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赚百亿,被低估的中芯国际

发布于: 雪球转发:4回复:48喜欢:9

作为全球半导体风向标的费城半导体指数,年内跌幅已经超过41%,尽管估值已经跌至16倍,但恐慌程度依然在持续蔓延。

费城半导体指数涵盖了美股30家半导体芯片类公司,其中包括了大名鼎鼎的晶圆制造厂台积电,以及芯片设计龙头厂商高通、EUV光刻机阿斯麦、设备商拉姆研究、应用材料等,几乎都是全球顶级的科技半导体厂商。

2008年至今,费城半导体指数从不到200点,一路上涨至最高4000点,差不多一路上涨至2022年,期间涨幅超过20倍,直接推动了美股走出长达十年的超级大牛市。

当然,业绩不断走强的背后是企业超强的赚钱能力,以及一次次通信技术迭代的需求带动。

从2G到3G的需求并不明显,因为这个阶段我们主流的上网方式还停留在PC端,这一时期的平台型霸主还是百度、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包括联想也曾风靡一时。

2009年台积电的净利润还不到30亿美元,彼时的高通净利润只有15.92亿美元,而2021年台积电的净利润已经超过200亿,高通也成为过百亿的芯片设计公司。

真正刺激芯片需求的是4G,是2012年后功能机到智能机的革命性转变,同时智能手机的普及也加快了农村互联网的渗透率,同时衍生了更多的平台型商业模式。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大部分头部平台,几乎都踩中了这一波移动互联网大潮,阿里的电商业务也是在2016年才开始爆发,京东首次盈利的时间是2019年,腾讯2016年之后利润增长开始加速。

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正面反馈很直接,比如腾讯目前旗下最主流的游戏收入都是来自手游,而短视频以及外卖、打车,这些也都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产物。

再思考半导体下半场,半导体长期的高景气度依然可持续。5G所带来的的增量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手机(饱和了),而是万物互联人工智能,以及尚未成形的元宇宙。

图:特斯拉人形机器人

智能化时代的核心是数据,而数据的底层依然是芯片,特斯拉最新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已经掌握了空翻、对话等多种交互功能。

汽车智能化的核心仍然是数据,十年前也许只有电商平台才需要大型的数据运算中心,而现在不仅城市需要,大型互联网公司甚至大型的汽车集团也都需要建设这样的数据中心,因为自动驾驶的核心是数据。

01.成本竞争力

半导体行业一直是创新决定需求,5nm工艺的诞生注定7nm会被替代,所谓的摩尔定律,即"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数量每隔18至24个月就会增加一倍",其实本质上是技术创新让性能变得更强,相应的芯片制程也会不断缩小。

台积电的成功在于其已经基本垄断了高端工艺制程,台积电应该是唯一一个让芯片设计大厂被动的厂商(除了我,别人造不了),高通5nm订单在三星栽过跟头后,这样的格局便更加清晰了。

整个晶圆代工行业,工艺制程越好利润率就越高,比如台积电的毛利率一直在50%左右,中芯国际的毛利率也刚刚提到40%,华虹半导体的毛利率还不到30%。

过去一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刚刚经历了一波缺货潮,晶圆厂的产能几乎被一抢而空,全行业涨价,这也就导致了新一波的扩产。日本的瑞萨直接将2014年关闭的老厂重新启用。

我们都知道,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格,上游产能暴增必定会改变新的竞争格局,这是当前全球资金对未来两年半导体产业的担忧。

当然,这里最大的担忧是中芯国际的产能扩张,因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依然在咱们这边。按照扩产计划来看,中芯未来几年的产能新增将达到48.5万片/月,相当于再建一个华虹。

中芯的优势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国内有巨大的消费市场,2021年集成电路进口额高达4325.54亿美元,到8月累计进口额为2777.62亿美元(上年同期为2712.36亿美元);二是制造成本优势。

