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领导们也讲真话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6回复:43喜欢:25

最近,市场实在不好!

博格的日子也不好过,但也不能闲置。想到实在干不下去了,还要去找工作的,索性就研究一下券商财富管理转型吧。

据说,前几天在宁波有一个券商财富管理业务的会议,博格没有机会去,就查了一下相关新闻报道。

看后有感叹,有的券商领导们也讲真话了。

接着就给大家分享一下:

一、平安证券郑霞

能否与客户利益保持一致。传统卖方模式中,券商主要定位为经纪中介,作为中间商赚取交易佣金,注重销量和交易买卖,产品卖得越多赚的越多,其间客户承担较高成本,证券公司和客户利益并不一致。现在行业所追求的买方模式,要求证券公司与客户的利益相向而行,需要通过持续长期的陪伴,追求客户账户收益最大化。只有客户的财富保值增值,资产规模越来越大,实现长期价值,证券公司才能有稳定收入来源。

但其中存在两大痛点:一是周期拉长后产生的收入缺口。在卖方模式下,券商与客户之间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简单直接。但在买方模式下,公司要通过持续的长期陪伴,提供有价值的客户服务,才能从后端获得公司价值和队伍收入。投入在前,收益在后,财富机构存在收入缺口。

二是财富管理队伍对于转型的意愿度。部分队伍习惯了一次性前端收费模式,认为直面转型压力较大。郑霞表示,“并轨制运行”或能破局,“我们既要解决一次性的前端激励,也要把基于账户考核、规模提升、为客户提供有价值服务这一长期后端的激励跟上。通过并轨运行,把前端激励逐步降下来,把后端收入逐步带起来,不断积累,最终完成量变到质变的转换。”

博格解读:

“卖方”模式 比 “买方”模式赚得多。

一个客户有100万资产:

一年买卖一次,就只能赚一次认申购费(加赎回费);

一年买卖四次,就能赚四次认申购费(加赎回费);

如果要从“卖方”模式转型到 “买方”模式,对于券商而言会减少短期收入。对于员工而言也会减少工资绩效。

但是转型还是要转型的,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工资绩效里面既要考虑短期,也要考虑长期,“并轨制运行”或能破局,“我们既要解决一次性的前端激励,也要把基于账户考核、规模提升、为客户提供有价值服务这一长期后端的激励跟上。

像平安这样近几年才在财富管理业务上发力券商而言,历史包袱轻,这个的并轨制实施起来阻力似乎没有其他老牌券商大,效果也可以立竿见影。

但是,对于整个行业而言,大家心里明白,短期而言,从卖方向买方转型势必会减少短期收入。聪明的领导更明白,谁转型越早,谁减少的短期收入越少,吸引来的存量客户越多。

二、海通证券陈春钱

明星基金经理信仰和封闭期信仰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检验。

长期来看,连续多年跑赢基准的基金数量递减,这其中既有市场风格的原因,也有基金经理能力圈和生命周期等因素。
根据海通的研究,连续3年业绩排名前50%的公募基金经理不到十分之一,连续7年业绩排名前50%的基金经理只有6个人。
如果以业绩排名前25%来看,连续3年业绩排名前25%的公募基金经理仅有4位(总计1089位),占比仅有千分之四。到了4年以后,几乎没有基金经理能长期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前些年基民特别追捧明星基金经理,但历史数据传递的信息可能不是如此。” 。
市场对于如何提升投资者收益和体验,给出了不少解决方案,其中就包括基金产品的封闭期不够长等等。海通证券研究发现,新发3年封闭股票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仅为-16.2%。“在过去三年中,封闭三年的新发基金相较于其他开放型基金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换言之,发行封闭期基金产品的做法,并不能有效地说服我们的投资者,也没有和市场形成有效的对接关系。明星基金经理信仰和封闭期信仰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检验。”

博格解读:

估计有人听了“连续7年业绩排名前50%的基金经理只有6个人”,就想知道这6个人是谁。其实是谁不重要,因为每年排名前50%的概率是1/2,连续七年的概率是1/2的七次方,说明基金业绩这个服从随机分布的,或者说基金经理的业绩排名是不可持续的。

在2019-2021年这波市场大涨里面,最坑人的创新就是“定期开放式基金”。博格觉得定开基金这个模式没有问题,如果创新在熊市里面对于投资者就好事,创新在牛市里面对于投资者并非是好事了。

但是,为啥“定期开放式基金”这个创新出行在市场好的时候呢?因为它可以让基金公司与基金销售机构锁定更多的资金。

明星基金经理信仰和封闭期信仰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检验” 说的比较文明,其实不是有待检验,而是已经被证伪了。

三、财富管理转型就怕牛市 

大家对于财富管理转型这件事已经达成共识!

相关的文章也被疯狂转发,但是没有啥具体解决方案,最近关于《公募高佣金费率该降低了》,也开始舆论铺垫了。

博格真心地希望,财富管理转型可以顺利推进。

2018年的时候,关于财富管理转型讨论也是如火如荼,但是2019年市场一好起来,大家又去赚快钱了,赚到手的钱才是自己的钱啊。

现在最怕马上来一波牛市,大家又要忘记财富管理的转型初心了,转而讨论“如何卖爆款基金了”!

全部讨论

2023-05-24 16:10

取消管理费

2023-05-24 16:14

以前是躺赚,舒服惯了。

2023-05-24 15:48

曾经谁谁还说,要增加老百姓的理财收入。

2023-05-24 18:50

花钱请人代赌咋想的

2023-05-24 21:33

基金经理的水平都不如我自己效益好。干嘛买基金?

2023-05-24 15:55

基民不好骗了。。。。

2023-05-24 20:35

旱涝保收的买卖,除了税收外,再不应该以任何形式存在。

2023-05-24 18:59

海通的研究,连续3年业绩排名前50%的公募基金经理不到十分之一,连续7年业绩排名前50%的基金经理只有6个人。
如果以业绩排名前25%来看,连续3年业绩排名前25%的公募基金经理仅有4位(总计1089位),占比仅有千分之四。

2023-05-24 16:40

底层资产太熊了,太难赚钱

2023-05-25 07:59

有的封闭性定开基金每次打开买入赎回的日期都是不好的买卖点,(事后多次证明)!参考中欧睿红定开004848,博格老师如何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