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部分投资人都很平庸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4

本文里所说的“投资人”是广义的。“投资”,包括任何把自己的资源、时间、精力、经验投入到一件事情中以获得回报,“人”不仅包括自然人,也包括法人。

因此,本文所指的“投资人”,不仅仅包括资本市场的投资自然人,也包括创业者-他们投入了自己的积蓄和精力以获得财富;包括打工者-他们投入了时间以获得财富;也包括公司-股东们投入初始资金,建立经营团队,以获得资本回报。

从实际来看,大部分的公司、投资人、打工者,他们所取得的成绩,都很平庸。

这是为什么呢?

行为金融学创始人之一塞勒曾经举过一个出租车司机的例子。

出租车司机大部分给出租车公司打工,每天付租金给公司,自理油钱。租金是固定成本,油钱是可变成本,固定成本加上可变成本,是每天的总成本。出租车司机每天跑出租,收入大于成本,当天就是盈利的,收入小于成本,当天就是亏损的。

大部分出租车司机的经营思路是,定计划。

比方说,出租车司机希望每年的收入是12万,那么每个月就要挣1万,平均到每天大约是300元。因此,每天定300元的目标,早完成早收工,晚完成就多跑一会儿。

对此,塞勒进行了思考,并且设定了两个策略:

策略一:不管每天收入多少,固定好每天的工作时间,雷打不动;

策略二:保持总的工作时间不变,好的日子多干一会儿,差的日子少干一会儿。

结果显示,采用策略一,出租车公司的收入将增加5%;采用策略二,收入将增加10%。

也就是说,如果出租车司机不预设投资目标(投入自己的时间以获得收入),而是在开始即规划好工作步骤,即每天固定好工作时间,雷打不动的跑出租,无论当天赚的好不好都不管,定点就下班。如此这般无脑操作,他就可以成为一名收入优秀的出租车司机。

如果这个出租车司机愿意承担一点儿收入的波动,面对有时候自己可能会收入差一点的情况----跑了一天出租,结果不仅没挣钱,还倒贴钱的情况,并且坦然接受。那么他就会成为一位收入杰出的出租车司机。

平庸、优秀和杰出的出租车司机的差异在哪里?

平庸的出租车司机追求固定收益、优秀的出租车司机制定一套稳定的工作策略并严格执行、杰出的出租车司机愿意面对收入的波动。

讲到这里,我们先暂停分析,继续下一个故事,聊聊金融企业的运营现状。

广义的金融行业不仅仅指的是权益类市场,比如说股市,还包括固定收益类市场,比如说信贷、债券、信托等。

据我观察,无论是权益类市场还是固定收益类市场,通常具有大年和小年,也就是收益轮替。

权益类市场,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股市来判断。股市收益率/国债收益率的比值会交互轮替,该比重每5年会在高点与低点之间轮动,以反映投资股市的机会与威胁。

在固定收益类市场,五年之内,也必有一年,整体大环境很好。具体表现为: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很低,然而客户的可接受成本很高,同时客户的经营一片向好,且监管政策很宽松。反映在金融机构的表现为,客户需求旺盛,行业利润率提升,信用风险极低,受管制宽松,也就是躺着也能大把挣钱;也必有一年,整体大环境恶劣,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很高,客户的可接受成本很低,客户的经营压力较大,信用风险攀升,监管政策处于高压态势,行业整体内卷厉害,从业人员拼死拼活也挣不到什么钱。

那么在差异如此之大的大年和小年轮替中,绝大部分的金融机构是怎么做的呢?

