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 择时能力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3喜欢:1

择时策略基本上分为三大类,只做大牛市、只避开大熊市和波段操作,波段操作就是在指数级波动中,避开下跌波段,介入上涨波段,所以“只做大牛市”和“只避开大熊市”,实际上是“波段操作”的特例。

为什么A股适合波段操作呢?

原因一:波动性强

从方法的基本原理看,择时策略的效果与波动幅度直接相关,由于择时本身有一定的错误概率,波动越大,择时的胜率也越高,在下图同样涨幅的一个区间,红色线的市场适合择时,而其他两根线不适合。

波动大只是择时策略成功的必要条件,这种波动还必须是可把握的。

原因二:顶与底的规律性强

之所以A股比美股更频率地出现规律性、阶段性的可把握的顶与底,基于两个原因:

第一、A股绝大部分资金都是单纯股票多头策略,没有对冲操作,没有资产配置与平衡,纯粹靠仓位的调整,更容易形成一致性的操作,导致偏离常态的顶部和底部频繁出现,择时的规律性较强。

第二、A股的散户交易占比太高。

正常市场中,散户交易属于“噪音交易”,方向对冲,可为市场提供流动性,使大资金更容易成交,吸引更多的流动性;

但在一些特殊的市场氛围中,散户更容易形成的追涨、抢高位调整的公司、长期深套后借反弹出货等等有普遍性的行为,成为择时盘的顶部和底部的交易对手,散户提供的流动性,使得稍大一点的资金也可以进行择时操作。

由于择时策略属于“零和博弈”,只有散户多的市场,才有足够数量的“韭菜对手盘”。

原因三:择时策略的“高门槛”

择时的规律是复杂的、概率化的,只能靠长时间的实践才能感知规律。

以择时的核心仓位管理为例,市场每一年都有几个关键时点出现单向大幅波动,这时,你持有什么股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仓位如何变化。

正是这种少有人掌握的“高门槛”,才保证了择时策略的长期有效性。相比之下,其他的策略,比如白马策略、高景气策略,方法过于简单,很容易内卷而短时间失效。
即使对于择时高手而言,抄底与逃顶都是成功概率不高的事,最重要的并不是识别顶部底部特征,而是如何判断抄底逃顶失败,判断失败后如何处理才能将亏损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资金规模越大,择时的限制越强,那种仓位在一天之内从空仓加到满仓的操作,最多千万级别,规模上亿就很难了,上亿的资金择时只能做大波段、打提前量、股指期货对冲,到了50亿以上,择时就基本上不可能了。

总而言之:
1.A股波动性很大,适合做波段择时。

2.一般灵活配置的基金,是可以择时的,(现金:股票:债券)仓位不定。

3.择时当然有用,尤其是资金量不大的散户;规模大的基金,因为规模的原因,就无法择时。
4.择时不一定准确,但是一般会择时的基金经理,肯定不会出现大规模的下跌。是比较稳健的基金经理。他们一般都会保留20%现金,留着加仓。所以牛市涨的不多,熊市跌的不多。如:国投瑞银吉莉。

5.择时的“择”有点误导性,容易让人觉得是主动的选择,而主动判断的难度当然很高。如果把“择时”改为“侯时”就不一样了,不做主动选择,只是等待最佳买点来临,到了就买,没到就算,用耐心替代判断,失误的概率就低多了。

全部讨论

2022-10-22 23:26

“侯时“说的很好

2022-10-23 05:39

为了“候时”也得点赞转发一下。

2022-10-22 23:05

候时。想起了那只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