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说】余军:坚守一只好股 有时比“守寡”还难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3回复:3喜欢:16

【投资者说】余军:坚守一只好股 有时比“守寡”还难

视频: 网页链接 央视网2018年05月04日

解说:昨天的《投资者说》,我们看了余军的 投资故事,他用十年的时间在迷茫中摸索,后来几经周折找到了林园,也找到了价值投资的方法。十五

原创 胡元 张龙凯 央视交易时间 2018-05-03 20:00 发表于北京

余军:股市迷茫前十年

记者:胡元 摄像:张龙凯

欢迎收看今天的《投资者说》,在中国的A股市场,很少有人能比林园更具有话题性。他在九十年代便被冠上“股神”的光环,从八千元入市到现在拥有上百亿身价。去年11月,我们《投资者说》栏目也播出了他的投资故事,阅读量迅速达到了上百万。很多观众都在关注,他的投资理念和方法究竟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今天节目的主人公余军就跟林园一起投资长达15年以上,他深刻领悟了林园的投资精髓,并逐步总结出自己的投资之道。一起来看余军的投资故事。

【现场】手掌碎大石

画面中这位用手掌击碎石头的人名叫余军,他不是习武出生,也不是体力劳动者,他是一名职业投资人,他的这一身功夫都是近几年练出来的。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练习导引术,这是出自四川青城山的道家导引动作,可以舒展身体,缓解情绪。他让记者也跟着感受一下。

余军:就像我那样撑,先撑,对,撑好了,好,对,就这个动作。

记者:坚持不了几秒钟

余军:而且你这下面还有地毯呢,好,起来。

记者:我知道你的茧怎么来的了。

记者:你看看 手立马就皱掉了。

记者:长年累月就会出这种茧。

记者:你这个茧已经这么厚了。

余军:很多年了 做了三四年就这样。

记者:那自己的身体状况跟原来相比觉得还是?

余军:瘦了很多,瘦了20多公斤了。

余军:因为我感觉投资嘛,是个长期投资,咱们要活得长,活得越长,你的财富就越多,到最后给咱们的这个民族,给社会做的贡献就越大。

采气、导引、站桩、水拳、五行拳,余军每天都会坚持做一小时以上的锻炼,数年如一日。他说,锻炼是为了更好地做投资,这能让他拥有一个强壮的体魄,更能锤炼自己的意志,让他静下心来,独立思考,追本溯源,从本质上寻找投资的真谛。为了达到今天这样的状态,余军也曾走过很多弯路。

1993年,余军从华中科技大学自动控制工程系毕业,被分配到一家国企工作,每月只有60元的微薄工资。那时他女友在南方已经拿着390元的工资,收入的悬殊让他感觉到了巨大压力,他毅然辞职从武汉来到深圳谋求发展。

因为收入不高嘛,连女朋友都看不起,一直穷过来,所以在这种压力之下,我就会思考一个什么问题,什么行业最赚钱。当时我记得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看到一些资料,最赚钱的都是那些石油公司。我一个学电子的就马上改行,我就去到石油公司里面去应聘,就开始从事石油。

虽然石油贸易是完全陌生的领域,余军用勤奋和努力跑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他从一名底层销售员到自己办石油公司,开起了加油站。可是好景不长,1998年,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启动了以国家石油公司拆分合并为主的体制改革,社会上的石油公司全部关闭,余军的油库也于2000年被收购。告别了将近十年的石油贸易,余军再次面临行业选择问题。

这个时候我又在想一个问题,什么行业最赚钱。当时给我发现了一个行业,这个行业就是证券行业,因为2000年的时候,巴菲特是世界首富,他做的就是证券行业,他做证券行业能够做成世界首富,就让我觉得非常惊讶。

