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倍股摇篮,掘金科创板的最强指数来了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话说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科技创新成为我国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近年来国家更是密集出台鼓励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推出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既为重研发、盈利周期长的高新科技企业提供了直接融资便利,也为金融机构直接投资高新技术企业中的优质标的提供机会。

而经过了四年多的快速发展,科创板已然聚集了一大批科技创新领域的优秀企业,成为A股科技类企业融资的主要市场。截至2023年10月20日,已有562家企业登陆科创板,总市值超过6.5万亿元。

众所周知科创板具有鲜明的中小盘特征,板块整体的业绩高增长特征较为明显。近年来在主动偏股型基金中的配置比例更是持续上升,2022年年底已达10.33%。今年以来的配置比例更是继续上涨,其中电子、医药与机械等行业都得到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以上关于科创板的背景大致就普及到这里。

时至今日我想大家对科创板本身应该早已不再陌生,不过我估计大多数小伙伴对科创板的认知多半都来自科创50指数,殊不知世易时移,科创板发展至今,早已不是一个科创50指数所能全权代表。

有鉴于此,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个掘金科创板中小成长股,比科创50更具弹性的指数——科创100指数

们先来看下科创100指数是个什么样的指数。

科创100全称为上证科创板100成份指数(指数代码:000698.CSI),指数选取科创板中剔除科创50样本之后、市值中等且流动性较好的100只证券作为样本,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计算,主要反映科创板中中小市值公司的整体表现。该指数由中证指数公司于2023年8月7日发布,以2019年12月31日为基日,1000点为基点,每季度调整一次指数样本。

事实上,科创100指数与科创50指数共同构成了上证科创板规模指数系列,两者合体才能完整反映科创板市场不同市值规模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有鉴于此,接下去在讨论科创100的指数特点和优势的时候,我们会部分与科创50指数对比来看:

首先,从市值分布来看,科创100指数成分股主要以中小市值为主。

根据中证指数公司的数据,截至2023年9月28日,科创100指数的成分股为100只,平均自由流通市值为62.32亿元,自由流通市值中位数为55.58亿元,成分股市值整体偏中小盘

具体来看,截至2023年9月28日,科创100指数自由流通市值100亿元以上的成分股共12只,总权重占比为25.30%;自由流通市值50~100亿元的成分股共47只,总权重占比为52.82%;自由流通市值不足50亿元的成分股共42只,总权重占比为22.63%。

如果对比市场主流宽基指数来看科创50在市值结构上与中证800指数比较类似,指数成分股市值偏大中盘;

科创100在市值结构上则与中证1000更为接近,截至2023年9月28日,科创100指数中有65只成分股与中证1000重合,指数持仓的中小市值特征较为明显。

也因此科创100科创50在市值风格上具备一定的互补效果。

其次,从行业分布来看,科创100指数成分股的覆盖面较广,行业分布上更为均衡。

截至2023年9月28日,科创100指数覆盖了全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科技含量较高的10个行业,其中:

指数前三大权重行业分别为医药生物(30.56%)、电力设备(19.74%)和电子(18.63%),三者合计权重占比为68.92%,分别对应科创属性明显的医药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和半导体产业;这还不包含机械设备和计算机这两个占比在10%左右的权重行业。

相较于同样覆盖10个申万一级行业但仅电子行业就占比超过50%的科创50指数科创100指数在行业分布上明显更为均衡。

而如果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分类标准科创100指数主要聚焦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板块,不仅比科创50指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分布更加均衡,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更能表征科创板整体的行业分布。

第三,从个股层面来看,指数成分股新兴科技成长风格明显,持股集中度(前十大重仓股占总资产净值比)相对较低。

如前所述,科创100指数的成分股具有非常鲜明的科技创新特征,因此其成长风格明显:

如果结合上述其在市值风格上的中小盘特征,科创100指数在整体风格上更偏中小盘成长风格

从持股集中度的角度来看,相较于持股较为集中的科创50科创100指数的持股相对分散,持股集中度较低:

具体而言,截至2023年9月28日,科创100指数前五大成分股权重占比和前十大成分股权重占比分别“仅”为12.42%和21.91%,远低于同期科创50指数的34.22%和49.98%,整体持股较为分散和均衡。

从指数流动性的角度来看科创100指数的成分股交投活跃,成交量和成交额持续提升,特别是自2023年以来,指数的交投活跃度较2022年有明显提升。

截至2023年10月17日,2023年的日均成交量达到2.97亿股,日均成交额为143.00亿元,远高于2022年2.19亿股日均成交量和115.48亿元的日均成交额,指数的流动性相当充裕。

