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札记:不孤独不足以成为大道、何谓良心企业、获取优质股权是目的

发布于: 雪球转发:46回复:9喜欢:132

(本札记作于2023-11-01)

【不孤独不足以成为大道】在2000年西科金融股东大会上,芒格在回答股东提问“为什么很少有人学伯克希尔”时说:“我们的大道上人烟稀少,但我一直在努力传播思想。”他说,在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他遇到了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杰克·麦克唐纳,这位教授在大学里主要教学生们如何用伯克希尔的方法管理投资组合,但是他感觉很孤独,经常有一种曲高和寡的感觉。芒格说道,孤独就对了,不孤独不足以称其为大道。

芒格进一步说:”我们周围总是有很多难以摆脱的窠臼。我上大学的时候,参加过陆军预备役军官训练。训练营的文化非常守旧,制度非常刻板,根本没有什么新东西。据我的观察,越是等级森严的地方,越是博士、博士后头衔满天飞的地方,越是难以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这是人类社会的现实。

“不孤独不足以称其为大道”,对芒格的这句话,我真的是感同深受!

据我的观察,无论是投资上,还是在职场上,很多人确实往往低估走大道、正道的力量,而且在投资大道上,确实是人烟稀少,一点也不拥挤。更令人费解的是,人一旦思维固化,形成自己的思维路径,便更容易形成路径依赖,一直在这条道上走下去了。如近日,我到一位“投资”的朋友那里去拜访,几年前我曾与他交流过投资,但是几年过去了,他仍然没有什么改变,桌子上摆放着多台电脑,研究炒股技术的那一套。书橱里也到处摆放着炒股方面的一大推书籍。本来是兴冲冲去,结果交谈几句,我便感觉到不在一个频道上,于是进一步交谈的兴趣便索然无味了。更为要命的是,他这几年也没有赚到多少钱。因此,我有点后悔专门抽出时间去他那里交流,我内心深处也深深地产生了芒格式的孤独!

【何谓良心企业】格力电器自1996年上市以来,公司累计股权融资52.69亿元,而累计分红超1390亿元,其中现金分红累计超1100亿元,回购公司股份累计约270亿元,历年分红率已超过期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62%。自2020年以来,公司累计回购公司股份约5.25亿股,累计注销公司股份约3.84亿股。

10月30日,公司又发布公告,根据董事长董明珠的提议,推出第四期回购公司部分社会公众股份方案,回购股份15-30亿,用于减少公司注册资本及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以提升长期股东回报、促进管理团队长期激励与约束机制,推动员工与股东的利益一致与收益共享,提升公司整体价值。

不能不说,在回报股东方面,格力电器在我大A股确实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完全称得上是良心企业!

那么,再看一看我一直重仓持有的贵州茅台

数据统计,贵州茅台上市以来融资仅lPO一次,融资22.44亿。2001年上市至2023年10月,累计分红2086亿。从分红绝对数额上看,是要大于格力电器的,但是从其账上“泛滥”的现金如何配置看,显然它还称不上良心企业,至少还不能算是完全意义上的良心企业。

我的投资朋友“孤独捕猎者”,近日在雪球上发表了一篇很好的文章,题目为《一只好股票不仅具有好的生意模式还有践行股东利益最大化的CEO》,文中指出(部分引用基金经理张坤的观点):

茅台五粮液之类优秀生意的公司,其账上有大量存银行的低收益现金,这就是管理层对资本配置意识淡薄,没有股东利益最大化理念造成的,这是我们A股市场普遍的现象,也是造成我们A股投资者回报低,缺失信心的根本所在。如果茅台这样好生意的公司,把账上大量现金在低估时回购股票并注销,即投资自己优秀资产,高估时最大限度分红,其股价上万元都是正常;特别在2013-2015白酒危机期间,PE低于10倍时应该大量回购股票注掉,但是公司没有回购注销一股。当然茅台相对在A股已经做的不错了,大量分红,但是其高管在股东利益最大化方面还有很大空间提升,这应该是国企体制上的问题。”

对于喜欢囤积现金的企业,企业每延迟一年向股东支付回报,就意味着股东会损失大约相当于贴现率水平的收益,这将使企业的内在价值远远低于通过DCF——现金流折现估值出的结果。比如说茅台的资本配置水平做到像苹果一样,其股价或估值应该获得更高水平

在通常情况下,如果公司拥有大量现金,管理层就容易产生巨大的投资冲动。在企业拥有大量现金时,那些能够抑制住内心的狂热、能够冷静地执行审慎投资原则的管理层少之又少。

因此,对于基本面投资者而言,企业高管对待资本配置的态度和能力,是评估其内在价值时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如果一家公司的高管具有优秀资本配置能力和股东利益最大化理念,其股票估值可以提升至少30%。

我认为,这篇文章切中了我大A股的要害,即上市公司管理层股东文化的普遍缺失。当然,就像我们人性中有许多缺陷、永远不可能完美一样,在我大A股投资有时也需要无奈地去接受这种不完美。仍以茅台为例,虽然它在分红上仍嫌小气,对于回购股票注销这种事更是从未提及(或许是管理层懂装不懂),但仍然不失为一家优秀的上市公司,作为重仓持有的投资者也唯有无奈接受这种不完美!——谁让茅台这种公司具有如此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的商业模式呢?!

