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同频 | 一共就投了1000元,配15-16只产品真的有必要么?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终于,公司的投顾服务下周一就要正式和大家见面了,这周主要的工作都是在做展业前的最后准备。

兴奋之余也不禁有些担心,因为有些设计和大家原本的投资习惯并不太一样,虽然这些本身又都是有必要的。

硬要打比方的话,基金投顾更像是投资者的医生,需要针对投资者不同的需求,开具不同的处方。既然是医生,既然是处方药,自然需要问诊。

我并不希望把顾问服务变成一个兜售组合策略的业务,药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否对症下药。

其实上周内测的时候,已经开放了个别名额给到部门及分公司的同事做了体验,也收到了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反馈。有位同事买了1000元后来问,一共就这么点钱,为啥要配15-16只产品,真的有必要吗?

那这次就简单聊聊这个话题。

01

其实,这个问题的潜台词就是反正我就这么点钱,给我推1-2只能赚钱的产品就可以了。

但不知道有没有人想过,产品也只是一篮子股票的集合。

如果这个逻辑成立,其实也没必要推产品,直接推股票就可以了,最好还是每天能一个板的那种票。

写到这里,可能你也发现了,这种事情肯定不是太靠谱的。

很多人觉得,自己赚不到钱是因为没有找到好的产品、好的基金经理,所以对于投顾的要求,自然是希望让投顾来替他们选产品。

然而,如果真的以让投资者赚到钱为目标的话,选产品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

02

史文森在《非凡的成功》一书中曾提到,个人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其实可以分成3个部分,分别是资产配置、标的选择以及时机选择。

其中,资产配置的贡献可以达到9成,而标的选择与时机选择的贡献只有1成左右。

选产品,其实就是标的选择。所以虽然大部分人认为很重要,但TA在整个投资收益中的贡献只有1成不到。

真正决定了投资者收益中绝大部分的,其实是资产配置,即我们买的到底是哪些底层资产,以及是否持有了合理的时间。

所以,对于投顾的工作来说,配置的重要性一定是优于选品的。

这里并不是说选品不重要,但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在投顾服务框架下,选品的工作是以配置为前提的,而配置的决定又是以客户的需求为前置条件的。

所以,配置这件事和委托金额无关,而和需求有关。1000元也好,1个亿也罢,只要投资者的投资需求是一样的,那么“医生”所开具的处方也应是一样的。

03

解决了1000元的疑问,我们接着讨论在组合中配置15-16只产品的必要性。

其实,想让资产配置成为客户收益中最主要的部分,这句话的背后还有个隐含意义,那就是投的品种本身必须能够大体反映资产的总体特征。

举个例子,中证800对权益类资产的代表性一定是好于沪深300的;同样的道理,沪深300也肯定比新能源指数或者宁德时代更能代表权益类资产。

所以,某种程度上,投资权益类资产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投资宽基指数。

只不过由于我们目前所处的市场阶段,主动产品所创造的收益整体还是比被动要好上不少。因此,如果想要获得更好的收益,投资权益类资产还是从主动产品切入会更合适。

只不过,难点在于如何解决代表性的问题。

随着市场主动型产品多样性的不断增加,显然,如果只投1-2只产品,是很难代表主动产品这个整体的。

针对这个问题,唯有增加产品的数量,让不同风格、不同特点的基金经理组合在一起,同时辅以定期的再平衡,这样才能够更好、更动态地反映主动产品这个整体。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在一个组合中加入多只产品的理由,也是组合投资、分散投资的价值所在。

至于为什么是15-16只,而不是其他。

理由也简单,数量少了的话,分散的效果不好,还是会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多了的话,持续管理和后续跟踪的压力又太大,15只左右恰好是个比较合理的折中值。

04

让我们再回到一开始的问题,就投了1000元,帮我配了15-16只产品,如此安排真的有必要吗?

我想说,这个真的有。

第一,不要觉得自己的1000元不是钱,在投顾的框架下,只关心客户的需求是什么,不管给的是1000元还是1个亿,都一样值得被关注。

第二,配置决定了我们收益最主要的部分,所以必须要让所投产品能够大体反映大类资产的特点,而单一产品很难保持均衡与分散,因此组合投资就很有必要。

第三,15只-16只左右正好是一个合适的区间,能够相对兼顾分散效果与投顾的管理难度。

这段时间,其实我一直在思考,投顾对投资者的价值是什么,又如何用简单的语言把这些价值传递给他们?

帮他们挑选产品,帮他们自动调仓,固然这些都是客户比较容易理解并接受的。然而,产品选的再好,也只决定alpha部分,但配置决定的是beta部分。

虽然追逐alpha是每个人的努力目标,但得我们首先保证beta部分不会翻车,这也是确定配置、组合投资、分散投资这些安排的价值所在。

总得来说,有句老话说得挺好——

独行快,但众行远。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