其实早在1993年,余军就已经去证券公司开了户,那时候入市完全是因为看别人排队,自己也去凑热闹。

我一看每天在某一家公司的门口,每天都有一堆人在排队,我说在干什么呢?买卖股票,他们在买股票,股票是什么,引起了我的注意,所以说1993年的时候我就去开了一个户,我记得我的那个代码还很靠前的,把户开完了以后,然后就开始炒了,那是真炒,今天买明天卖,听消息,然后看K线图。

在飘忽不定的股市涨落中,余军跟着朋友们一起听消息,跟庄,做技术分析,尝试了市场上所有热门的炒股方法。但十年过去了,余军发现自己的账户资金并没有增长,反而还亏损了一半,这让他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之中。

2001年那一拨,我发现不对,我的所有的积蓄在那一波熊市里面,我发现我投入到市场里面的那些钱亏了一块。也就是我的薪水,就是我在石油公司的工资收入,投到股市里面去,有一半就没了,我就发现不对,一个正确的方法,是不可能一下让你亏,一下让你赚的。我身边的朋友也都是这个状态,也都是赚一下亏一下,最终还是亏的,所以我发现我的方法不对,他们的方法也不对,我们都不对。

余军:寻找中国的巴菲特

2001年,对于余军来说,是人生的一个十字路口。告别了从事十年的石油贸易,自己还能做什么?面对屡战屡败的股市,面对巨亏一半的股票账户,余军还能继续往前走吗?看他接下来的选择。

在余军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了一本已经被翻得支离破碎的书——《巴菲特的投资策略》。圆珠笔、铅笔、水笔,密密麻麻的笔迹记录了余军寻找投资之道的全过程。

像它这上面写的,我们所做的事,不超过任何投资者的能力范围。这些说的东西跟我以前接触的东西完全不一样。然后这本书我就一路看下来了,每年翻个几遍。 因为太喜欢这本书了,所以都已经翻烂了,有的页数掉了,但是我后来又争取了,这又得把它粘到一起,都已经粘过好几次了,封皮也没了,确实这本书我感觉写得太好了。

2001年,余军决定破釜沉舟,他辞去了石油公司总经理的职位,一门心思做股票投资。他得知巴菲特在证券行业是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通过多方寻找,他找到了《巴菲特的投资策略》这本书。这本书让余军如获至宝,他推翻了以前的投资思路,开始明白买股票其实是投资企业,做企业的股东,要真正了解企业自身的经营情况。但究竟该如何选择企业呢?他认为书籍里的巴菲特离自己有些遥远,他希望在身边找到一个中国的“巴菲特”。

我希望能够找一个离我们近一点的,能够看得见,能够摸得着的一个老师,我就想在中国能不能够找到这样一个类似于巴菲特的人,能不能够找得到,也是不靠做庄,不靠看K线图,不去听消息,不去靠预测,这个人在哪里,我一定要把他找到。

我花了三年时间,去苦苦地寻找,从深圳飞到北京,在2003年底的时候,终于碰到一个人,这个人叫做林园。

林园,中国股票市场传奇人物,九十年代便被冠上“股神”的光环,当时就有媒体报道,他在股市里创造了从8000元到上亿的投资神话。1989年,林园以全家拼凑的8000元投入证券交易市场,以88.45元在场外买入深发展,此后反复买卖这只股票,在几个月的时间里盈利12万元。之后短短几年,林园通过大量收购深华新等原始股,将自己的股票市值扩大至1000万元。1993年,林园以1000万元重仓买入了四川长虹和深发展,盈利九倍左右。1999年,519行情爆发,上证指数持续大涨后创下历史新高,而林园在2001年上证指数到达2100点附近时,全线撤离A股市场,顺利逃顶。

2003年年底,余军几经周折,在深圳找到了林园。

我说林总,你那个做庄吗?他说我不做庄,我说你听消息吗?我从来不听消息。我说你看K线图吗?做那个技术分析吗?我不做这些。然后那个我是靠我的那个双腿去跑上市公司。

在初次与林园的交谈中,最让余军印象深刻的是,林园谈到自己从1989年的八千块钱到2003年的短短十几年间,已经赚了四个亿,约五万倍,130%的年收益率,不可小觑的收益让一直在学习巴菲特理念的余军尤为吃惊。

