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2022年,是时候科学地认识定投了

发布于: iPhone转发:4回复:16喜欢:19

基金定投这个话题总是充满着争议。

图片上传中......

今天我们就来认真思考和梳理一下,希望形成一个客观,全面和科学的认知,既不过度神化,也不全盘否定。

在开始之前,建议你忘记之前关于定投的所有内容,因为人出于本能的防御机制,不太愿意去改变一个已经“根深蒂固”的想法。

什么是定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最基础的基金定投方法:基金定期定额投资简称基金定投,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每隔预设的固定时间,对投资基金投入固定金额的投资方法。简单一点,就是定期和定额。

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衍生出来很多变种的定投,无非是想通过某种条件去判断市场的底部或者顶部(比如估值),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多买一点或者早期止盈。

今天,我们主要探讨的是最基础的方案,把最基础的搞清楚了,其他的万变不离其宗。

定投的两种目的

从定投的使用目的看,主要存在有种策略:分批建仓的资金定投策略,另外一种是财富管理策略,两者最大的区别是未来的现金流是在当下,还是只有未来才可以得到。很简单,第一种,本质上是分批建仓策略,就是我手头已经有10万了,我每次买1万,然后分开买,当然我也有另外一个选择,就是当前的10万全部买入,这种一次性投资机会。

第二种,财富管理策略,也可以称之为定期”储蓄”策略,是我现在只有1万,但是以后我每个月还有一万的资金可以投资。这一种的话,你就没办法现在就投资10万了,毕竟未来的钱,你现在用不了。

两种策略的操作本质上一致,但是采用不同的策略,其对应的比较基准也是不一样,第一种方案,对比基准是一次性买入策略,如果是第二种财富管理策略,业绩基准是必要的回报率。除了必要回报率的考量,中间产品净值的波动也是需要考虑的。

存量资金定投策略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存量资金定投策略,也就是钱已经在手里了,这个时候本质上是一个分批建仓策略。

四个场景

我们将市场环境划分成“单边下跌”、“单边上涨”、“先下跌后上涨”、“先上涨后下跌”四种情况,分别研究不同市场条件下基金定投的收益特征。

单边下跌

这个场景下,定投是优于一次性投资的,相当于平摊降低了成本,但是这个场景需要注意到的一个问题是定投的钝化。

很明显当净值没有大幅度下降的时候,如果一味增加定投的次数,在摊薄成本上的边际效应将会有非常明显的钝化作用。从这个结果来看,定投的起点不要太高,怕到时候持续下跌,跌太久了,定投的次数太多了,到后面定投已经无法持续地摊薄成本了。

这种情况下的定投策略是有效的,但是就怕下跌幅度比较小,持续定投之后,会钝化,后续定投摊薄成本的收益会下降很多。也就是我们对底部的判断,需要相对准确,如果分批抄在半山腰了,那后期如果持续追加定投,摊薄的成本的边际作用会“钝化”很严重。

单边上涨

图片上传中......

我们来看一个实际案例:假设定投交银趋势A这个公募基金,这个明显是单边上涨的趋势。

图片上传中......

基金定投的累计收益只有112.14%,但是一次性投资有295%的收益率。

但市场单边上涨的时候,定投的收益是低于一次性的投资的。因为在上涨的过程中,不停地定投其实相当于变相增加了持有成本,所以整体收益下降。

如果长期来看,A股是上涨的,那这种情况下的分批建仓定投策略,也不如买入并持有的一次性建仓策略。

下跌后涨

下面我们来看看,市场下跌后涨的情况。

图片上传中......

这种情况下,在下跌的时候,能够通过定投分批建仓,摊薄建仓成本,同时,在后续的反弹中能够比较好地吃到上涨的“红利”,这种情况下才能够收获常说的”定投微笑曲线”,这种情况下也是定投最能够发挥威力的时候。

先上涨后下跌

这种情况跟上面情况更好相反。前期上涨的时候反而增加了成本,后去下跌吃”闷棍”。

我们来看一个实际案例:中概互联网ETF

如果是一次性投资,亏损幅度是10.83%,但是如果是基金定投是-36.71%,

这个时候,就不是定投微笑曲线了,而是定投的哭脸曲线了。因为在上涨的时候,变相推高了成本,然后在市场下跌的时候“吃闷棍”。

小结

从上面四个场景来看,定投并不是万能的,定投有效的场景是下跌之后反弹的情况,这样才能够实现定投的最大化收益,实现”定投微笑曲线”。如果是单边下跌,需要提防跌幅不大的时候,持续定投会实现定投成本摊薄钝化的现象,这也需要对于底部的判断有一定的能力要求。反过来,如果是上涨之后再下跌,这种情况下,定投可能是“哭脸曲线”了,甚至是”坑你曲线”。

所以,要想把定投这个工具使用好,你显得判断一下市场未来的走势,只有战略上判断正确了,战术上的正确才有意义。不能够舍本逐末,拿着锤子找钉子。

具体到未来走势的判断,就看不同的分析方法了。有的参考估值,就怕只看估值百分位这些浅显的数字而忽略基本面的研究从而调入价值陷阱。另外,就是看时间的维度了,比如这个下跌反弹的时间维度是这几个月,还是1年,还是几年等等。

流量定投策略

前面讨论的情况是现金流在手上,但有时候,我们是未来时间段有一段现金流。即使我预测到了未来上涨,我也无法把未来的现金流挪到现在。所以,这种方式被称为,流量资金定投策略,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储蓄策略。这种方式,最大的一个优点是与个人的现金流相匹配。

