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基金中报,那些有趣、有锐度的观点

发布于: 雪球转发:4回复:2喜欢:4

——2023年公募基金中报:一句话概括

最近中报出炉,我把关注的240多只基金全看了一遍。上篇摘取了一些心理按摩的内容,我自己看完都感觉好多,对后市和中国经济都更有信心了。

关联阅读:2023年基金中报:熊市之下,基金经理给了哪些有理有据的心理按摩?

本篇从中摘取了一些比较有趣、有锐度的观点,帮助读者对近期基金经理的观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博时·过钧:当前市场预期已经落在今年经济工作目标之下的位置,情绪过于悲观。

摩根·杜猛:有价值的资产不会永远处在这种低估的状态。

招商·王景:预计沪深300本轮调整基本结束,下半年震荡上行,提振国内需求或将会成为下一阶段政策的主要侧重方向,对内需驱动的行业应提高重视。

易方达·张清华:需求不足的问题依旧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很难支持经济的持续复苏,市场的整体好转需要看到基本面更明确的信号。

景顺长城·韩文强:一定要看到明确的经济复苏,往往会错过最有弹性的行情。随着经济的复苏,市场能再次进入类似于2016、2017年的行情。

东证资管·苗宇:我们有理由乐观:1、人民勤劳勇敢,吃苦耐劳;2、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接近一千万人;3、产业竞争上并不落后;4、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出口趋势非常好。

易方达·张坤:成熟的投资者更应该全面的思考问题,特别是被市场无视但又持续存在并发挥作用的那一面,这样的认知往往是超额收益的来源,而目前的市场却选择了无视许多长期有利因素。

交银·杨浩:在百年不遇大变革下,投资的变量增多,常量变少,要考虑原有的锚定还能否在未来的“惊涛骇浪”中继续维持常态。

广发·程琨:投资人在当下应该适当保持和市场共识的距离。在极端时刻,市场的一致预期不但不能帮助投资人,反而会误导,更可靠的是常识,对于经济总量,我们会比市场的一致预期更乐观。

广发·林英睿:常识并不寻常。回顾历史,我们总能找到非常清晰的脉络和道理,让常识光芒万丈;但每每到当下,大部分参与者总会沉迷于短期波动而不能自拔。

中欧·蓝小康:投资者把问题想得严重了;把长期问题过于短期化思考了。我们没有硬着陆的风险。未来更重要的是转型而不是保持非常快速的总量经济增长。

景顺长城·鲍无可:全球总需求仍在稳定增长,一批优质的中国企业正在一些高价值行业进行全球扩张。

安信·陈一峰:中国经济的韧性仍然较强,政策工具还有很多可以发力的地方,不必过分悲观,看好中国宏观经济下半年继续稳步复苏。

中信建投·谢玮:下半年宏观经济形势持续走弱的可能性或仍被低估,以至于政策力度可能低于市场预期或导致风险偏好进一步降低。

中泰·田瑀:对国家长期发展有着乐观的基本判断,制造业长期的比较优势以及众多拥有强烈致富意愿和能力的老百姓,是长期乐观的重要源泉。

中泰·姜诚:股市的长期回报不取决于GDP增速,而取决于上市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和当前的估值水平。

交银·杨金金:长时间的景气造成了大部分中上游环节的新增产能处于扩张后的释放周期,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供过于求、竞争加剧的境地,经济自身有其企稳运作的规律,不必对中长期经济过分悲观。

国富·徐荔蓉:全球主要经济体均面临各自的挑战和困局,中国也不例外,但是企业家精神仍然将是未来中国经济持续成长的主要驱动力。中国居民资产配置向股市逐步增加的趋势和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这个相对弱相关的洼地的持续流入趋势都将为股市提供良好的支持。

嘉实·孟夏:23H2将是经济筑底阶段,而2024年有望看到全球共振的复苏机会,源自中国政策底+美国降息+俄乌重建3重共振,质量风格否极泰来的拐点已经不远。

财通·金梓才:政府对资本市场开始高度重视,未来交易会日趋活跃,流动性愈发宽松,较有可能产生一轮不小级别的牛市,且偏向小市值和成长风格,市场总体风险偏好将较高。

万家·章恒:预计未来半年到一年,美国会维持当前这种高通胀、高利率的环境,国内货币政策很难进一步宽松,全球经济因此将进入一个较为焦灼、难言顺畅的发展时期。

中欧·袁维德:当前权益投资者对于短期景气度给予的权重远高于企业长期的商业竞争力。对中国制造业长期发展我们并不悲观,成本优势难以颠覆,海外拒绝中国公司的成本将越来越高。

永赢·李永兴:如果市场依然缺少增量资金且企业盈利依然不佳,那么仍会呈现主题投资的特征。反之,才会有有持续性的投资机会。

博道·张迎军:何时能够回归长周期视角定价最重要的是取决于增量资金,特别是长线增量资金的入场,其中公募基金的发行规模是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