晶圆代工厂除了大的设备折旧费用以外,还有一项长期的费用就是电费,一台EUV光刻机一天的用电量高达3万度。而欧洲现在因为能源断供问题,电价已经失控,美国的电价也在大涨。

去年我曾调研过一家半导体材料公司,当时公司有一个新建的项目在山西,选择山西的原因就是考虑到了电价成本。

02.三季度预期

随着工艺技术及产能上的提升,中芯国际的毛利率已经从2017年的24.76%,提升至40.26%,实实在在的赚到钱了。

2022年上半年,中芯国际收入245.92亿元,同比增长52.84%;归母净利润62.52亿元,同比增长19.28%,扣非后净利润增长121.09%,经营活动现金流也从上年同期的102.63亿元,增加至244.91亿元。

之前的数据基本已经反馈到市值上,重点是三季度,港股财报的指引是三季度销售收入环比增长2%,毛利率稳定在38%-40%之间。对应的季度收入为129.93亿元,净利润率30%的情况下,中芯国际三季度的累计收入将要突破百亿元。

整个半导体行业,年赚百亿的仅中芯一家。

数据来源:IFind

但在二级市场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同样处于高成长赛道,资本似乎更愿意给新能源产业高估值。宁德时代在盈利能力未兑现之前,估值甚至可以高到200倍,比亚迪估值也在百倍以上,中芯国际的估值只有20多倍,港股的市盈率(TTM)还不到9倍。

03.估值被低估

不论是从市场规模还是行业地位来看,中芯当前的估值明显被低估。考虑到港股流动性问题,这样的估值暂且不谈,科创这边估值确实不贵。

首先是市场规模方面,中芯所替代的是14纳米以上的订单,未来几年新增的主要是28纳米产能,涉及到汽车、人工智能等。

其次是行业地位,产能第一,工艺制程领先,考虑到制程以及建厂的资金壁垒,中芯目前没有竞争对手。

全部讨论

重资产,高投入还要搞研发烧钱。做的还是中低端利润还低。你告诉我未来在哪里?

2022-10-01 20:17

12寸等于2.25倍的8寸,中芯南方SN1厂也要扩产。华虹8寸毛利率远高于中芯8英寸。

2022-10-02 15:45

低端产品,无任何竞争力。明显高估

2022-10-02 08:53

芯片价格战的大剧还在筹划前期,未来5年才是最艰难时刻。看看面板存储器是怎么过来的。

$中芯国际(SH688981)$ 暂时被卡脖子的主要是14纳米以下制程,但投了举国之力,能有啥光刻机造不出来呢?时间问题罢了。更何况,成熟制程还是可以的,而且国产化是趋势,在天津上海的工厂2024年左右会投产,届时营收翻倍没问题。估值偏低可能还是关注度的问题,其实中芯在台湾关注度很足,台媒一直认为其是$台积电(TSM)$ 的威胁,但在大陆反而不足。上海smg旗下的$东方明珠(SH600637)$ 最近在拍这部剧叫芯海纵横,黄晓明主演,问了smg的朋友,说此剧最近已杀青,可能明年会播出,到时候有望带动一波关注度。另外接下来一段时间最近火速新批的芯片etf会杀入,其实周五看盘面就已经知道,基金已在持续买入了。ps:本人上周看到中芯总市值才1600亿(港股+a股市值加总),果断介入,我认为没什么好犹豫的了。中芯定将是未来几年的10倍股。

2022-10-01 19:55

问题是被别人卡着脖子!说死就死了,百亿千亿都没用啊!光刻机要是能有其他供应商确实值得投资。

2022-10-02 17:12

分红多少?

2022-10-02 15:59

说一句不夸张的话:近几年来,所有的价值投资都是机构抱团的结果。也就是被逼无奈的结果。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也不会改变。所以,你要么有能力摸透机构的正方向,要么另辟蹊径,努力做一个市场中的投机高手。

2022-10-02 15:42

看看中远海控,年赚千亿,涨了吗?

2022-10-02 10:38

这个时间问题,完全自己来估计50年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