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去赴投资生涯的“十年之约”?

发布于: 雪球转发:27回复:125喜欢:97

 #2021雪球直播节#   #高估值和低估值哪个风险更大#   #基金抱团新能源是正常现象吗#  

  拿2020年国人平均寿命77岁来算,扣除不懂事的孩提时期以及后续的养老、失智期,至多有50年的时间可以用来投资。很多人出于资产快速增值的焦虑,“时不我待”地去做短线,教主也是非常能够理解的。

  绝世神兵不分正邪,在乎使用者的内心。股市长期获利之路,也不必拘泥基本面或者技术面,适合自己最好。

  本来这次长文准备挥洒一下自己的创新药知识底蕴,聊聊之前《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文件对CXO公司的影响。但由于被通知可能会出现在雪球直播节的“大金融”专场中,所以本文除了梳理未来10年国内宏观经济趋势之外,主要还是拿出自己的投资心得给大家分享。

一、未来10年A股大概率开启长牛。

  金融领域上有名的大V不少,但最有话题感的还是李大霄老师。他喜欢在线上发言,观点非常鲜明,自创了诸如“钻石底”、“婴儿底”等说法。其预测指数的走势虽在时间节点上略有出入,但在大方向上基本保持正确,其主要判断模式基于宏观。

  由于炒股炒的是“未来”,而经济数据(PMI、PPI等)、行业盈利能力趋势会给“未来”带来一定程度的指引。所以如果初学者想要从“0”到“1”学习金融投资知识的话,教主推荐是宏观→行业→个股(生意模式、财报)→技术面这个过程,上来先学技术面或者对基本面“浅尝辄止”,很容易就会“走火入魔”

  长牛是国内股票投资者梦寐以求的,美股“习惯性”地创出新高,而上证指数当下仅在2007年6124点的“山腰”处。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新旧动能”切换、资本市场改革尚未完成、楼市的“虹吸效应”等等。

  教主将当下中国宏观经济与日本(1971—1984年)、韩国(1993—2003年)的经济转型期进行对比。

   日本1970年代初期与韩国1990年初期经济转型原因相同,即: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等生产要素优势开始消失,与我国现阶段的情况较为类似


   1975年前,日本处于经济转型初期,股市先涨后跌。1975年后转型成功,股市逐渐开启长牛走势。


  

   我国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始终没有走出经济的下行通道(上证指数同样未突破大级别下降通道)。但可喜的是,去年一季度因新冠疫情带来的经济“铁底”牢不可破,之后有望走出日本1975年后的走势。

   鼓励直接融资,全面注册制不断推进,机构持仓比例上升,地产的资金“挤出”效应,实际利率下降带来的资产配置荒均对A股有利。未来10年会是指数突破下行通道,改变趋势的10年。

二、新旧动能切换,科技暖风频吹。

   此前我国的核心价值牛主要是缘于实体经济高速发展的资源商品牛,以及世界第一人口大国GDP带动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消费牛,彼时科技占GDP比重较低。2015年以后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提出,经济发展不再以GDP增速的高低为主要依据,而是将重心放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补短板”上来。

(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与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转型的诱因相同,我国近年来老龄化趋势不断加深。

 从上图可见我国人口死亡率比较稳定。2016年“全面二胎”后人口出生率小幅上行,随后快速回落,目前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续创历史新低,65岁以上人口占比已经来到了13.5%

2.M2增速震荡下行。

  从M2货币增速可见:2010年后M2货币增速快速下滑(国内也是从2010年起经济重心向科技创新领域倾斜)。没有了大水漫灌的环境,经济体现为“存量竞争”,相对来说增量需求的科技创新类公司更为受益

3.第三产业占GDP比值不断提高。


从三大支柱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来看,第一产业由于“耕地红线”保障占比基本不变,第二产业快速下滑并于2014年被第三产业反超,与此同时我国2014年爆发了以“互联网”为主的首次科技牛

4.研发投入占GDP比值逐年提升。

  2019年研发占GDP比值(R&D)为2.2%,与日本经济转型后期1983年比率类似。

 上述主要宏观数据与发达国家经济转型阶段数据比较,当下我国处于经济结构调整末期的概率非常高(以GDP短期见底为主要依据)。未来新经济行业增速要高于传统行业。

三、好赛道并不是个股成长的“免死金牌”。

  像现在很多赛道股都有着比较惊人的估值。教主认为,只有可以保持连续增长的行业龙头,才能享受较高的估值

  教主一般将成长型企业归为三个阶段:

(一)政策转向初期的厚雪长坡阶段。

  信息化时代,同业竞争对手之间的信息差更小。资本出于逐利性,会快速吃掉政策释放的红利,使行业转为竞争期。正如现在各互联网公司采取对标布局,开启烧钱大战挤兑竞争对手一样。

