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整治学区房泡沫,国家第二记重拳砸向北京海淀

发布于: 雪球转发:11回复:21喜欢:6

在上一篇解读国家最高层打击学区房泡沫的政策文章:《国家戳破学区房的巨大泡沫,从上海开始》里,明哥提到了,只有上海的新政:名额到区、名额到校,完全落实了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的理念。

虽然北京已经在各区,分别实施了区内的「多校划片」制度,但是依然无法彻底释放学区房的不确定性,隔靴搔痒,改革不彻底。

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是,2021年4月23日,国家高压整治学区房的泡沫,第二记重拳就砸向了北京市海淀区。

拿牛校云集的海淀区的入学制度,开刀试验,在区内彻底摧毁「学区房」概念,就是要为北京各个区,打开一条通道。

1

其实,取消「单校划片」制度,为学区房注入不确定性,并不是海淀区在今年才第一次尝试去做。

早在2018年,海淀区就已经在入学文件中明确提出:自2019年1月1日起,在海淀区新登记并取得房屋不动产权证书的住房用于申请入学的,将不再对应一所学校,实施「多校划片」。

这取消了特定小区,对应单一特定学校的原则。理论上而言,某个片区内所有的小区,对应着多所初中、小学学校,进入哪所学校,完全靠电脑随机摊派时候的运气。

但是,这并没有完全消除学区房的概念。

因为,很有可能,在某个片区内,多所初中、小学学校云集,导致片区内所有中小学平均的质量非常高,只要牛校扎堆了,无论在该片区被电脑摊派到哪个学校,都是优质的。

比如:

海淀区的中关村、万柳片区;

西城区的德胜、金融街片区。

只是简单的「多校划片」,确实会在牛校密度小的片区,摧毁学区房概念;但是在牛校扎堆的片区,却会把片区内所有小区,都升级成为优质学区,无助于解决这类片区整体升级成为学区房的现象。

所以,今年4月23日的新政,重拳改革,要把牛校扎堆的片区溢价,也完全根除!

第一:2019年1月1日后,在海淀区新登记并取得房屋不动产权证书的住房用于申请入学的,通过「电脑派位」的方式多校划片入学。

这对过去2年4个月时间里,无视改革进程的鼓点,依然疯狂抢购牛校扎堆片区房子的家长们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

原来,虽然多校划片,但是无论怎么分,都能在片区之内的中小学,如今是在全海淀区的范围内执行「电脑派位」的方式入学。

这会导致什么情况呢?

比如说,某个家长,为了保险起见,只选择在海淀区的中关村片区购置了房产,这里牛校云集,包括了清华附中、人大附中等全国知名的学校,按照原来的「多校划片」政策,无论到了哪所,那下限就保住了,并且平均起来还非常高。

所以之前,家长们愿意以高达11-20万元的单价,在中关村片区、万柳片区购置学区房。

如今,在全区范围内「电脑派位」,极有可能分到海淀区其他极其弱的片区,进入到房价只有5-8万元的片区。

从这条新政能够解读出来的信息是,只有在2018年12月31日之前,就已经在海淀区落户,并且购置房产的,才享受原有传统的「多校划片」政策,只在房产所在的片区内多所学校选择。

这是改革措施落地时,经常采用的策略: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

既不冲击到长期居住、成长在在海淀区的原住孩子的入学需求,又打击了纯粹追求优质学区、处于投资目的而临时购置了海淀区优质片区房子的行为。

假以时日,再过几年,等到2018年12月31日之前就在海淀落户、购置房产家庭的孩子,全部度过了初中阶段,那么所有的孩子,全部就采用「电脑派位」,在全区随机入学了。

如果还追求优质学区的房子,那就将面对完全的波动性、不确定性,很有可能既入不了优质的学校,买的房子还能亏损掉百八千万了!

2

第二,自2022年起,所有用于九年一贯制学校登记入学的住房,九年内只提供一个入学学位(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的除外)。

在新政之前,以今2021年为例,海淀区会继续对适龄儿童入学登记地址、就读学校实施记录,与2016年以来该地址入学信息进行比对,自该套住房地址用于登记入学之年起,原则上六年内只提供一个入学学位(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的除外)。

如果将学位的锁定年限,从6年上升成为9年,那么,会将学区房的可用周转周期,从6年一次,延长至9年一次。

这将大大降低学位数量,大幅度降低学区房的周转率,事实上减少学区房的供给数量(单位为:学位数、套数)。

举个例子,假如有海淀区有2000套优质片区的房源,对应着中关村、万柳片区,假如6年锁定一次,18年内总共产生6000个学位数。按照新规,9年才轮换一次,18年内只能产生4000个学位数。

这会大大缩减并非海淀区的人,因为觊觎海淀区整体较高水平的学校,而买入海淀区房子的可能性。

同时,既指望子女在海淀区内「电脑派位」,从而获得海淀区中考进入本区高中的机会,又指望6年后抛售房子,从而获得投资溢价的家庭,投资年限,要大大拉长了,所谓学区房的流动性,大打折扣。

