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煤炭价格将长期保持高位的逻辑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回复:12喜欢:7

 

$华阳股份(SH600348)$   $煤炭ETF(SH515220)$   $冀中能源(SZ000937)$  

记得,也就一两年前,煤炭价格也就三五百块一吨的样子。20年12月的动力煤期货价格也就600-700块的样子。

今年动力煤价格大涨,5500大卡的动力煤主连期货价格最高涨到了2700多元。最近,国家大力调控,今天价格已经跌到了1000元左右。

乍一看跌幅确实很大,其实呢,动力煤的当前价格现在相比较一两年前依旧涨幅巨大,依旧处于翻倍的水平。

再看看煤炭企业。

煤炭企业一般给用煤大户的价格都是长协价,总体利润水平比较薄。比如按照长协价400块,一吨也就几十块的赢利,长协价如果涨到800块,赢利可不单纯是翻倍的水平了,而是十倍八倍的水平。即便不翻倍,涨到500块一吨,净利润基本就翻倍了。涨到600块,净利润就能翻两番,[笑]。这是不是就有点08年大搞基建,引发的有色金属冶炼业企股价暴涨的风潮的味道?!

煤炭涨价,会极大地抬高采煤企业的赢利水平,引发传统煤炭企业的估值重构,这给人们以美好的想象空间,所以前段时间煤企出现股价大涨的局面。

再结合碳中和碳达峰的大政方针,以及双降目标的具体实施过程,我们就难免会联想到另外一个逻辑。那就是煤炭价格,随着落后产能的退出,煤炭总体产能和总用量的减少,会一直维持在相对高位。

因为,实现化石能源的新能源替代,光靠嘴说是没用的,必须靠价格机制,靠市场手段为主。要让企业主动去投资新能源发电,在风电和光电成本随着产业化和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日益便宜的同时,必须通过削减煤炭产能来抬高煤炭价格,迫使传统发电企业转型新能源行业,逐步减少煤电的比重。

另外,通过双降目标,降低经济发展的单位GDP能耗,提高单位能效,促使高能耗低能效的传统企业提升能源使用效率,这一点在最近推出的政策上可以很明确地体会出来。绿电相关行业,在政策层面是不计入高能耗管控框架里的。

还有,更明显的就是,政策加大了用电低谷和峰值的价差幅度,创造出了足够多的储能赢利空间,鼓励发展储能业务,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能源浪费,为的就是配合新能源的发展壮大。

在这种大的趋势下,能够获得足够的煤炭产能额度,是一种先天优势,这样的企业,虽然处于夕阳产业之中,但是依旧会有很久远的红利期。

华阳股份的煤炭,不仅可以用来发电和水泥冶金建材生产行业,还可以用来制造钠离子电池的碳负极。华阳的无烟煤变成碳负极材料,就不仅仅是价格翻倍的问题,价值增值是几十倍的水平。

不仅如此,在国家严格限制煤炭总产能的当下,还能获得很多优质的煤炭资源,开通新矿井,增加新产能,这本身就是一种先天的优势。

美锦能源的煤化工甲醇以及灰氢业务,将来也有巨大的行业空间,因为将来氢冶金对于焦煤的替代将是每年几千万吨的市场空间。氢的甲醇化,解决了储运的难题,是一个不错的折中途径。虽然氢气甲醇化,降低了能源效率,但是和电化学储能相比,依然有着无法替代的优势。

总之,还是一句话,现在动力煤1000块钱一吨,便宜吗?相对于2700,确实是便宜了,可是相对于一年多以前的400~500块来说,确实贵多了。

如果煤价长期维持在千八百块的水平,煤企的效益可能会达到以前5~10倍的水平。

货币就好像水一样,润万物而不偏斜。印了这么多,水位早晚是要找平的,再怎么限价都无济于事。通胀会很快传播到每一个领域,大宗不涨,房子不涨,那就涨基本生活必需品。涨煤炭等大宗,总比直接涨必需品要强的多。管控价格,终究干的是掩耳盗铃的勾当。

我发了张20年底要求价格不能超过600-700百块的新闻,结果不给过,[吐血]

看到没,减少用量,反而是涨价的逻辑基础 。总量减少,价格提升,能继续生产的企业将长期享受产业红利。

全部讨论

2021-11-03 15:46

全球一体化下,不用价格市场价格手段,就会导致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流入能源价格低廉国家和地区,从而增加了碳排放。

2021-11-05 12:14

雄文写得好,不过煤炭上涨除了淘汰旧产时新增产能不足主因之外,又恰逢全球危机金融泡沫大宗商品普涨……
已经极低估值的煤炭等周期股这轮强势回踩,预示着接下来的飙涨行情可能达到难以想象的高度……

2021-11-04 09:35

这样对得起煤炭工人吗

2021-11-04 10:33

煤炭、有色、化工,早就是明牌,这么多大佬煤炭一股未卖,信则有不信则无,就等fgw少说两句走估值修复

2021-11-03 16:47

大基建早早晚晚要来,不要扭捏,放飞自我吧…

2021-11-03 15:42

2021-11-04 12:48

你把你文章中的煤炭替换成猪肉,放1年前发,毫无违和感

2021-11-04 05:40

现在是特殊时期,明春之后,也许管控会歇歇。

2021-11-03 17:10

啥逻辑,长期替代了。400元一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