(二)是产品放量,业绩验证阶段(此时行业规模仍在扩张)。

  产品放量/流量的获得是公司成长的验证指标。但像教育、医美这样的赛道,前者竞争过于剧烈,引来了监管的关注。后者份额过于分散,谁也无法说树立绝对的口碑,赚钱的是爱美客这样的原材料供应商,连锁机构几乎全部亏损。

  在起初的政策红利期后,竞争或是行业政策归于中性,会使一大批高估值的公司掉队。投资者需要寻找赛道中少数拥有核心壁垒的公司。

(三)是优胜劣汰份额集中阶段(行业规模稳定)。

    优胜劣汰的阶段是成长三阶段里时间周期最长的。就像10年前就有人说白酒不健康,但头部酒企股价一直涨到了现在。即使是2017年后,行业销量放缓,规模以上企业快速减少,但白酒指数依然不断创出新高。食品饮料行业大多都是如此。



  大多数人认为的成长型公司是上面的第一种, 价值公司是第三种。个人认为三种公司均属于成长,只是所处的周期不同。

  投资者同时也要规避 “赛道陷阱”。对于新兴行业公司,往往需要其确立了一定的技术、规模成本、生态优势后布局才有确定性。如国内外的一些投资大师在成长股的布局时机选择上通常是在“山腰处”而非底部。

巴菲特2016年陆续买入苹果,高瓴定增入股 $宁德时代(SZ300750)$  均是基于确定性的“山腰处”布局。

四、低估值要小心“价值陷阱”。

   教主看到很多所谓的“价值投资者”,只要股票回到相对较低的区域就会入手抄底,一旦没能成功抄到最低点反过来又会陷入恐慌,担心是否股票会跌无“止境”。个人认为价值陷阱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后续成长性消失

  行业被取代/颠覆是“价值陷阱”最常见的表现形式。

   如A股的两桶油,看似日进斗金,但新能源取代传统能源已是全球共识,后续股价表现取决于油价涨跌,呈现明显的周期性。

  还有A股的商业百货类公司,在电商崛起后的时代难言“成长”。

  包括最近 $永辉超市(SH601933)$  的下跌也与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的崛起有关。“社区团购”有“百团大战”之称,传统百货、生鲜连锁模式难免受到波及。

(二)行业地位被反超。

  4年前,立讯精密还是一家籍籍无名的公司。但近几年却作为“苹果概念股”的龙头存在,主要因其产品良率喜人,获得了更多、毛利率更高产品的代工订单(AirPods),甚至是抢夺了行业巨头富士康、瑞声科技等一众企业的订单。


  近3年立讯精密大涨的同时,港股的瑞声科技的日子并不好过。一旦行业龙头的地位失去,投资者并不可以锚定地认为该股还会回到原有的估值。

  (三)短期利好全部兑现

  A股市场还有一种奇异的现象就是短期爆发性非常好的公司,看起来静态估值很低。

  具体可见去年量价齐升的猪肉股以及受益疫情爆发的“手套龙头”英科医疗。看似公司业绩“欣欣向荣”,但由于后续继续超预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市场通常给出较低估值,此时买入的乡亲很容易遭遇“双杀”。

(四)财务上有“隐患”的公司

   很多公司看起来双收增速都非常好,但翻开报表一看,要不是通过关联交易产生,要不是藏在应收账款和存货中。园林、环保、基建类的公司此类情况较多。

   除上述情况外,其余蓝筹股因短期政策、自身改革、人员架构变化引发的股价调整多为“空头陷阱”,投资者需要的只是耐心。

五、看《新闻联播》能炒股吗?

  很多投资者认为国内是政策市,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

(一)在国内,政策拐点和股价拐点相重合。

  2017年6月,我国正式加入ICH(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助力我国的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

  2018年5月成立医保局,开启了集采的大潮,引导药企从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

  从国内CRO龙头公司 $泰格医药(SZ300347)$  的月K线走势图来看:

  政策的拐点和股价的拐点相重合。

  下面换个行业,我们再看看光伏。

  2018年5·31降补贴政策传出,光伏头部公司隆基股份通威股份罕见地连续吃到跌停。直到2019年光伏平价上网,才开启了行业的趋势性上涨。

   新闻联播中,需要重视的只是对于行业发展有确定性的“纲领型”文件,市场中消息“噪音”太多,乡亲们不应把每一个消息当做“圣旨”