这有点类似于重点城市,对所有普通商品房执行的限购、限卖政策。

对学区房进行年限锁定,会大大打击房子的流动性,拉长买卖周期。

对于那些9年前才使用过一次的房子,受到的影响比较小;

对于刚刚为小孩入学而买过的房子,9年内的价格,极有可能不升反降低,无人问津。

在此之前,很多家庭为了下一代子女,宁愿将别处的新、大房子卖掉,换成海淀区的老、破、小房子,只要忍个6年时间,就能再以包含学区的溢价卖出去,孩子继续读初中、考海淀的高中,家长们又可以置换别处大的、新的房子,维持原有的生活品质。

如今,此类家长,要忍耐的时间将长达9年,这无疑会劝退很多原本没有财务自由的家庭,不再染指这种游戏了。

第三,自2022年1月1日后,户籍从外省市或本市其他区迁入海淀区的适龄儿童申请入小学时,不再对应登记入学划片学校,在区内「协调解决」;

2022年1月1日后,海淀区户籍但学籍不在海淀区的本市就读小学毕业生,其户口所在地址与法定监护人在京合法房产地址不一致,申请在海淀区升入初中的,在区内「协调解决」。

「协调解决」的优先级,落后于2018年12月31日之前落户购房家庭孩子「多校划片」顺序,也落后于2019年1月1日之后落户购房家庭孩子「电脑派位」顺序,属于最后一档。

海淀区虽然牛校云集,但是集中在中关村、万柳、上地共3个片区,其他片区的小学、初中,质量则普遍较差。

一旦落入了「协调解决」的方式来寻求学位,则基本上进入了较差的片区,未来在海淀区参加中考,极有可能上不了海淀区的高中。

所以,这条新政,几乎将孩子出生地不在海淀区的家庭,妄想再通过购房、户口、学籍迁入海淀区的方式,来谋求在海淀入学的妄想,完全堵死了。

新政,只对孩子出生在海淀的家庭,展开「电脑派位」的双臂;对于并非出生在海淀的孩子,只有当原住家庭的孩子解决完了,才轮到这批后来迁入户籍、学籍的孩子。

结合第二条、第三条来看,2021年只剩下了不到8个月时间。

这8个月时间,是未来希望参加全区「电脑派位」机会的孩子、家庭,最后的时间窗口。

这有可能会刺激海淀区的房子,在最后8个月时间里成交量反弹。

但是,反弹的背后,会是历史性的降温进程,是对学区房信仰泡沫的永久性破灭。

因为结合第一条,「电脑派位」极有可能会是全区随机性的派位,哪怕有一部分因素要考虑学校、家庭的距离不能太远,但是哪怕在某个半径距离内来随机派位,也足以吓退大部分家庭。

更加不要说投资客了。

所以总结下来,改革新政的整体目标,是:

大大降低海淀区房子的周转率,锁死流动性;

几乎只对出生在本区的孩子,给予随机「电脑派位」的入学制度。

3

很多人会对比北京海淀区的学区新政,和上海市的新政,会突然发现,和上海的名额到区、名额到校制度相比,海淀区的改革力度,依然小了很多。

因为上海的优质高中,不仅是面向本区,更要拿出50-65%的名额,面向上海市的其他所有区。

然而,北京市海淀区的改革,中考过后优质高中的录取名额,依然只是放出个位数的名额给到了通州区、顺义区、丰台区、大兴区、门头沟区、房山区、密云县、怀柔区、平谷区,99.9%的名额,依然留给了本区的初中学校和毕业生。

也就是说:

上海的高中录取,是不锁区的,几乎全开放式;

北京的高中录取,是锁区的。

众所周知,北京的所有优质高中,都云集在海淀区、西城区,他们几乎只招本区毕业的初中毕业生。

如果没法在海淀区、西城区读取小学和初中,而在其他区,想要通过中考的方式进入海淀、西城的高中,难度也非常之大。

所以,我们能够看出来,北京市海淀区、西城区的改革力度,和上海的比起来,依然棋差一着。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北京现实的经济、区域环境,决定了各区的资源是极其不平等的,各区的财政、经济、资源的差异系数,远远比上海、深圳的各区差异,要悬殊得多。

在全国闻名的高中云集、著名高等学府云集的海淀区,做出目前的改革新政,已经是目前国家能够迈出的最大一步。

我们要奢望将海淀区、西城区,优质的高中名额,释放给其他各区,难度实在太大了,因为这里的政策保护生,就占据走了相当可观比例的名额。

只要比原来的政策好,哪怕改革只进步了一点,我们就应该为改革鼓掌。

更何况,这次海淀区作为范本的教育均衡化改革目标,已经前进了非常显著的一大步。

学位房的炒作,既恶化了民生诉求,也违背了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基本原则。

这是炒房的极端形式,也是炒房极其恶劣的一种形式,既导致房价的新一轮上涨,又加剧了公共资源的紧张。

去年以来,热点城市的几次房价波动,学区房扮演的角色,要么是始作俑者,要么是推波助澜的领头羊。

通过购买、投资学区房来入学的本质,是通过金钱垄断优质教育资源的行为。

优质教育,即成为了有钱阶层追逐的目标,又成为了他们筑起高高的城堡,防止社会流动、阶层下滑的垄断筹码。

如果任由其泛滥,中国的各大城市,将形成一个个新形式的穷人区、富人区,穷人家孩子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通道将大大收缩,既得利益的食利阶层相对于普通百姓的资源、金钱优势不仅可以得到巩固,甚至将差距拉得更大。

