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只军工基金大盘点,从季报看军工投资机会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印象中的军工行业,有点烂泥扶不上墙,大部分的时间都是震荡行情。下面是近5年中证军工指数与沪深300指数的对比图,下面深色的线是中证军工指数。

看走势,尤其是2017年到2020年期间,中证军工指数就始终低位震荡。近5年年化收益,中证军工是4.32%,而沪深300指数是7.62%。

最近几周,军工板块涨势喜人,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军工类基金,以及基金经理是如何看待这个行业的。

军工类基金共计21只,包括主动基金8只、场外指数基金8只、ETF(场内基金)5只。其中有两只基金超过百亿,一只是易方达国防军工混合171.13亿,另一只是国泰中证军工ETF142.80亿。

从收益上看,今年以来表现比较好的军工类基金有中邮军民融合混合易方达国防军工混合长信国防军工量化混合A,今年以来的收益分别为:29.61%、28.97%、26.33%。只有这三只基金收益超过20%了。

再看2018年、2019年、2020年三个年度,军工类基金其实表现不差,尤其是2020年甚至出现了翻倍的基金。2019年业绩一般,2018年回撤上也不小。

21只军工基金三季报的观点,我都翻了一下,华夏基金的万方方写得还不错。

“整体来看,2021 年的军工投资是艰难曲折的,从产业趋势和上市公司业绩基本面来看,无论是行业景气度还是业绩确定性是越来越明确,但板块市场行情与基本面多次阶段性背离,从根本上来看,背离的核心原因是军工行业进入长期成长阶段,军工投资的核心框架由主题博弈切换至产业趋势和业绩驱动的长期基本面兑现,今年的转换期必然伴随多空双方观点的分歧和统一的过程。

我们相信乱象终归会回归产业趋势,短期聚焦三季报的业绩主线,布局2022年的产业趋势和估值切换,当前军工行业景气仍在沿着产业链上下游顺序传导,三季报整体仍能维持比较高的增长,由于2020年基数以及上市公司确认收入的节奏等因素,个别上市公司由于定增或者股权激励等考虑短期主动调节,个股可能会存在分化;中报板块结构看上游材料和元器件等增速更高,中下游稳定性更强,三季度的结构来看这种明显的产业链环节差异趋于收敛,产业链各个环节都应该按照公司定位、企业能力、企业治理等维度客观评估,从一般性原则来看,企业研发准备充分、过去三年产能进入兑现期、企业治理更优秀的上市公司有可能走出来;赛道层面,我们持续看好兑现期的核心主机厂、航空发动机产业链、垄断地位的新材料、能力边界持续拓展的国防信息化企业。”

大部分基金经理提到的观点:一是军工企业的营收和利润均有较高增速,行业景气度向好;二是国家强军政策的利好。

同时,也有不少基金经理提到了军工产业的“副产物”,比如新材料、芯片、半导体等,从广义的范围讲,这些也是军工产业融合民用的产业。而这些细分行业,也属于新能源范畴内。

个人看军工行业,自古就是一个波动大、容易炒作的行业。不够随着军工企业盈利改善,加之政策加持,还是有投资机会的。

作为行业主题基金,还是那句话:擅长把握行业趋势者,可以借道基金布局;风险厌恶者,谨慎参与。

 @蛋卷基金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