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高中学习经历,浅谈如何规避散户投资亏损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回复:4喜欢:2

关于散户炒股亏钱理由,B站知乎雪球上有能人已经总结了两条,这里我很认同,拿来直接说一下:

1)信息不对等,对内幕消息永远闭塞,当知道的时候,已经是机构全部反应结束,滞后系数无穷大了。如果是利空,知道的时候已经跌到谷底了,如果是利好,知道的时候已经涨到巅峰了。因此,基于所谓这些消息的跟风炒作永远被割,基于这些消息的价值投资永远充当“接盘侠”。

2)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投资框架,这样很容易随风倒,在2020年扑向平招茅格力万科三一海螺就以为自己在做“价值投资”。在2021年扑向中远海控,2022年扑向宁德时代,以为自己抓住了“景气周期”和“长久赛道”。缺乏投资框架也容易无法坚守自己曾经做出的选择最终导致在底部割肉,或者在逻辑改变的时候过于硬抗,最终扛到损失90%以上。

那么如何规避这些问题呢?

自然是适当的放弃。

让我想到我的高中经历,我的高中阶段在全市一个二流高中就读,当时对于往届情况来说,全校第一名在全市也只能排到100名左右。因此经过中考的失败,我想到了我应该认清现实,主动放弃难题,主抓自己能把握的题目,在高考及备考期间,对于数学,物理的压轴题目选择主动放弃策略,对语文,生物,化学,英语这类能把握的科目多下力气,并且保证其他题目的超高得分率。

最终在高考的时候,我的数学只作答了126分,考了118分,我的物理仅作答了80分,考了85分(因为放弃的20分,我也踩得了5分得分点),与此同时,我的生物和化学仅仅扣了1分,4分,均为全市第一的成绩,语文考取了全市前十名。通过适当的放弃战术,我最终创造了我们学校十年来高考的最好成绩:全市前50名。

相同的策略在考研的时候故伎重演并登峰造极,最终当然在某华东五校的入学考试中,放弃了60几分,但在专业课和数学中把握了几乎全部剩余的分数(最终成绩扣了64分),以超过录取线26分的成绩顺利入学。

那么对于股市,我们怎么运用放弃策略呢?

自然就是放弃成为前X%收益率股民的希望,在自己熟悉的,容易建立体系的地方,机构信息优势不明显的地方深耕几个相对容易实行的策略,去稳定虐菜了。

举例说明:

1)央企副部级,正部级上市企业:这些企业的内幕消息一般是国家级别的,其运维一般是国家负责,这些企业平时出现内幕消息的概率本身就是极小的,而且炒作逻辑十分宏观,对于基金经理,机构,对这些公司来说就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虾米。而对政治相对敏感的散户往往会察觉到一些内容,因此实际上投资者信息渠道被强行拉平到一个水平线。

2)指数宽基基金(注意不是行业基金,而是类似基本面50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这种),这些基金存在做空渠道(期权,期货),往往可以通过对冲释放大量的风险,同时更容易建立体系。宽基基金自然不存在很强大的公司内幕,因为已经被足够平均了。

以上两个投资类型,都极难被操盘(尤其是第二种),即使存在国家队,也必须根据经济规律顺势操盘,使这两类股票的投资相对容易。对于技术派,价值派均十分友好,这就是我们平时考试遇到的简单题。考试放弃难题会扣分,但投资放弃难题仅仅是失去所谓一年X倍的机遇,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这样选择,无可厚非,最终使自己的市值收益能跟上GDP增速,同时收获一定分红现金流即可战胜85% ~ 90%的股民,最终使股市投资给自己带来的是正向作用。

$中国石化(SH600028)$ $中国建筑(SH601668)$ $农业银行(SH601288)$ 

全部讨论

2022-09-22 01:23

这个策略刚当有用。我考公务员的时候就是用的这个策略,放弃掉不擅长的题,有把握的多花时间一定做对。看来投资也要这样。

2022-09-12 22:23

好!

2022-09-12 10:37

每个人的时间,精力,能力都是有限的,通过分析将用有限的资源投放到确定性最大的事情中,确实非常聪明,这个理论适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感谢楼主分享,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