他们将通过金钱、权力,甚至下一代子女的利益同盟,结成越来越牢靠的阶层壁垒。

无论如何,这都不利于一个健康、良好的社会的流动、碰撞和生态建设。

2021年4月30日,高高的庙堂,举办了一次国家层面最高级别的会议,打击「学区房」的字眼,第一次出现在国家最高决策集体的视野中。

此次会议将防止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上升到了更高的政治地位,这是极其罕见的信号,充分说明国家高层对这一社会异象,洞若观火。

打击学位房炒作,是对「房住不炒」理念,最深入的贯彻行动。

最近3年来,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等热门城市,针对学区房的改革措施,紧锣密鼓,一环扣一环:

幼升小/小升初严格多校划片、

随机排位、

大学区制、

取消掐尖选拔、

公办和民办同招、

上海取消锁区、

重点高中名额面向全市分配……

鼓点的强音,越来越近;

时代的节奏,越来越密。

学区的调整、入学政策的变动,给所谓的学区房投资,带来最大的不确定性。

天价学区房的泡沫,要走到尽头了。

无论是北京、上海,还是深圳。

没有学区的概念,老破小的平房、狭窄过道的奇葩房源,将像泄了气的皮球,上演价格高台跳水的剧目。

我们必然可以想到,更多的城市,正在酝酿类似的改革措施,为学位注入更多的不确定性,在追求教育均衡化、公平化的道路上,响起一声春雷,打破既得利益阶层的锁链,摧毁凝结在学区房上的泡沫和利益群体,为更多无权无势、如你如我一样的普通家庭,带去公平的机会。

这仅仅是个开始而已。

更大的改革动作,已经上路了。


推荐阅读:

2021-03-18:国家戳破学区房的巨大泡沫,从上海开始

2019-07-15:学区房泡沫的破灭

(本文原创发布于微信上的公众号:青驿。该号聚焦于商业、房价、经济、民生等热点话题,揭露社会百态真相。想看更多深喉文章,邀请你在微信上搜索后关注。)

请注意,公号的名字读音是:青驿(yi),第二个字发音是:驿站的驿

精彩讨论

felidae2021-05-03 02:37

你若能在香山之下,颐和园之后青龙桥街道,买套宅子也算你牛B。。

felidae2021-05-03 02:31

中文的解释是,故作姿态,虚张声势。。

felidae2021-05-03 02:21

房价可以不涨,但房租可以涨 ,字节在大钟寺建总部 ,京东拿下萃宫饭店正在装修。。

felidae2021-05-03 02:24

不论学区又咋样? 这里有房源么。。?

felidae2021-05-03 01:45

花样年以后还有业务么? 地价跌了么。。?

全部讨论

2021-05-03 02:37

你若能在香山之下,颐和园之后青龙桥街道,买套宅子也算你牛B。。

2021-05-03 02:31

中文的解释是,故作姿态,虚张声势。。

2021-05-03 02:21

房价可以不涨,但房租可以涨 ,字节在大钟寺建总部 ,京东拿下萃宫饭店正在装修。。

2021-05-03 01:45

花样年以后还有业务么? 地价跌了么。。?

2021-05-03 01:26

口号哪次不漂亮?呵呵,信了你就下地狱

2021-05-03 01:24

政府现在做的是降低通胀预期 ,之前迫茅台售价1599,也是这种提示 ,近12年上下,转去境外的钱超过20万亿 ,碧桂园在转,美国人孙宏斌在转 ,现在看到的是安邦转被拧了脖子,王健林在转被踹了腰。。

2021-05-03 01:06

学区是个人心向往,但总体房价根本都没涨,并没超过印纸钞增幅,只是通胀狂潮贬值稍小的。。

2021-05-03 00:18

感觉楼主理解错了。多校划片真的是全区随机吗?比如我在中关村片区,片区都是牛小,随便哪所离我家都是3公里以内。然后这次改革,会放着家门口所有学校不让上,而硬把我分到了10公里以外的学校?这明显不合情理,也违背“就近入学”的原则。

昨天,北京西城区的多校划片结果出来了,真正的随机形式在全区分配。作为全国学区房高地的北京西城区,所谓的高价学区房,彻底凉凉了!

为什么总有人对政策的执行落地与否,还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呢?下一个公布结果的,就是海淀区了。

2021-07-04 08:35

楼主忘记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物以稀为贵。拉长拿房的周期,减少流动性的后果最后是市场上的房子越来越少,导致学区房更加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