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投资决策的参考坐标是什么?

发布于: 雪球转发:16回复:38喜欢:46

这篇文章上周就想发的,一直忙于工作,耽误至今。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正之处欢迎指正。

今年对于整个市场而言都是艰难的一年,国内yi情、外围战争、米国加息、中丐摘牌……一系列因素影响带来的结局就是:中丐暴跌、港股暴跌、A股暴跌。 一众明星基金-50%左右的回撤,个人投资者同样血流成河,爆仓归零者不在少数。于是,面对近期市场的进一步快速下跌(上证下跌至2863点),一些投资者开始悲观、绝望、慌乱,所有这些皆是情绪。而当情绪主导你的投资体系时,我们的方向就错了。都明白方向比努力更重要的道理,那我们投资中的方向是什么?参考的坐标又在哪里呢?

一、不是宏观分析

我比较认同查理·芒格的观点——“宏观是我们必须要接受的,而微观才是我们能有所作为的。”担心yi情、担心战争、担心加息……担心所有这些宏观因素有什么意义呢?可以直截了当的说,我们把有限的精力耗费在对这些宏观因素的分析和担忧上对于投资而言作用为0甚至为负。因为未来不可知,而且我们太渺小。如果你一定要说你可以,那我问你: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来你知道吗?我们很多的宏观甚至微观的分析不过是基于历史预测未来,然而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因此,这是不可靠的。所以,日常生活中我很少参与那些对宏观评头论足的探讨,也不会膜拜那些看似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辩论大师,因为我始终的观点就是我们太渺小,能把自己的事情想清楚、做好了,已是不易。可悲的是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虽然他们对宏观了若指掌,然而对个人主业或事务的处理却往往不尽人意。我在雪球见到过这样一个人,所有文章皆是宏观分析,然而投资做的稀烂,把所有精力耗费在对宏观的研究上而几乎放弃了对微观的研究,力图去研究那些你不可控而放弃了原本相对可控的方向,结局可想而知。这就是典型的方向错了,再努力也没用。

二、不是猜顶言底

猜顶言底大概有三种决策依据:1.市场整体估值;2.技术分析;3.瞎猜。

我们倒着来分析,瞎猜就不扯了,自己玩自己,除了自嗨没有任何意义。

技术分析呢?我是不认可的,技术分析背后本质上是市场资金走向,资金走向背后本质上情绪走向(无论是基于估值还是基于行情带来的情绪变化)。拿个股来说,如果我拥有足够资金,完全可以画出你想要的所谓“红三兵”、“七连阳”等等一系列图形,然后到底是按你一顿分析猛如虎的继续上涨?还是按我计划的来个意外?完全由我控制。而你,只是我棋盘上一颗致力于技术分析(其实是猜测我心思)的棋子,你在我的案板上,你选择了一条把命运交给我来控制的道路,明白了吗?拿市场来说,对全市场的技术分析相比个股要靠谱得多,毕竟没有资金有实力控盘整个市场,那么它的走势背后的资金走向相对客观,但这种全市场的资金走向背后集合了全市场所有参与主体的情绪因素,而这种情绪因素背后可能是政策原因、可能是经济原因、可能是外交原因、可能是战争原因、可能是疾病(比如yi情)原因……等等。然而这些因素哪一个是你能提前预知的?你提前预判到了中丐摘牌的影响吗?那现在你能预判最终结局和时点吗?你提前预判到了外围战争吗?那现在你能预判最终结局和时点吗?你提前预判到了本轮yi情走向吗?那现在你能预判最终结局和时点吗?而且,这些背后的因素本质上又回到了第一条——力图掌握不可控的宏观因素。因此,对于技术分析我并不认可,至少我不会采用这种不可控的方式来作为自己投资体系的参考坐标。因为在我看来,这种看似有理有据、有图有线的投资方法本质上就是一种“猜测”——基于走势猜测资金动向,很多技术分析者甚至都没有到达分析资金背后的情绪这一步。基于个股的技术分析是猜测一群人的情绪;基于市场的技术分析是猜测全世界的情绪。可能有人会说我在明确知道yi情、战争、加息来临后先退出避险,好转甚至结束后再归来不可以吗?老实说,我也想过这一点,毕竟已成事实,这算是基于事实来做决策。但仔细想想又不对,本质上还是基于预测来做决策。因为你退出的理由是接下来会更坏,你归来的理由是差不多到头了。那么你能预判这些因素明天、甚至一周后的变化情况吗?答案显然是不能的。比如毛哥前久说我要谈了然后又突然打了,比如你现在觉得明天还要打吧结果突然宣布不打了呢?比如美股前天大涨昨晚又大跌创近期新低,那下周到底是涨还是跌呢?又回到了那句话——一切皆有可能,未来不可知。

