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指数基金量化研究
报告摘要:
• 量化指数产品现状
统计现有量化基金数量共169只,共有规模超过600亿元,长期来看, 量化基金的表现也达到了预期大概率实现超额收益,整体回撤控制良好。 ET
本文为了数据可比,也统一采用了 2018年三季报的数据,截至报告发布日,也 有成立的基金累计规模超过800亿元。在2018年底指数型基金的整体规模应该可以 超过6000亿元。
从基金公司角度看,每家公司在不同类型指数基金上的布局不尽然相同。
1.2指数基金类别及发展:
1.2.1 ETF:指数基金优势的体现
(*虽然ETF场内简称集中在2015年更改,但在下文的描述中ETF均使用场内简 称)
ETF作为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相结合的一种形式,极大的提高了基金申赎 和交易的效率。从第一只ETF ――上证50ETF成立以来,市场现有ETF 153只(截至 9月30日,不计算截至报告撰写日已到期的基金),另有多只基金处于发行和等待上 市阶段。根据跟踪指数区分,各类资产覆盖相对完全,包括权益、固定收益、商品 类、国内、海外等。但权益规模指数依然是国内ETF的主要组成部分。广发金工在 报告《交易所工具型产品的现状和未来》、《ETF新观察,供给和需求的发展》中 对ETF的分类和作用做过详细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仅对产品变化进行分析。
2009年,ETF市场产品数量相对不多,但上证50ETF和深100ETF为主的单市场 ETF也成为了投资者合适的指数交易工具。在随后的2010年,沪深300股指期货推 出,作为期现套利最好的现货替代品种深100ETF和180ETF成为了 ETF主要的规模 增长来源。同时,在2010年也首次出现了龙头ETF、周期ETF等以主题指数、行业 指数为跟踪标的的ETF产品。2011年ETF发行速度放缓,但跟踪大盘股规模指数的 三只ETF持续获得规模增长。
2012年首次出现了跨两个交易所的ETF产品,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两只沪深 300ETF首发时出现了大额的超额募集,共募资金额超过500亿元,极大的增加了 ETF 市场的规模和流动性。同年,也出现了恒生ETF和H股ETF两只海外指数的ETF产品, 丰富了投资者交易标的的选择。次年,为了配合国债期货和中证500指数期货的推出, 国债ETF和500ETF上市;同年,也有三只跟踪黄金现货指数的ETF发行;华夏和汇添富也批量的发行了一系列行业指数ETF产品。这两年ETF市场的发展,极大程度实现了 ETF资产配置的作用。而在随后的2014年,市场上半年处于交易的底部区域,募资相对困难。主要的规模增量来自于年底股票指数的上涨带来的规模指数的大额申购。
随后的2015年股票市场过热, 但新指数产品的发行主要集中在分级基金上,基金公司对于ETF的布局热情不高,规模的增长也主要来自于传统的单市场ETF。紧 随其后的2016年ETF发行速度持续放缓。但随着市场大幅波动后的避险情绪增加, 几只跟踪黄金现货的商品ETF均实现了大额的申购,成为了当年ETF规模增加的重要来源,体现出了 ETF的长期配置和分散投资价值。当年主要的首发规模来源于上海国企的发行,为主题指数的编制和产品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路。2017年指数产品发行加速,但ETF规模变化不大。
2018年则是ETF规模除2012、2014年度之外另一个大幅攀升的年份,主要的规 模来源于存量的规模指数基金,特别是成长型的创业板、中证500指数。数据截止与 三季报,截至本文撰写日,央企结构调整ETF已经成立,规模超过500亿元。指数ETF 的累计规模在年底应该可以第一次超过3000亿的水平。
1.2.2指数增强:提升指数长期的配置价值
指数增强的策略从封基时代就开始被作为基金公司管理基金的有效方式,但由 于其他指数产品的特性与替代性,一直规模没有得到非常大规模的增长。主要的发 展在于2013年和2017年。整体体现了比较强的和指数的趋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