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历史见底的技术特征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3

#投资#    

医疗器械是成长性非常好的一个指数,但是波动也比较大。今天一起回顾下,2011年以来,历史上指数几次大的下跌中,医疗器械的见底特征,便于大家更好把握投资节奏,更快回本。

2013年6月,上证指数最低下跌到1849.65点才见底回升,呈现双底,与2012年11月底的底部类似,其后才见底回升。

上证指数月线图,数据来源:wind

同期,医疗器械指数在2012年12月份,大盘第一次下跌至低点时,创下新低3665.09点,其后开始震荡走高,并未随市场进行二次下跌确认。2013年6月,上证指数创下新低时,医疗器械指数当月最低点为5447.46点,已经较前期低点上涨了48.63%。

医疗器械月线图,数据来源:wind

第二次是2016年1月,上证指数经过三次股灾,第三次创下2638.3点的新低,其后1个月再次下跌至2638.96点,才见此回升。

同期,医疗器械指数于第二次股灾期间的2015年9月创下阶段新低10119.71点,在第三轮股灾期间,上证指数虽然创下新低,但是医疗器械对应的阶段低点为11057.91点,比上一轮低点高9.27%,未再创新低,其后震荡走高。

第三次是2019年1月,上证指数经历2018年的熊市后,创下新低2440.91点,与2018年12月的低点2462.84点较为接近,也算是完成双底确认后,开始走牛。

同期,医疗器械已经在2018年10月创下新低7509点,在2019年1月的低点为7660.48点,未再创新低,比前期低点高2.02%。

可以看出,技术上,作为高成长的医疗器械指数,容易提前出现超跌,也会比大盘提前见底,更容易出现V型反转。

对于这类指数,在下跌,特别是暴跌期间,反而是比较好的布局时机,容易拿到更低的筹码。当然,作为行业指数,它的波动偏大,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网友,可以适当控制投资权重。

从历史上看,这类高弹性的指数,在大盘反转时,也会提供不菲的收益。

例如2013年-2015年的牛市中,医疗器械最大上涨5.78倍,是同期上证指数最大涨幅的3.21倍。

2019年-2021年的结构牛市中,医疗器械最大上涨2.02倍,是同期上证指数最大涨幅的3.82倍。

即在大盘反转时,医疗器械的弹性为上证指数的3-4倍。

如果合理利用上述特征,在下跌市场中,逐步将亏损的宽基指数转移到这类高弹性指数,则在市场反转时,能快速回本。

目前跟踪医疗器械指数,且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好的为医疗器械ETF(159883),对应还有永赢医疗器械ETF联接基金(A:013415,C:013416),喜欢高成长或者快速回本的网友,可以保持关注。

短期看,最近讨论度比较高的抗原自测概念,该指数也一直覆盖。随着新冠防控常态化,检测端业绩未来有望超预期。长期看,该类指数基金主要投资抗疫、养老、医美三大热门概念龙头,较少受集采影响,中长期的成长性也更确定、更优异。

$医疗器械ETF(SZ159883)$     $永赢中证全指医疗器械ETF发起联接A(F013415)$     $永赢中证全指医疗器械ETF发起联接C(F013416)$      @今日话题       @雪球基金       @ETF星推官      @医疗器械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