(二)分清长期、短期政策的影响。

  像医美、互联网金融行业都处于行业发展初期,后续成长性明确。通过政策规范行业发展,反倒更有利于龙头的份额集中,带来中长期的低位买点。

  另外即使是整个行业的利好,但受益的公司却不尽相同,后续可能导致成长性天差地别,所以不能基于“大致正确”的模糊判断,要以个股为单位逐一分析,如没有研判能力的投资者,指数产品将是不错的选择

六、机构化时代必将来临。

(一)长尾效应将更明显。

   即使是制度健全的美股,近四十年90%的涨幅仅由5%的公司贡献。可见巨头“虹吸”之下,个股长尾效应之明显。

  未来机构化投资将是普通投资者的最优选。个人更倾向选择长期稳健的主动投资产品或是偏“窄基”,成分股不多但优质的指数类产品。

  比如科技ETF(515000)、智能制造ETF(516800),成分股有政策呵护、经济转型的长期利好,又不是单一行业/主题类指数产品。既避免了类似教育政策变动对产品的剧烈冲击,在波动率上的表现也好于行业/主题指数,投资者更能够“拿得住”

(二)大师们的作业能不能抄?

  现在是基金的中报期,很多投资者喜欢看一些知名基金经理季报期的持仓,然后跟着去抄作业。由于现在基金流行“抱团”,很多时候买的都是赛道估值较高的公司,但基金经理的持仓散户只有季报期才能知晓,跟风买入在择时上就先输了一阵。散户通常又不具备投研能力,即使押中了短线牛股,也会因为“大波动”、“看不透”而匆忙卖出,彻底出局。很多时候抄基金经理的作业成绩不如上基金经理的“车”

  至于社保基金,历史年化收益在8%左右,倾向于绝对分散的投资,散户没有抄作业的意义。

  机构通常有着业绩排名的压力,他们更愿意在个股业绩、行业趋势跑出来之后“右侧布局”,少有耐着性子在左侧逢低抄底的。但散户并没有排名压力,对于机构来说,时间更是散户的好朋友!

  在投资买入之前,教主建议乡亲们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1.这笔钱什么时候需要用?投资是短期还是长期?

2.所投行业/个股是否真能够看透?不能完全看透的话仓位占比是多少?

3.这笔交易是投资还是投机?投资是否做好了长期持有的耐心,投机是否有认错出局的觉悟?

    赚钱只是一个结果,个人更享受能力提升的过程。未来在行情不赚钱的时候,乡亲们大可将时间用来学习,提升投资判断的精度。未来10年,希望乡亲们都能追寻到自己想要的那个答案!


@今日话题  @金融三剑客    @雪球路演     @就叫姜诚   @妻是西北金融女魔头     @两三事    @华夏基金   @你好吗大家      @深创100ETF-159716       @谦虚谦虚再谦虚     @老虎八戒  @蓝色木偶  @孤鹰长持   @景顺长城   @浦银MSCI   @乐天大宝    @金融科技ETF_159851     @科技ETF_515000   @智能制造ETF_516800     @八音666  


全部讨论

2021-08-05 09:42

小结

2021-08-04 21:43

选股(品种)选到哪个层次选股越细,操作品种越窄越难度大,风险越集中,收益越不均衡。成熟的股民会根据自己的能力、风险控制偏好、收益均衡度把选股控制到一定层次。现在各种品种非常多可以充分满足不同股民的细化要求。
各品种由宽广到细分:
一、大盘多空
1、做多用股指期货,做空用股指期货
2、做多用期权,做空用期权
3、做多用股票、基金,做空用股指期货、期权
二、做大盘,做宽指基金
上证综指etf、300etf、500etf、1000etf、创业板etf等
三、做行业
1、消费etf
2、食品饮料etf、食品50etf
3、酒etf
4、白酒基金
四、行业精选、行业龙头汇集基金
医药龙头etf、医药50etf等
五、做个股
1、买几个股票做组合
2、满仓一只票
我做多的时候买某行业50etf这个层次,兼顾确定性、成长性、利润大小、收益均衡。 $消费ETF(SZ159928)$ $创业板(SZ159915)$ #基金##etf##选股#

链接:网页链接

2021-08-08 11:12

2021-08-05 11:38

2021-08-04 23:37

智能制造是未来国家主导的制造业方向,潜力巨大,值得长期投资$智能制造ETF(SH516800)$

2021-08-04 15:53

新手必读

2021-08-13 11:22

不错,我喜欢长篇

2021-08-08 19:08

不错,我喜欢长篇

2021-08-08 12:39

好文

2021-08-08 12:35

请问长尾效应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是否是因为美股科技公司占据了有利的产业链地位和科技优势、叠加效率优先的情况下所以攫取了绝大部分公司的利润,它是否是一种必然?对于国内注重公平的情况下,结局是否会有不同?否则是否应该买入直接买入沪深300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