无论是大年还是小年,金融机构通常都会按照董事会下达的经营目标去规划。

碰到大年的时候,公司按部就班的获得计划中的低成本资金,在下游客户的选择上,提高客户筛选标准,优中选优并完成客户融资目标。当年若取得了超过董事会计划的目标,则大把对员工进行奖励。

碰到小年的时候,公司也必须努力完成经营任务。因为融资成本的上升,客户质量的变差,所以,公司需要放宽审核尺度,在客户整体基本面变差的情况下筛选出相对较好的客户。通常当年很难完成董事会下达的目标,因此必须节衣缩食,降低差旅标准,减少年终奖发放,甚至通过裁员来降低经营成本。

从理论上,金融机构可以调整经营思路进行收益的优化,比如说:

在大年的时候,大家忙起来,尽可能多拿一些长期低成本资金,同时尽可能多的给优质客户提供融资。而在大年过去之后,金融机构降低工作量,靠存量业务维持日常经营,收缩规模,降低信贷支出,同时等待下一个大年。

如果金融机构愿意承担一点儿收入的波动,那么就会成为一家杰出的金融机构。

以上两个例子,一个是理性程度较弱的投资人,一个是整体学历较高,以组织形式进行市场活动的投资人。然而他们的表现却高度相似,其结果都很平庸。

对此,塞勒给出的解释是:

1、窄框架;

2、风险规避。

何谓窄框架?简单来说,就是“目光短浅”,“格局不大”。

大多数出租车司机采用的“目标策略”:只考虑当天的收入,不能从更长时间内的整体收益来调配工作时间的长短。

大多数金融机构采用的“目标策略”:只考虑当年的收入,不能从更长时间内的整体收益来调配工作时间的长短。

他们都是典型的“窄框架”例子。

这么做主要有如下原因:

1、“稀缺”的状态。

司机们存款有限,不得不算好每天的钱,养活家人,按时缴纳每月房租。温饱问题导致的“稀缺”,会限制所谓格局。

金融机构的经营者面对董事会对考核任务的压力,同时董事会对市场情况的认知能力有限。因此经营者不得不规划短期的经营计划,要对员工的生存负责,要对投资人负责,要对董事会负责,因为一旦干不好就要下课,生存问题导致的“稀缺”,也会限制所谓的格局。

2、简化决策过程。

两个案例中的两类投资人,通过把一个大决策,不断拆成许多均匀的小决策,使得目标清晰和容易执行。这种简化的过程,降低了在拉长周期视角下的整体收益情况。

3、规避或有风险

何谓风险规避?也可译作风险厌恶 ,是指一个人面对不确定收益的交易时,更倾向于选择较保险但是也可能具有较低期望收益的交易。

对出租车司机而言,每天以一定数量的收入为目标来安排工作,就会“厌恶”不能完成当日目标。

对于金融公司而言,每年通过辛勤努力完成董事会的目标,稳定的赚取收益。董事会会非常“厌恶”无法完成全年目标的经营者。

在《认知觉醒》这本书中,对人的大脑构成进行了完整的剖析,把人的大脑分成了三类:

第一类大脑,为了满足生存需要而发展的“本能大脑”。“本能大脑”具有对环境的快速反应机制,看到危险就逃跑,看到好吃的就分泌唾液,看到漂亮的异性就脑充血。

第二类大脑,为了适应环境,提高生存优势而发展的“情绪大脑”。“情绪大脑”让我们能够在面对危险的时候提高反应速度,在面对重要事情的时候提高专注力,同时能够与外界产生情感上的交流。

第三类大脑,让我们产生了语言、创造了艺术、发展了科技,使得我们在星球上占据了绝对优势,这就是“理智大脑”。

虽然“理智大脑”是最高级别的大脑,然而它是在后期才逐渐发展的,“本能大脑”与“情绪大脑”在人类早期,帮助我们适应这个充满险恶环境的星球,与人类共存了上亿年,因此深深的刻在了我们大脑的细胞里。同时“理智大脑”与之相比,消耗的能力异常巨大。

因此,“理智大脑”虽然高级,比起“本能大脑”和“情绪大脑”,它的力量非常弱小。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在代表个体的出租车司机,还是代表群体的金融机构,最终都是通过“本能大脑”与“情绪大脑”做出最核心的决策。

