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互联网的投资逻辑

发布于: Android转发:1回复:2喜欢:3


2021年12月4日,受滴滴私有化以及传言老美证监会那边要中概股集体退市的传言,在美国上市的中概互联网股票集体暴跌。滴滴跌22%,雾芯科技跌16.7%,爱奇艺理想跌近16%,蔚来跌11%,小鹏跌9%,拼多多阿里巴巴跌8%。
从今年2月高点开始,中概股集体暴跌,特别是中概互联股跌的更多,中概互联网ETF(513050)从最高2.65元跌到周五收盘时1.372元,净值1.291元(尚未算周五晚上的跌幅,初步计算有近5%)。
从中概互联网的持仓构成来看,腾讯阿里巴巴占比50%,加上美团京东拼多多的20%。前五大持仓股占据70%,相对来看持仓相对集中。再加上一个尚未上市的字节跳动,这六家基本已经瓜分了中国互联网市场的蛋糕。
先看处在风口浪尖上的滴滴,2021年6月30日上市,发行价14美元,最高价18.01美元,最新收盘价6.07美元,跌幅在66%。如果滴滴以6.07美元私有化,美国投资者相比较发行价,一股亏损8美元。滴滴生生的在美国市场割了一回韭菜。我认为美国证监会不会同意以这么低的价格私有化,但超过14美元也比较难。所有现在买滴滴大概率有套利的机会。

买中概互联理由:
1.市场跌的足够多,估值处于历史中位数以下。
从TTM 看阿里15.57(近两年港股平均估值25.8),腾讯19,京东29,基本处于历史低估的区域。做个比较,现在消费虽然跌了很多,但估值基本还在35倍以上。从资产价格比较来看,具有比较优势。老巴没有空仓和满仓的概念,只是在不同资产之间进行比较,那个资产地产低了,就多买点,在资产之间进行比较进行投资。
2.行业仍然具有成长性

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和美团活跃用户规模分别达到8.63、5.52、8.76、6.68亿元,在消费疲软的情况下,存量竞争,未来增速不可避免的下降。比如FY22Q2,阿里经调整EBITDA同比下降27%至人民币384亿元。主因是对社区商业平台、淘特、本地生活服务等关键领域投入的增加和支持商家的举措。而1HF2022,阿里实现营业收入4064.3亿元,同比增长36.61%。划重点,收入仍在高速增长,利润却在下滑。如果在传统行业,这绝对不是一个好现象,但对于现在的阿里巴巴来说并不一定是一个坏事情:一是在行业严监管的背景下,公司有隐藏利润的动力,枪打出头鸟,给监管层看看,我并不是那个挣钱,有利于软化监管措施和缓解社会舆论的压力。二是增加的成本基本投入了新的业务领域,这些是未来利润的来源,你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退一步讲,加入阿里不增长,并不一定意味着互联网行业就失去了成长性。在五年前,谁会想到,会有字节跳动、会有短视频和直播。沈南鹏这样的大佬都能错过字节跳动,说明这个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整个行业的风口尚未过去。在这个行业每隔一两年就会有新的业态出现,发展不是在减慢,而是在越来越快。
3.互联网行业不会消失
中长期角度看,国内互联网板块的基本面依旧稳健,政策监管的主旨在于维护互联网行业的长周期健康、有序发展,其带来的可能影响和教培不具有可比性、参考性。教培行业是严重的内卷,抑制了孩子的天性和身心健康,仅仅取得较高应试教育分数,也不能对国家的技术创新提供人才支撑。互联网公司确有改造和赋能传统行业,提高社会效率方面做出贡献。如果让你回到十年前,没有网购的社会,你愿意回去吗?
购物需要淘宝、京东拼多多;沟通需要微信;还需要互联网打车,大概率互联网行业还是一个朝阳行业。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 ,因为收入高,仍然吸引了大量的人才进入。互联网这个行业非但不会消失,应该发展的会越来越好。
如果头部两个企业消失甚至不存在了,从投资的角度其实也没必要担心。互联网这个行业大概率不会消失。一定会有其他公司能够跑出来,这样也就有了其他公司的机会。如果你错过了2008年买腾讯和阿里巴巴的机会,那就应该抓住新的行业龙头从小到大的机会。
鬼故事讲多了,就会相信真有鬼。2000年老美泡沫破没后,亚马逊从最高的113元,跌到了2001年10月的最低点,只有5-6元。再看看现在亚马逊的价格,鬼故事害人啊!
那个时候鬼故事比现在多多了, 那个时候因为公司业绩都没有,收入都没有,甚至就是一个PPT,就能上市融资,跌下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看看现在头部互联网的利润,拿着安心多了。
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时,13年时的八项规定对于白酒。当时在上海第一财经的一个节目中,一群专家对于林园持有茅台一脸的不屑,一大堆的理由支持赶紧卖出茅台。现在打开茅台和伊利的季线图,一目了然,当时鬼故事最多的时候,就是伊利和茅台的最低点。而上涨超过20倍。人生难得机会熊。