第四,从历史表现来看,科创100指数基日以来业绩优于科创50指数,高弹性属性显著。

截至2023年10月17日,科创100指数自基日(2019/12/31)以来的累计收益率为4.19%,同期科创50指数的累计收益率则为-11.78%,指数业绩表现整体优于科创50指数。
另一方面,从历史数据来看,科创100指数展现出了更高的业绩弹性,其基日以来(截至2023/10/17)的年化波动率高达31.29%,高于同期科创50指数的年化波动率31.05%,也因此其在市场反弹期间的表现明显都要优于同期的科创50指数。

换句话来说,一旦后市企稳反弹,具备高弹性特征的科创100指数绝对是一把业绩利刃。

第五,从基本面的角度来看,科创100指数重研发且盈利具备高成长性,估值水平有提升空间。

作为新兴科技成长板块的典型代表,科创100指数的成分股预期盈利能力较好,同时具备较高的发展潜力。

截至2023年8月11日,根据Wind一致预测,科创100指数在2023年预期营业收入为3099.90亿元,同比增速14.27%;预期归母净利润为362.88亿元,同比增速35.23%。指数高盈利的特征明显。

不仅如此,科创100指数的研发投入占比水平也相对较高。

以2022年为例,科创100指数成分股的研发投入总计为288.14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10.62%,超过科创50指数,更远超万得全A指数。

从A股历史结果来看,兼具研发投入能力和创新意愿的公司往往能够获得“研发->业绩”的良性循环,前期研发投入占收入比例较高的上市公司,未来普遍具有更高的业绩增长水平,而科创100指数的高研发投入比例,更是支撑未来长期业绩高增长的基石。

从估值水平来看,截至2023年8月11日,科创100指数的市盈率与市净率分别为65.15倍和4.13倍,对于板块本身而言依然处于合理水平,估值下杀的空间小、修复概率大。

如果结合上述提到的指数2024年接近50%的预测盈利增速,以及随着经济企稳复苏、半导体周期逐步回暖等多重因素,科创100指数的估值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讲到这里,关于科创100指数的投资价值分析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目前市场上跟踪这一指数的场内产品有好几只,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无疑是博时科创100指数ETF(场内简称科创100指数ETF,基金代码为588030)

具体而言,这只产品在首发募集阶段的认购金额就高达26亿(相较其他同批产品基本都接近两倍),在近期市场持续低迷之下依然保持着稳中有升的态势,截至2023年10月17日的最新规模超过33亿元,是当前全市场规模最大、成交最活跃、流动性最好的场内科创100ETF。

也正是因为如此,10月16日,科创100指数ETF(588030)正式被纳入两融(融资融券)标的,不仅进一步促进了该产品的流动性升级,同时也提升了投资者的交易体验,如果参照科创50ETF的发展趋势,博时科创100指数ETF极有可能卡位科创100赛道,成为全市场最具代表性的场内ETF之一。

而在平稳运行了一个多月之后,这只场内的博时科创100ETF又适时地推出了其场外的联接基金——博时上证科创板100ETF联接(A类019857;C类019858),并已于10月26日开始认购。

基金经理唐屹兵,2015年从美国罗格斯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即加入博时基金,历任研究员、高级研究员、投资经理助理、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目前管理有博时上证超大盘ETF、博时可持续发展100ETF、博时沪深300ETF、博时创业板指数、博时红利ETF、博时上证科创板新材料ETF、博时主要消费ETF、博时上证科创板50成分指数、博时北证50成分指数等多只公募指数产品。

博时基金作为国内公募市场上的基金大厂,在被动权益产品上的发展可谓颇具特色。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有2013年就推出的国内首只“跨境ETF”——博时标普500ETF,2014年推出的国内首只“触网ETF”——博时黄金ETF,以及2018、2019年先后推出的两只央企资产代表产品——博时央企结构调整ETF和博时央企创新驱动ETF。

最后部分再来简单解决一个问题,即:如何投资科创100指数?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因为基于上文的阐述,我们可以得知,科创100指数作为一个科技创新特征鲜明且成长性较高的指数,其最佳的投资方式自然是定投,并且如前文所述,不管从估值层面还是盈利层面来看,当下都处于开始定投科创100指数的较好时机。

写到这里,我觉得今天的文章就差不多可以结束了。

@雪球基金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全部讨论

2023-10-27 13:17

科创100指数最突出的两个特征是小市值和成长创新,更是聚焦“硬科技”的成长小巨人$科创100指数ETF(SH588030)$ $上证指数(SH000001)$ $创业板指(SZ399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