基于市场整体的估值是相对靠谱的一种方式,我并不排斥,但这种方式本质上还是一种“猜测”,而且并不容易,你很难每次都对。很简单的道理,参考美股几十年来的走势谁说高了不会更高呢?参考纳指3X做空-ProShares谁说低了不会更低呢?参考东京日经225指数谁说不可以横个30年后仍然不见新高呢?就拿A股来说,如果你轻易去猜顶,很可能错过后半段的疯牛很多翻倍行情;如果你轻易去言底,很可能反复承受了2016年来的婴儿底、钻石底、各种底。把自己搞的多累 ,然而钱可能也没多赚多少?更何况,你说到顶了,下跌途中仍然会有最靓的仔;你说到底了,历史上一堆低估优质股仍然可以趴窝不动很多年。前阵子大家都骂但斌,这阵子又奉为神明,其实没有必要,再过一阵子看对错尤未可知。相比之下,我更认可张坤之类虽然回撤50%但始终坚持投资理念的基金经理,但总的投资体系中可能加入了择时的因子无可厚非,但能否每次踏准我先打个问号,而且他的参考坐标似乎是系统性风险而非市场估值。很多人喜欢追捧那些自称猜中了顶看对了底的大V,问题是一次对能次次对吗?胜率有没有超过50%?如果没有,又有什么参考意义呢?而且如果只是预测没有问题,但雪球上一些妄下言论直言顶底的那不是骗子就是轻浮。因此,我并不提倡基于市场整体估值的猜顶言底,太难把握,还是回归微观,基于个股估值的决策会更加清晰可控。对于市场整体的择时,如果估值已经非常明确可以尝试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但这不应该成为常规手段,因为绝对的高估和低估很难到来,除非群体性狂热或系统性风险。

三、我们投资中的参考坐标到底是什么呢?

写到这里,很多人可能猜到了——估值。但我想说,不完全是,甚至我把这个因素排在了最后。我的投资体系按顺序建立在以下三个参考坐标上——基于微观对行业的判断、对企业的研究、对估值的把握。其他因素,几乎完全排除。因此,这一轮的下跌我几乎没有太多心理上的波动,因为很少被情绪左右。但“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套投资体系的弱点是:闪电劈下来时基本都在场,过山车有时还比较酸爽。这个缺点目前我能采取的应对方式有两个:一是保留占比很小的对系统性风险的判断。之所以说占比很小,是因为系统性风险本身发生的概率就远小于1%,而且这种风险往往要采取非常快的应对措施才有意义,稍微晚了可能就会演变为系统性机会,然后你的应对措施就是系统性悲剧。参考俄罗斯RTS指数,给你反应的时间也就那么一点点。因此,我并不太建议纳入这个参考因子,除非事情已经非常明确,而且你的反应够快。二是分散投资,动态平衡。适当的分散品类、分散行业、分散个股,以便动态平衡,但也不会过度分散。因为精力有限,不能为了分散而分散,不能为了对冲“选美”看走眼的风险就降低标准雨露均沾,到最后往往是伤了身子、亏了自己、得不偿失。

(一)对行业的判断

把对行业的判断放在第一位,是因为大江大河才有大鱼,巴菲特庆幸出生在美国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你在汽车出现的年代去投资马车,即便这是全世界最好的马车公司,也很难有好的结局。这就是方向比努力更重要的道理。但这个方向不可盲从,再有潜力的行业如果是已经被市场或机构充分发掘的,往往是需要回避而非介入的,这个时候再冲进去被揍的概率远大于赚钱的概率。道理很简单,投资是认知的变现,而物以稀为贵,你用一个已经天下皆知的认知去变现,你觉得能值多少钱呢?跟着满世界的人去挖矿,你觉得你能挖到多少呢?这个时候这些行业的估值往往已经上天,想要赚钱除非这些行业马上又被市场所抛弃带来估值的大幅回落。那道理又回到了刚才所言——这个时候这些行业为市场所弃,你现在所做的并不是盲从,而是拿着铲子望着这片汪洋的大海,独自验证这些逃离的人所担心的海啸(系统性风险)或者死路(看空行业)的观点是否正确。因此,我很少在热门时候去投资热门行业,像前几年的房地产、医药、光伏、新能源等等,而是选择一些在当时并不热门的行业,自己花很多时间按顺序去研究和思考以下问题:1.这个行业是否具有光明的未来?2.这个行业在整个产业链中的议价权如何?3.行业进入壁垒有多高?4.行业内部竞争格局如何?5.行业是否具有政策支持的潜力?以上因素,选项1为一票否决,选项2、3慎重考虑,选项4、5作为辅助参考。