流量定投策略的加权资金加权收益率(MWRR)由底层资产的期望收益率唯一决定,所以流量定投策略的关键在于选择底层资产。投资于业绩表现稳健的底层资产是提升流量定投策略效果的最为有效的途径。

根据中信证券研报中数值测算的结果:随着定投期限的延长,流量定投策略的效果保持稳定,其资金加权收益率(MWRR)始终等于底层资产的年化收益率。因此,流量定投策略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在于选择长期风险收益特征稳健、夏普比率较高的底层资产。敲重点:业绩表现稳健的底层资产。

这种情况下,我们主要思考的应该是采用怎样的资产去定投。中间数值测算部分,数据量很大,我这里就不赘述了,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找研报查看原始数据。我这里其实更想交流的是,储蓄类定投的时候,我们也需要考虑到整个投资过程中投资体验。因为,我定义中的”储蓄类策略”可能是银行存款或者货币基金这种低波动,低风险的资产,这些放着你可以睡得着觉的资产。

下面看几个不同资产定投过程中实际案例:

债券基金

债券基金,我选取的是招商产业债

定投的收益率小于一次性投资收益率,这个是显然的,因为底层资产是长期上涨的,定投收益最终会小于一次性投资。

图片上传中......

但从持有体验来看,还是挺稳的,整体走势与底层资产走势基本一致。

固收+基金

固收+基金选取的是110017,易方达增强回报债券A,

图片上传中......

定投的收益虽然没有一次性投资高,但是整体走势与底层资产走势基本一直。这种业绩走势,拿着底层资产,肯定还是

权益基金

权益基金,我选取的是一个沪深300ETF

图片上传中......

从测试结果来看,定投的收益也不如一次性投资,而且大幅度低于一次性投资。因为这是上涨之后下跌的情况。但从定投的收益率曲线来看,整体的波动其实和沪深300ETF是比较相关的。你得自己掂量一下,这样的波动是否符合自己“储蓄”的投资目的。

总结

整体来说,定投的优势有:

避免一次性All-In导致的决策失误,克服个人投资者普遍存在的“频繁交易”、“追涨杀跌”等行为特征。一种易于操作的、匹配现金流收入的财富管理方式,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储蓄、投资习惯

但细分来看,当投资目标不同,你的决策流程也会有不同。如果你是想分批加仓,你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是,当前是不是差不多接近触底反弹了,也就是对于底部的判断。如果你是把定投当成一种储蓄策略,那你应该思考的定投的底层资产是什么?这个投资的过程是否在你的风险承受和心理承受范围之内。所以,定投只是一个战术性的动作,是相对次要的,最重要的是:你要根据你的目的,去思考你的战略性动作是什么。

如果单纯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平时储蓄的目的定投固收+基金比较合适,波动相对比较小,持有体验会比较好,就相当于一个存钱罐了,慢慢积累本金。等到市场深度回调之后,比如疫情底,18年这种市场大底的时候,在从“存钱罐"里面的钱拿出来,采用分批建仓的方式,等待市场的反弹。这种方式,个人觉得很好得结合了定投的方式的优势。不过前提条件是,个人对于市场的底部有一定的判断能力。

参考资料

中信证券-资产配置专题系列之十三:基金定投策略在财富管理中的应用-赵文荣, 刘方,顾晟曦20200722申万宏源证券-玩转基金定投-谭洁蔓,20200817

至此,全文完,感谢阅读。

如果您发现我的分析有错误和遗漏的地方,欢迎您的指正和补充。

以上内容仅作为个人投资分析记录,仅代表个人观点,分析内容基于历史数据,历史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不作为买卖的依据,不构成投资建议。

点赞在看,投资更赚¥

快速检索历史文章

#星计划达人# >#雪球星计划公募达人# #ETF星推官# @蛋卷指数基金研究院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蛋卷基金

$螺丝钉指数基金组合(CSI666)$ $螺丝钉金钉宝指数增强(TIA06028)$ $螺丝钉主动优选组合(CSI1033)$



全部讨论

2022-04-15 18:44

小额定投+大跌手动补一笔

2022-04-15 18:40

定投的两个关键是稳定现金流和止盈。固有,长期的资金不适合定投。

2022-05-01 22:51

有没有那种简便直观的数据查看是不是走的微笑曲线的路子?

2022-04-17 12:05

优化一下就是
1.债基无脑定投
2.指数设定止盈,避免先涨后跌
3.估值低点手动抄底

我怎么觉得逻辑有问题呀,如果能事先知道多长时间会有怎样的趋势,那么怎么买都是赚呀,干嘛要定投。就是因为不知道,所以只能靠估值百分比来保证自己投在低位。

2022-04-16 10:20

存量资金是否要定投,还有待商讨,正如文章所言,对中长期趋势有所判断后再决定是否要使用定投策略

2022-04-16 09:55

不求稳谁会定投?所有投资都是风险越高收益越大,这个是本质。定投就是没有一次性收益高,前提是你得是一次性买在底部的幸运儿

2022-04-15 21:29

以跌幅来定投加仓而不是单纯按时间每周或者每月定投,这种分批建仓模式的定投才能解决钝化。长期不用资金更合适的方法是资产配置,自己按市场制订股债比例按计划严格执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