巴菲特当时到2001年的时候,他的收益率也就是23.8%,但是林园是130%,我当时就愣住了,我说这个收益率是很让人吃惊的。当时他给我的印象,我有两个判断,一个这个人要么是个大骗子,第二个这个人要么是个大神人。

是骗子?还是股神?余军为何有如此大差别的判断?语出惊人,高傲自大,不可一世,第一次接触林园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再看林园,他的‘抠门’在圈子里是出了名的,全身行头不过百元,没有名表、名车,也没有随从。飞机下来只坐大巴,酒店只住二三星级的,就算30块的东西也要讲价,吃饭最爱便宜的土豆丝,他会是一个拥有4亿身家的“中国巴菲特”吗?

再看网上,“林园 骗子”字样的文章不断出现,质疑声从来没有间断过。可林园永远是一股“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傲人神态。

我投资方法不会错,一定是不会错的,你说的那些企业,是吧?你认为当下好的一些企业,他们都有风险,你投它不如投我,我就不会错。

余军:坚守一只好股 有时比“守寡”还难

林园究竟是神人,还是骗子?余军还没完全做出判断,就得到了一个消息,林园让它买一个股票,而且是砸锅卖铁买,这个股票是茅台。其实有不少网友给我们留言,说你们能不能别再说茅台了,都说烂了,难道价值投资只有茅台吗?但不得不承认,茅台是A股市场最经典的价值投资案例。茅台最新的股东人数已经将近9.49万,但这里面有多少人陪伴茅台走过15年以上?又有多少人经历了茅台的一次次风波和下挫?余军就是其中之一。正如余军说,守一支好股 比守寡还难。接着来看他坚守茅台的故事。

记者:这上面还专门有您的这个名字。

余军:对,这是定制,是,这个酒喝起来感觉好喝。

记者:像这个是只有一瓶还是?

余军:我刚才说的定的那些酒全是这个样子,几百箱全是他们帮我定制的。

记者:都有上面的这个名字。

余军:是,这也算是对我们这个坚定的投资者的一种鼓励,一轮鼓励。

余军:对,这就是很典型的,就是做投资做成了股东。

但是你要知道我们当时买的它的这个,投资它这个企业以后,我们经历的这个心理上的煎熬,也是很难受的。

茅台,15年,200倍收益,虽然这个数据现在看起来让人羡慕,但只有余军自己知道这份坚持的辛苦。

2001至2005年,A股步入了长达近5年的熊市,市场一片低迷。2003年,余军还在判断林园是神人还是骗子的时候,林园给了他一个出乎意料的指示:买入茅台,砸锅卖铁买。

他跟我讲的第一件事情,余军,全仓!他用了四个字,哪四个字,砸锅卖铁。砸锅卖铁去买股票,我当时就觉得不可思议,全仓的概念,就是你拿出你的全部身家,用他说的话叫砸锅卖铁去投入到股市里面去。

尽管心存疑虑,但余军依旧把原来公司的股份全部退出来,并将所有薪资存款一股脑儿地重仓买入茅台。连日常生活的开支,都是掐着手指头精打细算。

能够购买一手股票的全部都买了,能够买一百股的我们全部都买了,要过年,我们就算了下过年估计要花多少钱,算了一下,比如说要花三万块钱过年,那我们就会在年二十八卖掉三万块钱股票,到年二十九就把这个现金取出来,年三十收市,是这样。我们账上永远是没有钱,所以我们是没有钱的人。

砸锅卖铁买茅台的理由是便宜。余军和林园第一次去茅台厂调研后,看到的情形让他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兴奋,更加坚定了持有茅台的决心。

