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利剑,二次挥向市值高达1.80万亿的巨头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2喜欢:3

1

阿里巴巴的反垄断调查刚走,利剑又指向了另外一家互联网巨头:美团

今天,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根据举报,依法对美团实施「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

根据国家反垄断法,市场监管总局处罚的标准是过去一年,企业销售收入的1-10%。

阿里巴巴领到的是4%销售收入的罚款,达到了182亿元。

根据美团2020年财报,美团的年度收入达到1148亿元,如果执行的是跟阿里同样的罚款力度,4%收入比例也将达到45.92亿元。

因为截至2020年12月31日,美团账面上的现金才200亿元左右。如果不继续开源的话,这一下子就要罚掉账面现金的1/4走。

怪不得,在1周前,美团折让了5.5%到8.37%的股价优惠力度,定向增发融资接近70亿美元,又发售两部分总价30亿美元的无息债券。

之所以向市场要100亿美元,很可能包含了考虑应付罚款的需要。

很多人,主要是阿里巴巴美团的股东们,此时此刻想到的就是,无非就是罚款而已,也许等到罚款完毕了,就相当于获得了免死金牌,反而利空出尽,轻装上阵。

如果我们都记得的话,在阿里巴巴被罚款182亿元的消息出来后,美股的股价反而大涨了+9.27%。仿佛在验证这种说法。

但是,稍微具有点耐心,我们很容易发现,股价又在短期跌回去了。

罚款决定落地后,并不意味着轻装上阵的开始,而是重塑了互联网巨头的发展路径、估值逻辑。

美团之所以能够在几年之内,将背靠阿里巴巴的「饿了么」,打成低于30%的份额、自己占据了70%的份额,固然有管理层的强大执行力、无边界扩张的战略、组织能力,但是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在份额刚超过50%的临界点时,逼迫餐饮商家,从「饿了么」下架,只能在「美团」上运营,逼迫商家做出「二选一」的抉择,更快速地削减「饿了么」份额。

美团一骑绝尘的背后,站着一众打落牙齿和血吞的餐饮商家们。

垄断最大的危害,就在于破坏了竞争,让平台、商家不再需要在乎消费者的感受,我尽管涨价、偷工减料,你尽管骂;反正爱买就买,不买就滚。

互联网平台这么做,一方面伤害了商家,你不听我的话,就不能参加我的促销活动,就不能在我这里摆摊做生意;另一方面也伤害了消费者,商家在平台上受的委屈,还是要通过价格转移到消费者身上。

所以,我们应该为国家的及时出手,而鼓与呼。

如果市场监管总局,将反垄断作为常态监管措施,那么短时间内,那些被迫只在「美团」上架的商家们,可以重新恢复在「饿了么」的运营,获取另一头的流量,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改善自己的财务能力。

那么,这是不是削弱了美团的强势能力,拉低了发展天花板,重塑了资本市场对它的估值逻辑呢?

这样的监管逻辑,还会复制到社区团购、交通出行、电商购物等业务线上。

有意思的是,在过去2年时间里,顶流的几家公募基金,面对互联网金融平台蜂拥过来的海量资金,将「美团」买成了产品的前五大重仓股,比如:易方达基金的张坤,掌管的「易方达蓝筹精选基金」,就持有美团市值超过2000亿港币。

如今,美团遭遇到意料之中的监管重锤,短期半年时间内,很难再有气色了,这会对主流公募基金的净值造成明显的影响,甚至不排除会触发新一轮的赎回潮。

2

我们中国的互联网产业,2021年才开始接触到「反垄断」调查,对各家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冲击很大。

但是,对美国的微软苹果亚马逊谷歌脸书等公司而言,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

它们面对美国国内的反垄断调查,严重的时候可不仅仅是罚款。比如,微软早在2000年6月,就被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地方法院判决三项罪名,差点被分拆:

通过反竞争行为维持垄断;