“本能大脑”和“情绪大脑”很难关注长期的效应,他们非常在意短期的效果。在古代,面对可能到来的危险,本能的警觉与恐惧的提醒,能够帮助人类更好的生存。在现代,我们大部分情况下,也会经常调用这种底层反应机制。

当出租车司机跑了一天的出租而没有挣到钱,他的内心对于奔忙一天而无所获的损失厌恶,同行的嘲笑带来的反感,回到家妻子责备的焦虑,会快速开始启动“本能大脑”和“情绪大脑”。此时,“理智大脑”的声音已经非常弱小了(大部分的出租车司机甚至没有意识到长期挣钱的秘诀,即没有“理智大脑”)。最终选择了最差的方案,即在光景不好的时候加大资源的投入。

而要克服“本能大脑”和“情绪大脑”,选择最优策略,要实现多赚钱还能多休息,不仅需要专业和经验,更需要判断力,以及在收成不好的日子里带着较少收入早回家的“内心不安”。对比起辛苦的工作,司机对波动和不确定性,可能是更难以承受的。

朋友举了个种大蒜例子:

老家盛产大蒜,大蒜作为经济农业有独特的方面,大约五年之内有一年好的出奇或者糟的出奇。不是因为产量而是因为价格。有一年在地里快要成熟时候,就有人出高价买整块地的大蒜,一亩地曾经达到近万元的收入,除去1500元成本,蒜农可以净收入七八千元,但也偶尔一年,非常好的蒜价格却极低,低到蒜农直接不采收,即使采收,也卖不成钱,就是这样的规律,蒜农如果坚持每年都种植,一般也会逐渐富裕,就是因为这个特点,导致有不少大蒜投机商,参与投机,有资本的一年可能就会发一笔横财,但是如果不幸的,也会导致倾家荡产,欠下巨债。

因此,坦然接受光景好和光景不好的年份,克服内在的“本能大脑”和“情绪大脑”做的最低级别的反应,调用“理智大脑”进行策略,是提高收益的最佳方式。

在文前的出租车案例中,最差的方案,是在光景不好的时候加大工作量,在光景好的降低工作量;较优策略是,无论光景是否好,都以一个原先都制定好的策略严格执行;最优的策略是,在光景好的时候,多干点,在光景不好的时候,少干点。

以打工形态存在的投资人,每个月获得固定的薪酬回报,在我认为是最差形态的投资方式。他们在公司这个组织中,组织承担了光景好和差的波动性风险,也获得了超额收益。而打工者在看似稳定的薪酬回报下,获得了最差的收益。

有人会说,打工还是稳定呀,每当经济不好的时光,很多企业倒闭,亏损成百上千万的,你看他们多可怜啊,苦心经营多年的企业说倒闭就倒闭了。而打工就不会亏钱呀,最多没有工作,那就再找一份好了。

千万不要有这种弱者的自我按摩心理,这种心理会让自己永远成为弱者。

在野生动物世界,每当干旱来临,无论是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动物,诸如狮子、老虎,还是处于食物链的下端动物,比如说羚羊、鹿,都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当然,食肉动物会面临双重压力,一方面是自身体能下降造成捕食能力下降,另一方面是可寻找的猎物也变少了。

这时候,食草动物生存状态相对会好一些,因为植物仍然遍地都是,虽然会相对难吃一些,但不至于饿死。

难道食草动物应该很庆幸的说,你看,幸好我是食物链的下端,在面对自然界恶化的情况下,我活的比食肉动物要惬意。

事实并不是这样,在干旱来临时,大部分的食肉动物都能生存下来,遇难的都是那些已经老弱的个体,干旱只是加速了弱者的出清。待熬到雨季来临之后,食肉动物的生存状态会更加好。

有一句俗话说:不要为有钱人担心。我认为,虽俗,但贴切。

从逻辑上来看,这里面有两个原因:

第一,面对恶劣的经济环境,倒闭的企业一般都是原本经营能力很差的企业,恶劣的经济环境只是起到了推动作用。当经济环境变好之后,活下来的企业会活的更加好;

第二,每个企业都会遇到光景好和光景不好的年份,当遇到光景特别不好的年份,我们千万不要线性外推,认为未来光景会持续不好。事实上下个阶段往往光景会非常好。通过经济的好坏更替,平均下来,企业承受了经营的波动,最终会比打工者获得更多的财富。

这也从经营的角度阐释了我们股权投资和债券投资的关系。

很多投资人在光景特别不好,股市一片哀嚎的时候放弃股票投资债券,认为债券比股票安全。这就是犯了类似的错误。

债券的本质是企业对外发行的固定收益类证券,它是企业在保证正常经营状态下的一种对外融资手段。

也就是说,当企业持续恶化的时候,债券和股票的表现是一样糟糕的。

而从长期来看,股票的票息要远远高于债券的利息,因为股票的票息中包含了企业盈利增长的部分,而债券的利息中并没有。

所以,投资股票和债券,试图获得收益的前提条件都是企业能够活下去,股票的收益包含了企业的经营收益,但是承担了波动风险,而债券的利息只是企业支付的远远小于经营收益的融资成本,看上去的稳定只是一种心理按摩而已,就和打工的薪水一样,看似稳定,其实性价比是非常低的。

这其实就是我们的投资策略:

最差的投资策略:在股市盈利收益率下降,即股市整体估值较高,市场火热的时候增加资本投入;而在股息盈利率上升,即股市整体估值下降,市场惨淡的时候降低甚至抽回资本投入。

次优的投资策略:无论股市的估值高还是低,市场火热还是惨淡,投资人都按照既有的投资策略,定期定额进行投资。(这就是巴菲特一直推崇投资人严格执行的定投指数基金策略)

最佳的投资策略:在股市估值高,市场火热的时候,降低投资额,甚至把股票换成债券;在股市估值低,市场惨淡的时候,增加投资额。

在案例二中,市场上超过99%的金融机构,都是以这种平庸的方式来经营企业的,即碰到大年,挣的盆满钵满,碰到小年,低头吃土。

那么巴菲特是如何管理旗下的金融机构的呢(即旗下的保险公司)。

通过阅读多年的巴菲特致股东信以及相关材料,我们可以看到,巴菲特在管理旗下保险公司的业务时,很少与其他同类保险公司进行“竞争”。巴菲特意识到,保险公司也有“大年”和“小年”,即周期性。

在大年中,保费的收入较高,而运营成本会下降,短期来看,保险公司会有较好的盈利。

在小年中,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因此保费的收入会下降,运营成本会上升,短期来看,保险公司的财务数据会有较大幅度下降。

巴菲特的策略是,坦然接受市场周期对公司的影响。并且平滑对经营层的管理手段。

即,当保险公司遇到大年时,巴菲特并不会增加任何运营投入,也不会因为当年的收入大涨而给保险公司的管理团队超额奖金(或者说不会给很多)。

而当保险公司遇到小年时,巴菲特也不会因为财务情况的恶化而对员工进行裁员,只是耐心的承担资本支出,熬过行业低谷期,等待下一个大年。

要取得卓越的投资成绩,需要一个非凡的“理智大脑”,我们要相信万物皆有周期,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高潮与低谷的迭代、盛名与孤独的两面都会在时间的推动下相互交替。

真正的投资(无论是资源投入还是资本投入),要学会顺其自然。在盈利率高的地方多投资,在有胃口的时候多吃点,在喜欢的工作上多花点精力,在爱的人身上多花点时间。反之也是一样。

真正的高手,其人生的各个方面,都如行云流水般顺畅,懂的道理都是最基本的,不纠结,不固执。把握自己能把握的,不盲目通过各种工具提速,也不随意消耗自己的能量。把平凡的道理都能融会贯通与潜意识,取得的成绩就不会再平庸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