我就问提货的司机,我说师傅你们在这儿等了几天?那个司机告诉我们,我已经在这儿等了三天了,我说那你还需要多长时间可以提得到货,他说我们能够在五天之内能够提得到货就算很不错的了。我们到了酒窖里面去,他们厂里的员工就告诉我们,你看我们这一些纯酒的价值,都已经不止50亿了,但是我们的市值才40个亿,而且每年我们酒的一个特点,茅台酒的情况它跟普通商品不一样,它的存货越放越值钱,所以每年我们的存货还在增值,我就知道了,真的是很值钱。

但是随后几年,茅台经历了几轮风波,股价也如坐山车般起伏不断。2012年下半年,白酒行业突发“塑化剂事件”,后来又重叠了“限制三公消费”,贵州茅台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2014年1月8日,贵州茅台最低跌至118元,林园的“赚钱机器”也在那时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曾经一时无两的股神林园似乎被茅台股价拉下了神坛。

嘉宾:我们一直觉得您好像认为茅台的消费理念是不会变的,但很多茅台的酒类研究员 在报告中都会提出来,他最大风险是消费习惯改变,我觉得这种事情正在发生 我们这代人好像没有人会聚会喝茅台喝得宿醉不归,这会不会是您的一种执念。

嘉宾:对于茅台的估值和整个市场的表现 市场分歧是非常大的,股价表现情况来看 确实从260跌到了120 我想请问林总 自己是不是有什么反思过没有。

林园:我也没什么反思,反正就是,我这个人也好面子。每次去茅台吧,人家老板就说:他说就你要一个人坚持,他说你这一股独大了,当时我也没听出什么意思。后来想想,别人都走了,我这个人也就是笨,笨人笨办法,我就在里面待着,心安理得,我觉得就可以。

虽然质疑声不断,但是余军和林园始终固执地坚守着自己认准的企业。

伴随着一轮又一轮的质疑声,白酒板块在2017年走出了壮阔的行情,贵州茅台更是吸引了所有场内外投资者的目光。15年的坚持,让余军深刻体会到价值投资是一种信仰,不能动摇。

所以你看那么多投资者都买了茅台,但是中途又都卖了。那你说他们的认知不对吗?认知是没问题的,问题是买,买了以后他就卖掉了,好一点的赚个百分之三五十。差一点有的时候,在调整的时候,他还是亏了钱把这个企业卖掉。那么这个就不是一个认知的问题了。我认为这属于人性的范畴了,自己过不了自己这一关,一下贪婪一下恐惧。

所以投资需要定力,我们那个圈里面就有句流行的话,叫守一支好股,比守寡还难,很有意思,就是说明确实是想真正的把这些好的公司要持有难度是很大。

余军:如何寻找十倍以上种子企业

视频: 网页链接 央视网2018年05月04日

解说:昨天的《投资者说》,我们看了余军的 投资故事,他用十年的时间在迷茫中摸索,后来几经周折找到了林园,也找到了价值投资的方法。十五年的良师益友伴随余军一路走过了牛市的更迭,也经历了熊市的风霜。虽然跟了师傅,但余军不是照搬照抄,他在不断学习,总结他自己的投资之道,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寻找10倍以上的种子企业,并长期持有,那他是如何寻找的呢?接着来看他的投资故事。

余军:这是我们这么多年来做的一些投资笔记,15年了,大概有40多本。

解说:在余军的办公室,珍藏着40本投资笔记,里面记录了他15年来的投资调研行程。这是余军写给投资者的一封信,里面讲述了一个故事。2013年,林园和余军在办公室接到了云南白药吴董秘的电话,说云南白药从1993年上市,已经二十周年,白药公司希望找到一位投资者,作为股东代表写对公司价值成长的纪念性文章。吴董秘说,二十年来,买入卖出云南白药的股东不下上百万人次,只有一位投资者,在1993年以2元多的价格买入,持有了20年,收益达到700多倍。这位投资者就是林园。云南白药是林园和余军在十多年以前共同认定的种子企业,在他们的选股中,只有种子企业才能进入他们的买入目录。

