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市场不缺钱,但钱缺花钱的理由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7喜欢:5

一、市场温度

8月22日,市场温度为37.54℃,比上一个交易日降上升约1℃。

二、行业温度

行业方面,申万一级行业涨多跌少:有色金属、基础化工、煤炭、商贸零售等行业涨幅靠前,其中有色金属涨幅超3%(不过前段时间跌得也是猛);证券保险、公用事业、银行等行业微跌。

降息如期而至。

1年期5年期lpr双双下调,1年期LPR为3.65%,上次为3.70%;5年期以上LPR为4.3%,上次为4.45%。

再看一下这个发布时间,8月12号央行出了7月金融数据,3天后就降政策利率(MLF),非常快。

MLF利率的上调或下调,一般都会传导至LPR利率(贷款基础利率),并最终影响贷款利率。

如期而至,今天LPR就降了,也算给地产一些支持,不过主题还是房住不炒,重点保交付。

为什么降息这么快?

可能还是和7月的数据有关。

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57.81万亿元,同比增长12%,;狭义货币(M1)余额66.18万亿元,同比增长6.7%;流通中货币(M0)余额9.65万亿元,同比增长13.9%。

也就说,市场里流通中的现金、企业的活期存款、居民的活期和定期存款,同比增速都在上升,充分说明市场里一点都不缺钱。

这个不缺钱,不是说大家真的不缺钱花,而是无论个人还是企业,大家都不想花钱、贷款的意愿很低。

比如7月新增社融仅为7561亿元,较6月的5.17万亿元大幅下滑,与去年同期相比,7月新增社融同比少增3191亿元。

为啥呢?

企业做生意扩张,是要看预期的。7月受疫情再度多点爆发,以及又多了一个高温的影响,实体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交通运输、消费都不太行。

对于居民来说, 7月以来多地商品房楼盘停工,停dai潮不断,大家现在对于买房信心大打折扣,再加上房贷利率的不断下调,提前还贷潮可能会继续蔓延。

所以,这次快速降息,一方面对企业端,降低融资成本;另一方面通过降LPR利率,来提振居民买房的信心。

还有一个值得说的点,8月15日央妈开展4000亿元MLF的操作,和2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但8月16日有6000亿元MLF到期,属于量缩减少了2000亿,还比较温和。

这其实也反映了目前的现状,央妈知道现在市场不缺钱,只是缺少信心,所以不希望释放过度收紧货币政策的信号。

通过减少银行手里钱的流动性,把货币稳定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状态。本质上是希望通过货币工具,让贷款的利息更少,提振大家做生意和买房的意愿。

不过,真正恢复大家“适度上杠杆”的信心,还是需要靠经济的复苏。

目前看来,投资上,我们不用太担心货币政策的风险,宽货币下半年可能还是常态。主要还是要看哪些产业真正能拉动消费和投资,这也是长期配置的方向,毕竟短期需要考虑的变动太多。


新能源产业链、军工、芯片、光伏、医药、互联网都是可以展望的,只不过阶段性的政策、机会、和估值都会影响价格走势。

中短期来说,我们还是处在世道艰难中。

熬一熬,先苟住,总会赢的。

莫德纳(Moderna)首席执行官说:“新冠病毒疫苗可能将像iPhone一样每年更新!” 的确,抵御各种疾病(包括传染病)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接种疫苗。以2020年数据计算,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疫苗市场,销售额接近800亿人民币占比全球市场份额31.7%。

但是跟海外发达国家相比,人家销售额排名靠前的疫苗为13价肺炎疫苗、HPV疫苗和流感疫苗等,我们销售排名靠前的疫情为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脑膜炎多糖疫苗等疫苗,此外还有一个潜在的大品种带状疱疹疫苗。国内外主要疫苗品种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内疫苗市场品种相对匮乏,进口疫苗由于价格昂贵、 相关政策限制等原因难以迅速放量。

国产九价HPV疫苗等重磅疫苗进入Ⅲ期临床及报产阶段,近年有望获批上市,随着近几年国产大品种疫苗的接连上市,国内疫苗市场有望迎来快速扩容。8月22日,疫苗ETF(159643)上市交易(成交额近2亿,流动性好),该ETF跟踪的疫苗生科指数目前市盈率为28倍左右处于历史底部,看好疫苗行业未来的投资者可以逢低配置。

$疫苗ETF(SZ159643)$ $药明康德(SH603259)$ $恒瑞医药(SH600276)$ 

全部讨论

2022-08-22 22:32

股市和经济有什么关系?
毫无关系!!!

2022-08-22 20:19

其实是这样的,不缺钱的人他们不玩股票,缺钱的人才会来赌场玩,结果就是钱越来越少。前两天和中介聊天,他们现在手里最好卖的房子都是千万级别以上的

2022-08-22 18:32

就算借给我,我也没信心花啊。

2022-08-22 18:26

转发//@望京博格 .是的!市场不仅不缺钱,反而钱满街都是!市场缺的信心,缺的是对未来经济增长的信心!这不仅仅是国内有这样的问题,也是当今世界的难题!

2022-08-23 11:25

明明是资产价格过高,债务比例过高,顶着天花板还怎么复苏,资产价格下来3成,每人发点钱,立马GDP打鸡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