(二)对企业的研究
很多人喜欢盯着股价,以暂时的股价论选择的成败。从终局思维来说这没有错,毕竟投资都是为了赚钱,而非为梦想买单、为企业做慈善、为发展做贡献。但这种思维却本末倒置了,股价只是记分牌,企业才是运动员。企业的发展是因,股价的上涨是果。把有限的精力花在了对结果的关注上,那么如何去鉴别优秀的企业呢?又如何去把握过程的发展呢?比如篮球运动,如果你只看得分多少,勒布朗.詹姆斯在职业联赛场均能拿30+,我跟幼儿园的小朋友打估计场均也能拿个50+,只看得分的话你要选择买谁呢?而如果你选择勒布朗.詹姆斯这种极具天赋而且努力的运动员持有20年,结局就是不断的给你带来收获和惊喜,当你觉得他老了不行了却还能给你场均30+的意外收获;如果你选择像我这样没有运动天赋还不训练的业余选手持有20年,那结局就是个渣……因此,不要盯着记分牌,没有任何意义,把有限的精力花到对企业的研究上去。对于企业,按顺序依次关注:1.是否诚信(包括是否频繁调整发展战略或方向、对内对外是否始终如一等)?2.企业文化如何(包括战略眼光、管理能力、内部氛围、员工待遇等)?3.业内竞争格局如何(是否业内龙头、是否弹性十足、是否具备独特竞争优势等)?4.潜在业绩刺激因素如何(扩产、提价、降本、政策扶持等)。以上因素,选项1为一票否决,选项2、3慎重考虑,选项4辅助参考。

(三)对估值的把握

写到这里,把估值放在最后的原因相信很多人都能理解了,投资中最难的不是估值而是发现的眼光,估值恰恰是最容易的一环,甚至也是最具有误导性的一环。因为很多人的所谓估值只是简单的看静态的表观数字,而缺乏挖掘未来动态业绩的眼光和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上百倍pe的科技股仍能大幅上涨、而且越涨越便宜,而很多看似便宜的所谓价值股却不断下跌、而且越跌越贵的道理。拿近两年极具对比性的医药行业来说,前几年不可一世备受追捧的$恒瑞医药(SH600276)$   受集采影响业绩股价双杀,而前几年很多医药投资者可能看都不愿意看一眼的$九安医疗(SZ002432)$   却受益yi情业绩股价成数十倍增长。就我持续跟踪的稀土永磁行业来说也是一样,去年$宁波韵升(SH600366)$   、金力永磁业绩亮颜时很多人一顿分析、笃信这二者是业内最优选择,那时候提醒注意宁波利润中投资收益部分的风险和金力产品结构导致的原材料价格传导难度根本没人听,结果今年业绩全部验证。因此,估值是具有误导性的,估值的方法有很多种,但这些按计算器就能完成的工作恰恰是投资中最简单的部分,估值最关键的是不能简单打开软件看个pe\pb\roe什么的就OK了,而是要去深入的看背后的原因、动态的看未来的变化,只有把这些表象之下的东西搞清楚了才能对企业有一个相对正确的估值,而软件上所显示的那些历史或当前静态估值只能作为初筛和判断的一个基本依据。此外,投资分红也是一个估值中不可或缺的参考因素,很多投资者可能对此没有太多感觉,但在每一轮大幅下跌中分红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以本轮下跌为例,我选择的一些标的兼具了不错的成长潜力和5%左右的分红率,而且分红情况常年稳定,假如1个标的配置100万,每年就有5万的分红;配置1000万每年就是50万的分红。这对于子弹打光的躺平选手来说,未来几年无论是继续下跌、上涨还是横盘,只要企业的投资逻辑没有变化,都没有太大关系,因为我有这些分红的钱可以继续投资或者贴补生活,这对于保持良好的投资心态同样有很大帮助。很多投资者会说我资金体量小,分红这点钱聊胜于无、无所谓,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资金体量小说明你每次加减仓的钱本也不多,分红这点钱对于你也不能说是无所谓的,假设你持仓只有1万元,那我相信生活中你花500元还是要考虑一下的,为什么到了股市就无所谓了呢?而且即便股价跌到了1元也确保了你这笔1万元的投资有5%的年化收益,这个时候你再把每年收到的500元继续买入,这个时候每年投入的500元分红率可就远远不止5%那么多了,这时候你还会觉得5%的分红可有可无吗?因此,稳定的分红也是投资估值中需要参考的一环,尤其在下跌市场,这是你对抗下跌和恐慌、保持良好投资心态的利器。当然,如果你说我就是拿笔银子进来搏一把,试图一夜暴富,赢了会所嫩模,输了下海干活的选手,那此文完全可以略过,因为你的行为完全是在——搏傻。而且有99%的概率准备好输完下海……