买入方式:恒定股数买入法,恒定金额买入法。每跌10%加仓一份。甚至倒金字塔买入法也可以,只是稍微激进,未来收益也高。

风险点:
1.现在仍有抄底资金.在流入,说明市场情绪并未跌到低谷。市场的底部大概率在市场交易量在地量,交投不活跃的时候出现。
2.互联网的增速下降。2021年阿里巴巴电商平台GMV为74930元,京东拼多多GMV之和为42801元。全国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9.2万亿元,三家合计占比11.8万亿元,占比30%电商平台用户规模逐渐处级天花板,用户重合度增加,以及线上GMV还能增长多少,需要及时跟踪。
3.行业监管趋严。我觉得加强监管并不是将互联网行业管死。而是要打破阿里系和腾讯系的双寡头垄断。虽然从核心技术上来看,互联网并不是硬核科技,但不得不承认,近十年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效率的提高,互联网公司做出了巨大贡献。未来经济的发展,也需要互联网行业的引领。只是头部的企业做的有点过了,一边要改造银行,又要进驻社区生鲜市场,与底老百姓争利。如果一个行业甚至一个公司,能把所有痛点都解决,那国家的概念也就虚无了。联系到最近的元宇宙概念,我们通过AR和VR等等技术进入到一个虚拟的空间中,这是一个具有相当想象力的空间,但那个空间是一维的还是无线多维的,有谁进行管理以及如何管理。如果人们的思想和精力都去那个虚拟世界了,其实现实世界的作用就降低了。比如,波多黎各多次申请加入美国,老美就是不同意。按照传统的国家领土观念,这是令人不可理解的事情。现在的拥有的逻辑是,只要我能够控制就是拥有,通过特殊的股权结构,我们控制多大规模的公司,而不是我在这个公司占用多少股份。即使我只有1%的股份,我有50%以上的投票权或者一票否决权,你说这个公司是谁的?
在股票市场里有个怪现象,越涨越买,越跌越卖。我们去买菜时候,在同等品质下,肯定是越便宜越好。西红柿便宜了,就多买点西红柿,黄瓜便宜了,就多买点黄瓜。在同等花费的情况下,这样获得的效用最大。而到了股票市场,人们是越涨越买,跌下去反而不敢买了。这就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选择中形成的趋利避害的天性,而在投资市场上这是一大忌,投资是反人性的。
风险不大,输的就是时间。如果真的回不来,那说明互联网这个行业在中国就不行了,我接受这样的亏损。但是如果互联网不行了,肯定是被其他行业所替代。到时我在投资那个行业也不迟。只要国运在,任何仅仅以股价为衡量标准的买卖基本都是错误的。
合格的投资者以概率战胜市场,只有散户投资者赌博式的满仓。月满则亏,给自己留有余地,就是给未来留有机会。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不敢买了。一是买的太早,跌了10%就开始买了,这明显就是右侧的建仓方式,在低位一直不敢买,等涨到高位了,大家都乐观甚至盲目自信了,回调10%就买进去了,正好抄底抄在了半山腰。哦,不对,都没到半山腰就进去了。你说你这是在抄底吗?当大家都恐慌的时候,你也跟着恐慌,不敢买,心里默默祈祷回本,我回本就卖。好吧,我们投资的目的就是为了为了回本。二是心中没有价值尺子。对于行业和公司的价值,心里有个衡量的标准。估值和对于未来趋势的预判。估值是基本,趋势的预判就需要一定的研究能力和格局了。
世界上最贵的一句话:这次不一样。
水平有限,对于行业和公司的研究将会一直持续。
仅供交流,不做任何投资意见。$腾讯控股(00700)$ $阿里巴巴(BABA)$ $京东(JD)

全部讨论

2021-12-07 23:33

昨天敢于买的,是合格的投资者。

2021-12-05 13:49

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