当然,我们在资本市场上虽然力量弱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但也当不停地呐喊!

【获取优质股权是目的】我曾不只一次地说过,我们投资的“终极”目的是获取优质股权,而不是现金。当然,也有投资的朋友向我争论说,股权是手段,现金才是目的。但在我看来,这恰恰是股权思维与现金思维的根本分野所在。正像我以前所说的,个人家庭不断地将现金资产转换成优质股权资产是一次革命,一次彻底的革命。作为投资人,我们当在理念和行动上完成这种“彻底的革命”,如此,才会在风雨飘摇的股市波动中做到风清云淡,我自岿然不动。

仍以我女儿账户持有的格力电器为例,目前持有格力电器8000股,如果以获取现金为目的呢?当然,我希望它的股价快快窜升,以尽快地兑现资本利润,但若是以获取股权为目的呢?显然,我不怕它股价大跌,因为股价跌下来了,明年可以利用分红资金再多获取点股权(快速涨上去,反倒不好办了)。

以每股分红2元计算,则明年到账分红资金1.6万元,以今日(2023年11月1日)的收盘价33.84元计算,可再获取400多股股权。在我看来,这也是一种复利。

经常有朋友说,我投资心态好。其实哪是什么心态好呢?我觉得,我主要是看透了这个理儿,或者说我是具备了这个常识!

【芒格谈慢富】有朋友向我说,看你的札记经常说芒格怎么怎么说,看来芒格的话是要值得听一听的(我给她推荐了《芒格之道》与《穷查理宝典》这两本书)。是的,百岁老人芒格说过的话(至2024年1月1日,芒格就100岁了),确实值得我们经常听一听。下面,就再背一段芒格的“语录”吧。

芒格(2015年在每日期刊股东大会上回答股东提问):

变富是一个很享受的过程,慢慢变富,才能细细体会到其中的美妙滋味。我建议你们像我一样慢慢变富。一夜暴富有什么好呢?暴富之后,很可能不是被自己败了,就是被别人骗了。慢慢变富,一辈子都乐趣无穷,有滋有味。我建议你们慢慢变富。”(转自芒格之道,P498)。

对芒格的这段话,我本人是感同深受,确实慢慢变富是一个过程,而让人享受的也是这个过程。这好比登山,如果一步就登上去了,显然是索然无味的,真正乐趣无穷、有滋有味的地方就在于它上上下下、曲曲折折、螺旋式上升,这样登顶成功了,反倒给我们一种征服感、成就感。不过,对于这一点,似乎只有到了一定年纪,才更会体会到其中的况味。

全部讨论

2023-11-02 20:25

转。
1、点赞闲来老师观点:
获取优质股权是目的。我曾不只一次地说过,我们投资的“终极”目的是获取优质股权,而不是现金。个人家庭不断地将现金资产转换成优质股权资产是一次革命,一次彻底的革命。作为投资人,我们当在理念和行动上完成这种“彻底的革命”。
2、贵州茅台账面的大量低效资金,貌似短期无法改变。当然,这也是一种企业的社会责任方式。在账面资金运用这方面,$格力电器(SZ000651)$ ,包括$长江电力(SH600900)$ ,做的挺好的。
3、芒格的慢慢变富。不仅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现实客观。毕竟企业的经营创造财富需要时间。是常态。短期的运气买进快速业绩提升,或估值提升的公司,是一件小概率事件。

2023-11-03 00:47

格力在回报股东方面(分红和回购注销而非用来奖励高管和员工)可以说是a股的楷模!还能做得更好,在低估情况下回购注销的力度更大些,总股本回购注销50%都不嫌少。

2023-11-03 14:12

孤独就对了,不孤独不足以称其为大道。
道不同不相为谋。选老师选朋友选投资对象,都是这个理。选巴菲特和芒格做老师,攀闲大为友,选优质股权为投资对象,人生一大乐事啊。

2023-11-13 16:45

谢谢闲大分享!

06-01 11:56

2023-11-08 11:45

【闲大——获取优质股权是目的】
我曾不只一次地说过,我们投资的“终极”目的是获取优质股权,而不是现金。当然,也有投资的朋友向我争论说,股权是手段,现金才是目的。但在我看来,这恰恰是股权思维与现金思维的根本分野所在。正像我以前所说的,个人家庭不断地将现金资产转换成优质股权资产是一次革命,一次彻底的革命。作为投资人,我们当在理念和行动上完成这种“彻底的革命”,如此,才会在风雨飘摇的股市波动中做到风清云淡,我自岿然不动。
仍以我女儿账户持有的格力电器为例,目前持有格力电器8000股,如果以获取现金为目的呢?当然,我希望它的股价快快窜升,以尽快地兑现资本利润,但若是以获取股权为目的呢?显然,我不怕它股价大跌,因为股价跌下来了,明年可以利用分红资金再多获取点股权(快速涨上去,反倒不好办了)。
以每股分红2元计算,则明年到账分红资金1.6万元,以今日(2023年11月1日)的收盘价33.84元计算,可再获取400多股股权。在我看来,这也是一种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