余军:我们把未来能够涨十倍以上的这个叫种子,只有种子才能长大,我们投资者就是要分享这个种子长大的过程。那么要找这种种子企业,我们首先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找行业,这个种子企业一定是要在未来需求大的行业里面,它才有可能产生。

解说:余军说,未来需求大的行业才可能产生种子企业,比如90年代的电视机行业,2000年以后的高端白酒行业等,要紧跟时代发展的大方向。确定了未来需求大的行业板块,接下来就是筛选企业。种子企业还有个标准是股本小、市值小,这意味着买入的股票价格要低,但盈利确定性强。

余军:在未来需求大的行业里面,我们就要找龙头,要找好的企业,要找行业内的第一名,首先要看是谁占的市场份额最大。然后要看它的商业模式,是不是一种垄断的商业模式,也就是它有核心的竞争力,这个东西只有它能够做,其他的做出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理论上来说,它是没有竞争对手的。我们永远要买第一名,你看它的营收,要看它的盈利能力,有第一名为什么要买第十名呢?

解说:余军说,买入种子企业的股价要被低估,还要有发展的确定性,要有垄断的经营方式、商业模式,有品牌知名度,还要有高度的市场占有率。

记者:这么筛选下来的话,其实符合标准的企业应该也没几个了。

余军:确实不多,所以我们叫千里挑一嘛。三千多家里面,现在能够让我们重仓持有的,下重手的,敢于下重手的也不超过三家,很少。但是一旦一找到,不要轻易把它丢掉,一直就拿,一直拿下去,一直持有。

记者:所以那您开始到现在一共买过的股票有几只?

余军:我们敢于下重仓的现在也不超过五六只,就是从2003年到现在。

解说:余军说,要发掘 10 倍以上的种子企业,就要对未来市场需求要有充分的调研和分析,2012年,余军在新疆旅游的途中,看到了一家上市公司的产品。在当地少数民族,游牧民族很偏僻的一个小卖店里面,我们就发现了有一家上市公司的品牌的榨菜在那里卖。

余军:我说在这么远的地方,还能够买得到这个榨菜,说明它的需求还是很大的。从地域上看它的需求量很广,从这个消费结构上,从这个领导一直到普通老百姓,大家都在吃。人口的消费群体上,这个结构上它又很广,这种产品,这种企业是容易产生种子企业的。

解说:余军经过多方考察,发现国内消费者对榨菜的巨大需求,公司也符合种子企业的各种标准,于是他在2012年以4元左右的价格买入了这个 公司的股票,目前已经获得6倍收益。2003年至今,余军买过并长期持有的种子企业有贵州茅台云南白药涪陵榨菜同仁堂科技等,股票不多,但他已经从种子企业的发展壮大中,分享了巨大的红利。

余军:追求确定性 投资可以很简单

解说:找到种子企业,并长期持有,与企业共成长,听上去很不错。但是市场中有人看多,就会有人看空,一个股票能否涨,似乎永远无法找到确定性。但是余军却不这么认为,他为自己买的股票,建立了一个非常严格的筛选标准,使他的股票盈利的确定性最大化。

余军:我们家里用的全是(上市公司)的这些东西,你看这是海天的( 酱油),海天的产品,这个是老恒和,这是它的一种酱油,这个是它的料酒,这个公司是在香港上市的,所以喜欢上一个产品,就喜欢上一个公司,投了一个上市公司,更加喜欢它的产品。

解说:吃穿住行,余军的生活充满了各种上市公司的产品。经常使用上市公司的产品,能让他对公司有更好的了解 ,这是余军判断公司是否持续增长的重要依据。选择了种子企业,并不是十年二十年不动,中间还需要不断观察和跟踪。余军把他的风险控制分为三个步骤:投前调研、投中评估与投后监控。他调研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从公司内部,到产业链上下游相关的企业,再到终端零售,每一个细节余军都不会放过。

余军:实际上是每年在往后面延,我们看不到十年,看不到二十年 ,但我们可以看三年,甚至再好的企业我们可以看五年,然后到第二年又看三年五年,一年一年地这样延过去,最后才到今天。