综上,我一直认为投资很难、非常难,一点都不简单。并非像很多投资者以为的买入优质龙头股就可以躺赢,近几年的万科A中国平安恒瑞医药之类的也验证了这一点(这样的投资参考坐标是依赖市场的普遍共识而非企业本身);也并非像很多投资者以为的跟着大V抄作业就可以了,因为每个人都会看错,而且其中还有不少牛鬼蛇神(这样的投资参考坐标是依赖大V的个人观点而非企业本身);更并非像很多投资者以为的我就瞎蒙或者看个线就OK了,以什么“清华北大不如胆大”为自己壮胆,那根线背后的到底是美女还是女巫你都没搞明白就上了,你不死谁死(这样的投资参考坐标是依赖情绪而非企业本身)?所以,投资本就很难,加入太多自己根本不可控的参考坐标,很多时候往往是徒劳,甚至作用为负,不如化繁为简基于对行业、企业和估值的判断就好。

声明:笔者不持有文中标的,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风险自负。

#雪球星计划#    #投资理念#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全部讨论

2022-04-30 23:50

大佬,能再写一篇关于仓位管理的文字吗?
今年年初的时候,我也是抱着和您类似的投资理念,更注重研究行业逻辑,关注微观企业的具体信息,一通研究,也觉得中科三环是个不错的标的,在一月份的大跌中不断加仓,很快就把仓位打满,只留了个配股钱。
过早满仓的结果,就是让我三月心跳加速,四月心态失衡,虽然也坚信自己的投资理念,但是想无视股票价格真的太难了。仔细思考,根源还是仓位没管理好,让心态失衡。
所以,想着大佬能不能忙里抽闲,再写一篇关于仓位管理的文章

2023-01-05 12:27

这才是投资的大道!技术分析不过是玩个概率。明天涨还是跌只有三个字,不知道。但长期而言股价跟企业一起成长是必然。持有好企业等泡沫,就是最好的策略。

2023-01-05 00:27

可以直截了当的说,我们把有限的精力耗费在对这些宏观因素的分析和担忧上对于投资而言作用为0甚至为负。

2022-04-30 19:13

谁他么认真看完了?举手🙋🏻,谁看懂了举手🙋🏻♀️,这篇文章没有几年炒股的经历是看不懂的!记住最后一句话非常重要!

2023-02-15 16:42

局大老师,看了您不少文章,这篇文章去年三环的时候看了,现在重读,受益匪浅。个人投资者,要想长久复利,投资理念和方法这个大方向还是要正确,否则就南辕北辙。一个人而言,应该专注于自己认真研究的企业,大体搞懂未来的业绩,我个人更愿意搞懂一两个自己有把握的企业,做到越跌越买,而不是跌了没有底了。跌了没有底,说明这公司没有搞明白。很感谢局大老师对企业一些无私分享。尤其是研究精神,更是学习的楷模。

2023-01-06 23:45

收藏了

2023-01-05 18:36

赞同的话就不说了,提一些不同的看法。宏观也是有用处的,只是绝大多数从宏观到最终的交易,这个逻辑链太长以至于最终的影响趋近于无。我认为最有用的三个指标分别是美联储的加息降息周期,美债十年长期收益率,沪深300十年历史pe和pb分位。加息降息周期,代表着未来的流动性的收紧与放松,也就影响着市场估值的走低与抬升,这个是判断未来的。美债收益率与沪深300历史分位则代表着现在,高估低估。三者的判断不是用来指导明天、下个月的买卖,而是用来衡量整体是趋向进攻还是防守。更不是判断什么时点会涨什么时点会跌,而是知道了当下并坚信均值回归,“等”该发生的事情发生。

2023-01-04 17:58

大佬文章写的真好

2022-08-01 00:17

好文章

2022-05-02 06:27

行业~企业~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