兴证全球·林国怀:大量的资金堆积在诸如银行存款、短债基金、定额终身寿险等产品上,一旦投资者情绪有所修复,可能会导致大量的资金需要重新配置。

国泰·徐治彪:现在量化资金预计要占据市场 30-50%的比例,还有游资主题投资。管理组合尤其大组合如果不够逆势,大概率要被量化镰刀割韭菜。

嘉实·归凯:房地产、全球化两大红利已经结束,人口总量、老龄化,逆全球化、“脱钩断链”等问题成为经济增长的负面因素,只有加大改革创新、有效改善内需不足、开辟新的贸易线路才能保障经济持续较快的增长。

建信·邵卓:人口和房地产拐点,是长周期上早晚必须面对的现实挑战,尽管在长周期问题压制下对需求强度不见得特别乐观,但在足够低的市场位置上,这种边际改善也值得重视。

朱雀·梁跃军:中国经济主动转型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政策一直在做前瞻性主动调整,转型方向坚定,措施坚决。总量政策更多是稳定宏观大盘为转型创造条件,期待强刺激政策并不现实。

鹏扬·杨爱斌:国内资产价格并未出现明显的泡沫,不太可能出现资产负债表衰退的风险。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难以被替代。房地产长期看有望维持在11亿平方米左右的面积上,而当前新开工已经下降到9亿平方米以下,大概率已经见底。

周应波:我们现在处在经济结构转型的后半程,由于外部美联储加息和疫情等因素的影响,这个阶段显得相当艰难。然而,放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是一个周期性变化,我相信从今年的三季度开始到年底,应该是过去三年熊市的一个转折点。

陈果:政策底是非常明确的,投资者情绪最低点已经过去了。经济底或者盈利底也很明确,房地产8月就已经开始出现一些边际改善,政策在持续落地中,9月、10月房地产的销量还会进一步改善;最近两个月,居民消费倾向也在上升,尤其是出行。

南方·钟贇: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在全球是非常强大的。

长城·廖瀚博: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政治局会议可能是市场牛熊的分水岭。

财通资管·姜永明:经济筑底特征初步形成,会议对资本市场表态超预期,对下半年走势总体看好。

华夏·李彦:出资200万申购我管理的公募基金,对下半年市场充满信心。

大成·徐彦:当一个人说专业时我们不知道他在说什么,说长期时我们不知道他在说什么,说价值时也许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反而是当一个人什么都不说时我们倒更可能知道他在说什么。

天弘·谷琦彬:不是“幡动”而是“心动”,经济实际处于较为有韧性的阶段,但市场预期处于的低点,其实可以更加乐观一些。

海富通·周雪军:下半年中美经济周期均将进入被动去库存阶段,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可能进入主动补库存阶段,内需将逐步企稳回升,外需保持较强韧性。

建信·周智硕:从工业品价格的前瞻指标和翘尾因素来看,预计此轮PPI同比增速的底部已经在6月数据中得以确立。

国富·刘晓: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非常显著,在国际市场上的产品竞争力大幅提升,份额仍有望稳步提升。

华夏·杨宇:新能源车产业已经度过景气波动、盈利压力最大的阶段,自主品牌产品力越来越强,高估值得到了明显消化。

华夏·郑泽鸿: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在全球都具备非常强的竞争力,中国汽车行业正在实现弯道超车,走向全球。

信澳·杨珂: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将持续1年,未被集采、临床疗效有限、业绩增长主要依靠销售费用推动的公司,受反腐的影响是巨大的。

东证资管·江琦:医药反腐是推动行业朝前发展的正向动力,让医药回归治疗的本质,让创新成为医药行业发展的动力。

融通·万民远:医药来稍微有点混沌的时期可能就是未来的两、三个月的时间。可能大家看到三季报的影响之后,对这个行业信心就会回来。

嘉实·王贵重:曾经被互联网改变的行业会再一次被AI改变。无论是一维媒介文字,二维媒介图片,三维媒介视频,四维媒介游戏,还是社交、搜索、短视频、电商、APP都会集成AI功能。

睿远·傅鹏博: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人工智能安全发展”,为寻找中长期投资标的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关联阅读:2023年基金中报:熊市之下,基金经理给了哪些有理有据的心理按摩?

@今日话题 @雪球基金 @雪球达人秀

#雪球星计划公募达人# #寻找热爱基金的你# #投资理财#

$国富深化价值混合(F450004)$ $万家行业优选混合(F161903)$ $大成高新技术产业(F000628)$

全部讨论

2023-09-08 20:35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受众大体只会从基金经理的可能动机,去看他们的观点。

2023-09-09 02:02

资本市场管理者是那个装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