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条林奇法则,25条黄金法则——《战胜华尔街》心得

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4喜欢:12


【配置指数平衡】:读书(四十二)

【定配置、选指数、再平衡】

全文 3000字,阅读时间 8分钟


要说最喜欢代表普通投资者(或业余投资者)发声的投资大师,彼得林奇肯定是其中之一,在其所著的三本书(《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战胜华尔街》、《彼得林奇教你理财》)中,都是站在普通投资者的立场,来讲述和传递股市之道、投资之道。

并且,在这些书的开篇就会分析普通投资者与专业投资者相比的优势,以及专业投资者受到的诸多限制(黄金法则第3条:股市被专业机构投资者主宰,这反而使业余投资者更容易取得好业绩。),要知道林奇自己可是一位专业投资者,这就相当于先对自己当头打一棒,或者说先得罪了一帮同行,怪不得林奇也是在功成身退后才出版了这些书。

但无论如何,林奇的确是为千千万万的普通投资者指出了一条投资成功之路,给出了很多有用的投资建议。

如今在国内,无论是个人还是家庭,理财或投资都是一个避不开的话题,绝大多数人都可以算作是普通投资者(尽管这里面也可以再做细分,大部分都是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去花精力研究的普通投资者,也有小部分是有意愿或有能力或有精力研究的普通投资者),所以看看林奇分析的普通投资者的优势,以及建议的一些做法,自然是十分受益的。

先读了《战胜华尔街》这一本,后面再读另外两本,所以这里就先来说说这一本的心得,也希望与大家分享和交流。

全书的核心就是:21条林奇法则和 25条黄金法则,加起来一共 46条投资经典或者说投资建议,也可以看作是林奇对自身投资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当然更是对普通投资者的绝佳参考。

46条都说太多了,所以会选取其中的一些,个人感触更深的,对普通投资者做投资更有直接借鉴意义的来说说。


林奇在书中,主要阐述的是个股的投资之道,这也与其多年担任富达麦哲伦基金经理的经历有关,我们从中能学习到很多个股的投资方法。但对于普通投资者,事实上我们不可能像基金经理一样去了解和挑选那么多股票,所以林奇的建议也是:

如果非要投资个股(不论是主观的强烈意愿,还是客观的什么原因),那一定是投资很少的几只个股(黄金法则第8条:投资股票不能太多,业余投资者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同时持有股票5只以上。),这些个股你一定要很熟悉、要有研究,说白了要有相对于专业投资者更多的优势,才去投资(黄金法则第2条:充分发挥你的独特优势投资于你充分了解的公司,你肯定会打败投资专家。),否则,就不如投共同基金(黄金法则第23条,有胆量没时间没兴趣研究基本面,你的最佳选择是投资基金)。

当然,共同基金也是好几千只,甚至比个股还多,所以我们同样不用投太多,而需要有一套思路和做法,要事先想好资产配置、证券选择、择时交易这三件事如何做。


定期定额投资

林奇对于定投这一方式,是较为推崇的,在书中多处都说到了这点。最有名的就是那项回测数据:

从1940年开始,在每年的1月31日投资1000美元购买标准普尔指数,那么52年后,你所投资的52000美元,将会增值到3554227美元,相当于总资产增加了 67倍多,IRR计算的年化收益率为 12.43%。

如果你更有勇气有纪律,在每次股市下跌超过10%后,再追加1000美元,52年中股市下跌10%以上共有31次,共追加31000美元(黄金法则第16条:股市中经常出现大跌,对于事先早做准备的投资者来说反而是低价买入的绝佳机会。);

加上之前的52000美元,总投资成本为83000美元,将会增值到6295000美元,相当于增加了近 75倍,IRR计算的年化收益率无法直接得出(因为书中没有提供每次追加投资的具体时间),不过粗略估计应该会比 12.43%更高一些。(黄金法则第17条:有识且有胆才能赚大钱。)

这对普通投资者做定投来说,就是一剂强心剂,更加坚定了定投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指出了一条定投优化的路,尽管不容易,但值得去勇敢地尝试。

指数基金投资

林奇对于指数基金也是非常推崇的,认为这是普通投资者投资股市最好的标的之一,在书中则引用了基金研究权威理柏的统计数据,如下图:

自1960-1992年,共32年,主动型股票基金平均业绩的总收益率为 2548.8%,而被动型指数基金的总收益率为 2470.5%,前者确实比后者略微高了一点点。但是:

事实上,这么多主动型股票基金中,战胜被动型指数基金的其实只有少数部分,大部分是跑输的。而要想选中这少数跑赢的,无异于扔飞镖碰运气;而且即使选中了,能坚持持有下来的,更是凤毛麟角;