企图垄断浏览器市场、

将浏览器与操作系统捆绑。

它们还要面对国际上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的反垄断诉讼。比如,全球罚款金额最高的一宗反垄断案件就是,2018年欧盟对美国搜索引擎公司:谷歌,做出的43.4亿欧元(50亿美元)罚款。

美国科技公司常年经受各种反垄断、涉嫌侵犯隐私、涉嫌审查言论和干预内容的调查,已经让他们养成了合规经营、依法辩护、财务能力不惧罚款的经营心态了。

所以,哪怕我们动不动在新闻上看到它们又被调查了、被罚款了,过去的20年里,再也没有一起官方主导的调查,影响了这些公司的发展、股价。

回到当下的美国纳斯达克市场。

明哥上周五在《拿富人开刀》中说,拜登提议的将富人阶级的资本利得税,从20%上升到39.6%,并不会对美股的走势造成实质性干扰。

纳斯达克100指数的走势来看,上周五大涨+1.30%,一天就克服了上周四因为该消息冲击造成的下跌幅度-1.24%。

今晚的美股也已经开盘了。 $纳斯达克100指数(.NDX)$  继续上涨+0.22%。

对国内个人投资者而言,跟踪它的 $纳指ETF(SH513100)$  ,不仅是避风港,更是财富播种机。

3

今天的A股则有点不妙,反弹多日后,高开低走。

高开的催化剂,是印度的疫情,已经失控崩盘,医疗体系全面崩溃,刺激了A股中出口口罩、防护服、手套、呼吸机等产品的公司股价。

但是,创业板指数的多日反弹,并没有解决春节之后暴跌的诱因:估值太高。

即使因为短期跌速过快,产生了技术性反弹的需求,也改变不了白马龙头股高度泡沫化的现状。

很多白马龙头股,被杀得很厉害,包括但不限于:宁德时代恒立液压重庆啤酒通策医疗美的集团海天味业上海机场用友网络......连:中国平安招商银行,也没能幸免。

依照惯例,再梳理一下近期的市场热点。

1、苹果:计划未来5年,在美国投资4300亿美元。

2、山西汾酒:2021Q1,净利润21.8亿元,同比增长77.53%。是2019和2020年同期业绩之和。

根据往年业绩的季度分布规律,第一季度业绩接近占到全年业绩的一半,所以2021全年净利润极有可能在45-50亿元区间。

还要注意到2个隐忧:市值已经高达3412亿元;该季度现金流入只有2.46亿元,极有可能在向经销商压货,而没有收到货款。

3、爱美客:2021Q1,营收2.59亿元,净利润1.71亿元。作为市值1259亿元的整容第一股,业绩严重低于预期,泡沫巨大。

4、恒立液压:2021Q1,收入28.57亿元,净利润7.83亿元。它在工程机械行业提供液压设备,类似于「三一重工」为行业提供挖掘机。

二者过去2年里的股价走势也是类似的,前者上涨了10.3倍,后者上涨了5.6倍。

如今业绩也算符合预期,低于乐观派的预期,但是股价开始大幅下挫,可能的原因就是市场预期工程机械行业对设备的需求,将进入小低谷时期。

5、汇顶科技:2021Q1,净利润1.57亿元,同比减少23.51%。

太吓人了!

毕竟,股价已经从最高点跌下来,就快跌没了3/4,市值还有496亿元。看今年这业绩,还有得跌。

这可是2019年时候的电子行业龙头公司。

6、东方财富:2021Q1,净利润19.11亿元,同比增长118.67%。符合预期。

决定它的股价走势,取决于未来8个月,A股股市的行情。我可以肯定,不仅是A股行情,也包括公募基金产品的销售,2021年要比2020年差很多。

(本人所有财经观点,都首发于微信上的公众号:明哥夜谈。该号只谈钱,不谈感情,专注提升你的投资思维。如果你想第一时间收看到更多深度文章,请在微信上搜索后关注。)

全部讨论

2021-04-26 23:40

腾讯不是更多二选一?

2021-04-26 22:48

小明观点还是有点犀利 宝刀未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