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基金绿得心慌?迟到的心理按摩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0

本来还是想写我的基金组合不定期运作报告,但近期业绩有点好,超额收益太多,不能太嘚瑟,还是低调点,谨防以后被打脸。

梳理一下市场

最近市场上表现比较好的行业是“三傻”证券、地产、银行,以及相关度比较高的行业,比如本周的建筑材料、基建工程、钢铁。总结一下就是大金融和大基建。

最近表现比较差,也就是伤害投资者比较多的行业,是“新三傻”白酒、医药、互联网。前期被疯狂追捧的好赛道、“核心资产”,这些所谓“人类高质量公司”最近股价走势堪忧。

前者,没太多的投资者买;后者,投资者众多,尤其是近一两年入市的投资者,基本上人手重仓,甚至还要满仓的。这是他们入市后接受的投资者教育和自我选择学习的结果。在市场上涨的时候,很容易唯结果论 ,被上涨所麻痹,那么在市场风格转换的时候,这笔学费就得交。

这一次市场的调整,就狠狠教训了叫嚣不看估值投资的投资者。加上春节后的那次调整,两次调整足够伤的了。投资中的敬畏之心还是很有必要的,市场会惩罚把市场规律不当回事的人,这次是不看估值的,下次会再换一批人。

估值到底是什么?

所以,估值到底是什么呢?估值是艺术、是玄学,可以说得不清楚,云里雾里。但是直白露骨些,估值是精明的算计。

人心里都有一杆秤,都有个估量,受内在情绪或者外在资金面等因素影响,这个估量的波动可能比较大。一家公司的基本面,很难在短时间有很大的变化,但是股价可能翻倍或者腰斩,人心的变化是很重要的原因。比如说医药股的集采,这个不利因素都知道,但是上涨的时候大家很容易就忽视它,下跌的时候就无限放大它的杀伤力,甚至把跟集采无关的医药股都一起错杀掉……

投资看估值的意义在于提升投资的安全性。

投资高估值的标的,很容易变成刀尖上的舞蹈。如果个股的基本面被证伪或者出现不利变化,估值高和估值低的个股被锤的幅度可是不一样的,这也就是基金经理常说的“安全边际”。

举一个极端且不太恰当的例子,教育股的价值毁灭,很多教育股相对于历史最高价跌去98%,仅仅半年左右的时间。柠檬君一直觉得教育股的商业模式存在很大的问题,至少我是存在偏见的,教育股和军工股在我这都是永远不考虑的对象。

而互联网公司,原来也不是无所不能的,但它也绝对不是啥也不是那种的。现在跌得这么惨,还是前期给的估值太高了,先从高估打到合理,再从合理可能去往低估,甚至极度低估。不同的互联网公司可能阶段还有所区别,回想曾经银行股也是永远滴神,现在呢?估值体系可能逐步切换,但是不会一步到位,再说就算估值体系切换了这么久,优质的银行股比如 $招商银行(SH600036)$   $宁波银行(SZ002142)$   $平安银行(SZ000001)$  也涨得不少。没必要极度悲观,只是现阶段的逆风局还没有过去。

信仰塌房?

年初很盛行“信仰投资”、“口号式投资”,短短半年信仰就塌房了?和个别娱乐明星一样不堪一击?

其实“质量”一定是有效的,前几年很红的“价值”也是有效的,再之前的“动量”也没错。这几个因子都能做出超额业绩,只不过输出的阶段不一样,都有顺风的时候,也有逆风的时候。没有永远滴神,得意时别太嘚瑟,失意时莫要自轻。

投资收益是胜率、赔率、效率的综合体现,将这三者艺术结合,恐怕绝大多数人并不具备这个能力,只能有所割舍。大多数刚入门的投资者,不愿意舍弃的是效率,甚至最看重的就是效率,钱投出去就想收益立竿见影,买了基金就要马上开始涨,还要比同类基金涨得多,否则都是基金经理能力不行,效率低下,耽误投资者致富了……

很能理解现在社会压力大,大家都比较焦虑,急于致富的心情,但是欲速则不达,如果新手赚钱不是靠胆量大,那么老手这么多年的时间和经验可就错付了,想想老手至于这么惨吗?前一段时间常说“怕高都是苦命人”,现在怎么都不提了呢?

柠檬君是一个牺牲效率,来提高胜率和赔率的投资者,这个所谓的艺术结合,牺牲多少,发挥多少,看自己的性格和擅长的能力,结合得好就是艺术,就能画出理想的净值曲线。

市场没有那么糟,风格转换也是必需的。资金的迁徙,市场会慢慢给出答案。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2021-08-22 23:14

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