因此,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最理性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干脆把整个靶子都买下来——即购买被动型指数基金,然后长期坚持持有,必然能战胜绝大多数投资者,不仅是普通投资者,也包括专业投资者。(黄金法则第25条:长期而言,要投资由精心挑选的股票基金构成的投资组合,而不是由胡乱挑选的股票基金构成的投资组合。)

这对于普通投资者选标的来说,就是一击强有力的触动,费尽心思选择标的、辛辛苦苦在标的之间换来换去,不如不动脑子地选择指数基金、简简单单地长期持有(黄金法则第23条:你应该分散投资于不同的优质的股票基金,不要在基金之间换来换去,而要坚决长期持有。)


坚持长期投资

林奇也是长期主义的代表,无论是在专业的基金经理时期,还是在退休后作为业余的投资者时期,林奇始终持有大部分股票,也推荐大家将股票作为长期投资的主要标的,即使世界在经历各种各样看似复杂严峻的变化(黄金法则第19条:不要理会任何未来利率、宏观经济和股市预测)。林奇对长期投资最经典的表述就是:

在过去70多年历史上,发生的40次股市暴跌中,即使其中39次我提前预测到,而且在暴跌前卖掉了所有的股票,我最后也会后悔万分,因为即使是跌幅最大的那次股灾,股价最终也涨回来了,而且涨得更高。

当然,事后说起来总是简单,处于当时情境之下的投资者,巴不得在暴跌前有上帝告诉他:尽快逃离股市。但这又是不可能的,对于在某一次或某几次真逃离的人来说,又面临着一个啥时候再回来的难题,这时候人们又巴不得在上涨前上帝又能告诉他:尽快杀进股市。

此外,人性中本来就固有侥幸心理,总想着投机一把,赌一把,等发达了,然后再做保守投资,但现实告诉我们:这种投机操作,赌博手法,成功概率极低,即使偶尔成功了,往往也会停不下来,再次亏回去。(黄金法则第7条:想着一旦赌羸就会大赚一把,于是大赌一把,结果往往会大输一把。)

因此,研究股市历史的价值,或者说做回测的价值,就在于让投资者在面对未来时,可以以史为鉴、心里有底,放平心态,平和对待,未来的确不会完全复制过去,但有些规律却会重复出现,有些教训也会反复重演。


心理承受能力

林奇也反复告诫普通投资者,投资股市,必须做好心理建设。因为人性对于股市的暴涨暴跌,本能上是无法正确反应的,追涨杀跌是人性,追跌杀涨是逆人性,最好的方式就是投资后不闻不问,过个10年20年再去看,那么极大概率是赚了大钱;但人性中又有好奇心,老想看,常想看,因此必须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而人性对于盈利亏损的感觉又是不一样的,盈利了姑且不谈,林奇重点提示了如何事先做好面对亏损的心理准备:

对于股市而言,下跌是一定会发生的,有时候幅度还会很大(黄金法则第18条:不要被吓得担心股市会崩盘就匆忙卖出。放心,天塌不下来),所以但凡想投资股市的人,都要事先做好准备,想象自己面对资产大幅亏损的时候,究竟能否忍受。正如巴菲特告诫的:

那些无法看着自己的股票或基金大跌,市值损失50%却依然坚持持有的投资者,就不要投资股票或基金了。


21条林奇法则,更适用于个股;而25条黄金法则,则对个股和基金都能适用;46条法则,句句经典,常读常新;不同的人,不同的时段,都会有不同的感悟;粗略一算,林奇的传奇经历也已过去了30多年了,却依然在被大家传颂、宣扬,学习和实践。

看来,投资这件事,是个值得长期做的事,无论是其中的成功经验、还是失败教训,都可以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雪球ETF星推官#    #鸣凰指数定投#      #雪球星计划公募达人#   

$沪深300(SH000300)$     $中证500(SH000905)$    $中证800(SH000906)$   

@今日话题   @雪球达人秀   @蛋卷基金 @蛋卷指数基金研究院 @望京博格 @银行螺丝钉 @Lagom投资 @持有封基 @指数基金 @屠夫1868    @先锋领航Vanguard    @先锋领航投顾    @雪球创作者中心    @ETF星推官   

全部讨论

2022-03-01 16:14

有选择地关注拥有充足自由现金流和品牌效应、被严重超卖的防御性科技股
$英伟达(NVDA)$ $奈飞(NFLX)$ $Golden Path(GPCO)$

2022-03-01 16:08

可以学习借鉴,但是不能直接搬来用

2022-03-01 14:04

所谓年化收益率高后面真本质是什么呢?重仓的时候亏,轻仓的时候收益高,1万块翻倍,10万块亏20%,基金宣传的时候帮你算你的两年年化是40%,实际上最后还是亏的,这就是很多基金持有者现状!所以牛市后期重仓害人,高位大牛股害人!,低位大干,高位小干或不干!请关注我的分析

2022-03-01 13:57

不适合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