人应用最广泛的Smart Beta系列 单因子指数,考察期从1995年12月29日到2017年9月30日;每种单因子Smart Beta指数都具有鲜明的风险-收益特征:从收益角度看,质量因子业绩表现最好,其次为等权和动量因子;从风险角度看,低波因子表现出了很好的风险控制能力,夏普比率较高为0.36。
2.2不同因子的市场适用性不同
按照标普500指数的月度收益率把考察期内的所有月份划分为上涨月份和下跌月份,并计算两类市场下各个因子的月度超额收益均值。
等权和动量因子在上涨市中获得更高超额收益和胜率低波、红利和质量因子则在下跌市中更有优势,尤其是低波因子,下跌月份获得1.79%的月度超额收益及高达近80%的胜率,是出色的“抗跌”因子。
2.3单因子Smart Beta为投资者提供另类配置元素
不同因子间的相关性也较低;鲜明的风险-收益特征、不同的市场适用性和低相关性,使得Smart Beta指数可以作为有效的策略实施和配置工具。
3.1A股市场Smart Beta策略指数效果检验
选取中证指数公司发布并多数有对应指数基金产品的Smart Beta指数, 考察期从2006年1月至2017年11月。
国内外因子效果对比:盈利质量因子普遍超额收益较高,低波因子低风险高收益,夏普比率最高;A股市场动量因子超额收益表现不佳,价值因子则收益更高。
3.2A股市场Smart Beta策略指数效果检验
按照沪深300指数的月度收益率把考察期划分为上涨月份和下跌月份:等权、成长、动量和盈利质量指数在上涨市中获得更高超额收益和胜率;A股市场价值和低波因子在下跌市中表现更胜一筹,其中价值因子获得0.35% 的超额收益和57%的胜率,低波因子获得1.07%的超额收益和74%的胜率。
4.Smart Beta产品以机构持有为主,策略普及率逐年提升
4.1同样的概念,不同的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