解说:2009年,同仁堂科技和味千拉面,两家公司同时进入了余军 的视线,余军分别对两家公司的市值、产品的需求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并尝试性地买入。可没过多久,他保留了同仁堂,放弃了味千拉面。

余军:意识到它有很多指标根本都不符合我们那个指标,一个它的历史很短,第二个它的品牌只是一个区域性的品牌,跟同仁堂科技是没得比的,第三个它的盈利模式,它的垄断地位是没有的,因为餐饮业的门槛,你知道,不高,竞争对手太多,消费者选择的余地太大,一下吃这家,一下吃那一家,从这几个要素来考量的话, 所以我后来把它出掉了。

解说:企业是否在持续盈利,股票是否值得长期持有,不断观察就是为了增加确定性。在各种财务指标中,余军最看重的是企业毛利率的变化。毛利率是毛利与营业收入的百分比,余军说,毛利率背后隐藏着很多奥秘。毛利率高,通常意味着企业经营垄断、产品竞争力强、产大于销、存货积压少等等。余军还喜欢将毛利率做两个维度的比较,行业间的横向比较和企业自身的纵向比较。

余军:不要只看一个季度的,甚至也不要只看一年的,我们喜欢看什么?我们喜欢看过去十年的数据,过去十年的主业务收入,过去十年的利润情况,过去十年的负债,过去十年的毛利率的变化,要看十年数据,这样的话,它的趋势是往上的,而不是一下下一下上,去年挣了今年亏了,明年又挣了,这种确定性就差,我们要找一直在往上走,一直在增长,这样就说明它的盈利是稳定的,它未来的盈利确定性应该是高的。

解说:苛刻的选股标准也会让余军错过一些好股票,但余军说,一个人永远不可能赚市场所有的钱,他只能赚能力圈范围的钱。但凡他无法确定能盈利的票,他宁愿不碰。

记者:找这种确定性,在市场上三千多家的上市公司里边,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像类似于腾讯,真是在2000年前后看的 时候,你也未必能看得到,未来他能发展到这么大的公司,像这样的确定性怎么去给它确定下来。

余军:像你刚才说得有些公司,我们感觉到没有确定性,我不知道它未来市场情况怎么样,不知道他的成本怎么样,不知道他未来的竞争对手是谁,不知道他的投入的研发还有多少,不知道他的品牌以后会是什么样,很多东西我都不能确定,所以算了,我们就投那些确定性强的东西,因为投资不是赌博。

余军:股灾该不该卖股票

解说:股灾该不该卖票股灾来临时,到底该不该卖票,是很多价值投资者讨论的话题。找到了种子企业,并持有能持续盈利的公司,在大盘起起落落时又该怎么操作?经过20多年市场的考验,余军有了自己的答案。

余军:我们是正好是反过来,在大家都在亏钱的时候,熊市的时候我们就很兴奋,就会去发基金。牛市来了,我们反而就会觉得很难受。因为没有,没有好的标的可以买了,因为都不便宜了,都贵了。

解说:现在的余军已经不惧怕熊市,反而还乐在其中,到处寻找便宜的公司。可是十年前的那一轮金融危机,余军并没有这么淡定,他也曾一度怀疑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确。

余军:2008年那一次,从6100跌到1600,我算了一下,跌幅是73.6%。我们财富的缩水率大概也是这个数,所以当时跌的也挺惨,惨到什么程度?我甚至怀疑我们这个方法对不对,一想到这些事情,我就会跑到深圳的大鹏,有个海,到海边去,就在那里发呆,就在那里思考,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在这个熊市里面,我们全仓在里面一股都没卖,这种方法对不对,我已经产 生了一些怀疑。

