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 Beta 系列之:基本面因子
基本面是 Smart Beta 产品常见的类型,基本面策略的核心思想是回归基本 面,摒弃了以市值大小论英雄的传统筛选方式,用基本面规模去衡量企业的大 小,选取真正高品质的公司进行投资,符合市场主流投资理念,易被投资者理解和接受。
美国市场中基本面类型产品的编制方法与质量类产品较为贴近,我们列出了截止于 2018 年 8月 1 日规模排名前 10 的基本面产品的概况,以及对应指数的编制方法。总的来说这些指标是指数 编制者比较关注的:现金流、ROA/ROE、股息率、金融杠杆率以及营业收入。
基本面类型的 Smart Beta 产品在海外成熟市场之所以成功,主要是因为股票市场中政府的直接参与度低,营业收入、净资产、市值等指标大小反应了市场竞争的结果,指标得分高的股票往往 也是竞争能力强的公司,像现在 SP500 前十大权重股中,Google、Apple、Facebook、Microsoft 等科技公司占据了半壁江山,营业收入行业内遥遥领先的同时,还通过用户粘性、研发创新形成了 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收入利润增长强劲,股价可期,因而基本面得分高的股票未来收益表现也很突出。
二、 国内基本面类 Smart Beta 产品分析
基本面策略有效性分析
基本面策略的核心思想是回归基本面,摒弃以市值大小论英雄的传统筛选方式,用基本面规 模去衡量企业的大小,选取真正高品质的公司进行投资。公司市值大,可能是因为短期爆炒,估值 大幅提高而导致的。但一个公司的基本面规模大,例如收入高、盈利多等情况,通常是因为公司自 身的主业经营而带来的。因而,衡量企业的规模时,使用基本面规模会比市值更加合理。
下面我们考察中证指数公司编制的中证基本面 50、基本面 200、基本面 400、基本面 600 的 表现。在不同市场状态下,策略的表现可能会有明显的差异。为此,我们根据万得全 A 指数的走 势,将 2005 至今的 A 股市场划分为四次牛市、三次熊市、两次震荡市,共 9 个阶段(2019 年暂 且认为是牛市),并对比每个阶段下基本面策略与市场常见指数的表现。可以看到,近十年来看, 四个基本面策略指数均可以跑赢沪深 300、中证 500 以及中证全指。而且基本面指数在熊市中的 表现更好,在市场下跌的年份跌幅较小。
由于基本面指数是基于营业收入、现金流、净资产和分红的相对大小进行排序,和个股的市值规模大小会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可以看到,市值大小为:基本面 50>基本面 200>沪深 300>基本面 600>基本面 400>中证全指>中证 500。过去十年 A 股的小市值溢价效应强劲,所以从策略年化收 益率和夏普比率来看,基本面 50<基本面 200<基本面 600<基本面 400,基本面得分和策略收益率 呈负相关。但 2015 年后随着市场风格转变,各策略的表现发生了逆转,近五年来看,基本面 50> 基本面 200>基本面 600>基本面 400,尤其基本面 400 的表现大幅下滑。
所以国内投资者在选择这类指数时必须十分谨慎,并非选基本面得分越高的组合越好。国内 股市中,大市值公司多处于政府主导的周期性行业,营收的来源很大一块是市场资源的行政垄断, 基本面指标和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存在脱钩现象。
基本面类 Smart Beta 产品
2016 年后,Smart Beta 产品迎来了其在中国的爆发期,产品数量和规模显著提升。仅 2019年上半年,国内市场就成立了 17 只 Smart Beta 新产品,截止 2019 年 7 月 30 日,国内共发行了94 只 Smart Beta 产品,累计规模达到 327 亿元。其中,基本面类 Smart Beta 产品出现较早,2009 年就出现了嘉实基本面 50 指数基金产品,当前产品规模占比 27%排第二位,数量占比 10%排第四位。在 2017 年之前,只有基本面 50 指数基金的规模比较大。其他的基本面指数基金,规模均小于 1 亿。后来在 2017-2018 年,基本面 60 和 120 指数基金的收益不错,规模也实现了较 快增长。
目前市场上共有 7 只基本面类 Smart beta 产品。其中 6 只成立满一年,分别为嘉实基金发行的两只产品:基本面 50 指数(LOF)A、嘉实深证基本面 120ETF,浦银安盛基金发行的两只产品: 浦银安盛基本面 400、浦银安盛沪港深基本面 100,以及建信深证基本面 60ETF、泰信基本面 400。 嘉实中证锐联基本面 50ETF 于 2019-05-23 成立,短短 2 个月的时间规模已经增长到了 45 个亿, 已经是前国内所有 Smart Beta 产品中规模最大的。规模其次的是嘉实基本面 50 指数(LOF)A,该 基金于 2009 年底成立,为国内第一只基本面指数,当前在国内所有 Smart Beta 产品规中规模排 名第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