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板块能为港股科技带来什么?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7喜欢:6

#景气时代,共话港股科技新基遇# #雪球ETF星推官# #ETF星推官# 

近日,因国内主要城市生活秩序恢复正常,疫情确诊人数大幅下降,PMI见底回升,美联储中期加息进度或放缓等多重利好影响,A股年内跌幅较大的新能源、半导体、云计算、智能汽车等板块纷纷有所表现。机构们对“政策底”、“经济底”的预判相对一致,至于市场底,则各执一词。

有些机构认为“吃饭行情已经告一段落”,另外一些则认为“确定性刚刚到来,未来将走出底部抬升的走势”。舆论争议的焦点在于,是应该将资产配置到防御型的“红利低波”风格中去,还是应该配置到偏成长的板块?今天借着港股科技50指数的征文,面窝跟大家一起谈谈上述问题~

一、每轮指数见底后买什么?切忌刻舟求剑!

抛开2019年后股指本轮走势不看的话,往前数,还有2005-2008、2014-2015两轮牛熊周期。在前两轮主跌浪过后,均是传统行业率先企稳并发动行情,一些投资者自然而然地觉得本轮指数见底后依然会“故技重施”,面窝觉得这种说法只对了一半!个人认为,前两轮牛熊转换过程中,传统板块风格占优是当时的政策所致:

(一)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席卷全球,我国对应采取了4万亿的策略,使得刚刚结束的大基建的繁荣期再度得以延续,基建、金属、能源、建材等板块在经济复苏后率先走强;

(二)2015年,严查场外配资使得水牛土崩瓦解。2016年,在数次“熔断”后,推出了“三去一补”政策,传统工业品价格上涨,实际利率攀升,以银行、保险股为首的低估值、高分红板块为首的行业开启了“蓝筹行情”。

本轮国内的经济下行压力既有疫情冲击带来的需求疲弱,也有海外历史级别通胀带来的输入压力。很多人说央行在放水,从M2、实际利率这些表征数据来看是这样的。但在监管层对于经营资金用途监管更严格后,A股长牛没有形成前,由银行入股市的资金是非常有限的。

2022年,政策引导银行降低拨备率,默许不良贷款增长,实际利率始终在低位徘徊,预计银行、保险等金融板块年内有行情的概率不高。

建筑业PMI第一季度走强,但4、5月份回落明显。

代表股中国建筑近两月股价有所回落(个人认为是专项债发行不及预期所致)。

短期新能源、半导体、云计算等板块反复表现,一方面是专项债强调了对新基建的支持,另外就是上述成长板块在一季度股市调整期,双收其实是在正增长的,有业绩支撑。

于是,面窝对于今年剩下时间的预判是:全面牛市不会有,不应以风格(价值、成长)作为投资依据,需要从估值合理/偏低的板块中找到盈利能力持续复苏/长期具备安全边际的标的。除了能源、农业之外,传统行业中的水利、电力、汽车以及新兴行业的云计算、智能汽车板块均有潜在机会。

二、相比于A股,港股的安全边际更高。

恒生指数虽然年内表现不佳,但随着港府采取广泛的消费券刺激政策以及金管局入场干预汇市,恒指反弹空间也更广阔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恒生指数每次单月大跌后,6-18月区间持有胜率较高。其中持有18个月的胜率最高,平均回报为34.45%。

截止到5月底,距离今年3.15的短期底部,恒指已经反弹超10%。

恒指此前每次破净后,中期都会迎来大幅反弹。本轮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恒指再度破净,长期投资机会凸显。

AH溢价指数正处于回落区间,短期港股将是比A股更好的投资标的!

三、权重配置更合理,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长期成长性更好。

由于港美股T+0、不限涨跌幅,交易时间也与A股不同,考虑到出入金的问题,我通常使用基金的方式参与跨境投资。对于一些散户来说,基金的门槛远比开香港卡/港股通50万的门槛要小得多!