解说:个人财富在短短一年间迅速缩水70%,这让余军非常痛苦。他找到林园,质问他为什么不在市场大跌时卖掉股票,为什么在长达一年的大跌中傻傻坐等财富流失。

余军:为什么不在高点卖掉一些?林总说高点只有一个,我知道什么时候是高点吗,你知道什么时候是高点吗。不知道,事后看是知道,事前看是不知道的。好公司就像钻石一样稀有,一旦发现了钻石,我们为什么要把它卖掉呢?当你把那么好的钻石都卖掉以后,你去买什么呢?所以我们很多投资人说高抛低吸,牛市里面最高点我们要把它卖掉。低点我们再把它接过来,想法是正确的,理论也是正确的,但是实际上做不到。因为人都不是神,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事,一个做不到的理论,实际上就是悖论。

解说:余军冷静下来思考,他分析自己买的是企业,正如巴菲特所说,在投资的时候,我们把自己看成是企业分析师,而不是市场分析师,也不是宏观经济分析师,更不是证券分析师。

余军:我在想我每年都去这些企业做调研,我选的企业有错吗?我认为我选的企业没错,但我投资的企业没错,我为什么财富会缩水呢?问题出在哪里?市场出了问题,而不是企业出了问题,那我为什么还要去看市场呢?我就当市场没有发生一样,所以从此以后我就不看行情了,我的手机上是没有行情软件的,我的办公室里面也是没有市场行情的。因为我看的不是每天价格的波动,我看的是企业的价值,它的内在价值,它的盈利能力。当时有一个数据,让我非常惊讶,因为我发现在2008年最低点的时候,我的个人资产尽管缩水了70%多,但是我的个人资产比2003年底开始全部身价投到股市里面去的财富还涨了一倍以上,还赚了一倍以上,也就是说在这么大的熊市最低点的时候,我还赚了一倍多。这是在2001年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解说:经过这一轮牛熊更迭,余军认为,好股票任何时候卖掉都是错误的,一切的重点都围绕企业,而不是市场因素。只要企业没问题,就可以不顾及大盘因素,任凭波动,任凭股灾,他都坚守。余军开玩笑说,自己采取的是“乌龟政策”,以不变应万变,波澜不惊,但却长寿。

余军:所以我们就只能做到一点,熬着,一个好公司牛市里面我们也拿着,熊市里面也拿着,然后我们在里面待上15年,跟它熬着。今天反过头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在任何时候,在过去的15年中间,任何时候卖掉茅台都是错误的。六千一百点卖掉茅台也是错的,一千六百点卖那更加是错的,不涨不跌的时候卖还是错的。所以好公司是要坚决的拿在手里,然后伴随着公司的成长而成长,这才是我理解的价值投资。

解说:在采访的众多投资者中,余军是唯一一个自始至终都没有打开过交易软件的人,因为他的手机没有装交易软件。为了不受市场因素的干扰,余军远离喧嚣,在离深圳市区数十公里的大鹏湾,余军承包了几亩农地,当起了农夫。青菜、西红柿、茄子,轮番种植,余军乐在其中。

记者:什么时候开始说想到用种菜这种方式,来让自己远离这种喧嚣?

余军:这是2011年以后,因为跟着企业,伴随着企业的成长,它需要时间,那么这个需要时间的话呢,那需要我们慢慢地跟着企业成长。那么有的时候呢确实是感觉精力过剩,我们就做点健康的事情,种种菜 ,运动运动,晒晒太阳,我觉得种菜很好的,然后种的这个这么好的菜,自己又可以吃,又没有农药,又没有化肥。我们现在身边的朋友都在吃我们种的菜,我没事就送给他们一些。

解说:余军也是一名帆船爱好者,如今,练功,出海,种菜,调研,是余军生活的全部。他希望自己能知行合一,做个A股常青藤。

全部讨论

2022-10-05 13:08

有点意思

2022-10-04 18:19

是真的吗?

2022-10-04 18:04

余军:坚守一只好股 有时比“守寡”还难$贵州茅台(SH600519)$ $金龙鱼(SZ300999)$ $伊利股份(SH60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