跟踪港股科技板块的指数有很多,如恒生科技、恒生互联网或者是恒生港股通新经济指数,上述指数共同的特点是互联网平台公司权重占比较高。而今天面窝文章的主人公$港股科技50ETF(SH513980)$ 最大的权重板块是医药生物

港股科技50ETF跟踪的是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在成分股配比更合理的情况下,截止到4月30日,其年化收益率、夏普比率远高于恒生科技、港股通50和恒生指数

 生物医药板块权重更高,是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长期占优的最主要原因。

近期医药服务板块陷入了深度调整当中,在其他新兴制造业板块均有所反弹后也还是处于破位的边缘。有投资者发出灵魂拷问,医药服务板块怎么了?港股科技50ETF(513980)还能不能投?这要从医药体系改革说起。

2017年,中国加入ICH(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后,一直在更新监管药品临床开发的规例以符合发达市场的有关要求。2018年我国组建国家医疗保障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落实医保资金合理使用、安全可控,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多批轰轰烈烈的集采由此“拉开序幕”。

此前,一些药企依靠仿制药就能赚到盆满钵满。此后,创新研发成了创新药企挤破脑袋都要去过的“独木桥”。医保局成立后,创新药进入医保周期大幅缩短,政策面的利好也进一步引导药企布局创新研发。

而我国多数的小药企,既没有自己的研发团队,生产线又不符合环保标准,2017年以来,CRO、CXO、CDMO等板块公司股价均有上佳表现。

(从泰格医药A股走势来看,其股价上升的初期基本与我国加入ICH,成立医保局的时间重合)

以往这些医药服务企业会被当做“卖铲子的公司”,确定性要比创新药申办方强。但去年《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发布,成为了引发医药服务板块下跌的导火索。

指导原则树立了“对照药”是体现新药临床价值的基础,这意味着已有上市类似药的项目均需开展头对头试验。me worse等加剧内卷的无效研发不再可能过评,me too药物只能进入价格战的红海,至少要me better或者是FIC药物才能有医保局优先审评政策支持。“靶点同质化”的情况或将一去不复返,此类项目减少自然会拉低医药服务企业的收入。

在创新药出海过程中,很多企业都面临着临床试验终点设计不恰当的问题。文件也引入新的治疗终点“患者报告结局”(PRO),来评判传统评价指标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等无法全面反映的患者治疗体验和临床获益,以及抗肿瘤治疗对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这无疑增加了研发整体难度。同时由于“国谈”的存在,药企已经无法依靠少数“创新药”坐享其成,而是需要一整条完成的研发管线,才能有不断的新药进入销售峰值,拉动净利润的增长。一些小药企必然因此知难而退。

《指导原则》强调,“单臂试验适用于治疗严重危及生命且缺乏有效标准治疗手段的难治疾病或罕见疾病,并在早期探索性研究中初步显示突出疗效的单药治疗”。目前大量的单臂试验已经有所减少。

我国未来创新药行业的演变非常有可能步日本、欧洲的前尘,兼并后只剩下一小部分企业。

国际上65岁以上老人占比14%即可认定为老龄化社会,我国2021年老龄群体占比已达到14.2%,进入老龄化社会行列(研究显示65岁以上老人患病率为25-34岁中青年的6.22倍)。生物医药是和消费一样,属于超长景气度的行业。

投资者也应意识到,像$药明康德(02359)$ 这样的综合型创新研发企业,以及全国CRO顶尖企业$泰格医药(03347)$ ,大概率是会在大浪淘沙的竞争后份额越来越高的,而这恰恰都是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的成分股!

此外,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中汽车的权重也远高于恒生科技指数。众所周知,因全国多轮汽车消费刺激政策,汽车板块短期表现也更优。港股科技50ETF(513980)相比于其他几个港股科技业指数,配置必要性更强!

@今日话题 @球友福利@书姐  @景顺长城 @主动与增强ETF @雪球创作者中心  @平安基金  @ETF热榜追基 @南哥说电池  @沪深300增强 @中证500低波动 @沪港深红利成长低波 @ETF星推官 

全部讨论

2022-06-14 17:15

港股通科技有这么多类似指数?看的我眼花缭乱!

2022-06-14 15:36

医疗业是一个能与任何行业碰撞出火花的神奇行业$恒生医疗ETF(SH513060)$ $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A(F014424)$ $药明康德(02359)$

2022-06-14 15:29

国内医药企业确实太多了,内卷也比较严重,未来兼并重组剩下少数几家是大趋势。集采虽然对医药企业盈利释放有一定影响,不过随着老龄化的愈演愈烈,国内总会有大型医药企业脱颖而出,我已经瞄准几家了!

2022-06-14 15:26

好文,适合我这种没有港股通投资资格的

2022-06-14 15:24

恒生指数居然有“逢大跌中期大涨”的规律

2022-06-14 15:17

医药研发服务这几家上市公司,让药明康德的减持搞的,在赛道股里表现算是相对差的,不过看了眼这个产品,权重分配的比较合理,是跨境资产布局的好选择!

2022-06-14 15:13

港股、A股最近的弹性非常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