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炒不好股?

发布于: 雪球转发:5回复:6喜欢:4

 @今日话题    @上证50AH优选   

新年里,朋友相聚,免不了思维碰撞,席间聊到一个敏感话题:“现在中国阶层固化了吗?”

在我看来,这是个伪命题,阶层固化与否,要看中国福布斯排名是否剧烈变化。如果是,就仍没有固化,普通人逆袭的阶梯依然存在,当哪一天福布斯前100基本没有什么新人涌现,那么阶层基本就固化了。

对于普通人来说,相较阶层固化,更该值得担心的是思维固化。大多数炒股亏钱的是穷人,因为穷,所以比有钱人更输不起,更容易赚一点就跑,导致错过大牛股,持有绩差股,表现形势就是追涨杀跌,这种陋习其实大多因为穷,虽然富人也有炒股亏损的,但是概率比穷人小很多,残酷点说思维固化即穷人思维

举个例子,贵州茅台买入的原因有很多,早几年,我提出过一点,就是茅台的募资/分红比,在市场上茅台一共就募资22亿,并从未以配股、增发、发债等方式融资,也就是说不圈投资人的钱,相反的还不断的分红。

这些年茅台累积分红19次,共派发971亿元,是当年募资的45倍,光这一点就足以证明其良心,它不涨谁涨?这个因果关系很多散户搞反了,茅台因为是好公司所以机构抱团股价上涨,而不是因为机构抱团所以茅台是好公司股价上涨,本末倒置、逻辑颠倒即是穷人思维

这些年,看准茅台价值的基本都出名了。

林园、冯柳从散户变成基金经理就是因为看准了茅台、公募朱少醒专一持有茅台长达14年不变。公募一哥张坤之所以成为一哥,也是因为持有茅台最多,为什么他能重磅茅台?在他们看到茅台公司价值的同时,自我修行也达到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对基金事业的强烈热爱,假如没有热爱,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

张坤在季报中曾说自己没有能力预测市场:“回顾过去,在每个时间点市场演绎得都很有逻辑,然而站在当时看未来,却感觉无比模糊。回顾过去,并不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判断未来的市场走势或者风格,而是再次提醒自己并不具备这个能力。

这句话和巴菲特:“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能够预测市场走势的人。”如出一辙。没有人能预测未来,是常识,只能把握模糊的正确,达利欧在《原则》里,也表达“不必过于精确”,因为精确是不现实的,摸着石头过河,不断试错、不多纠错是投资人的第一课

酒过三巡,后来又聊到了抱团的问题,许多人对抱团是嗤之以鼻,甚至极其厌恶的,觉得把资金虹吸,影响其他个股了。

其实公募基金机构最高占比茅台出现在04年,高达64%,而现在这个数据是6.5%。14年开通沪港通后,外资就不断买入茅台,刚开始基金经理是减仓的,但是外资继续不断买入,每年新增都大于减持,基金经理没办法,只能跟外资,导致如今局面。

所以不怪机构抱团,要怪就怪外资,他们就有点像当年最早一批来上海北京买房的香港人、台湾人,因为他们都经历过了,后来上海人、温州人就纷纷效仿去周边买房投资,这是认知的问题,凭认知挣钱,好像也没啥可以吐槽的,倒退20年,你有现在的脑子,你不投资房子?提高认知即富人思维

数据不会说谎,来几组外资数据,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万亿资管机构资本集团旗下的美洲基金-欧洲亚太成长基金旗下的一只基金持有761万股贵州茅台,为全球持有茅台市值最多的单只基金。

资本集团旗下的另一只基金“美洲基金-新世界基金”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持有255万股贵州茅台;瑞银旗舰基金UBS股票基金,持有250万股贵州茅台,截至11月末,MSCI中国A股指数的第一大成分股便是贵州茅台,占指数权重的5.69%。

我一直认为财富自由,需要三只牛股。现在看来,一只个股其实就能改变一生,上文提到的明星基金经理们,其实就抓住了白酒这一个赛道,甚至茅台这一只个股,就名扬天下了。

所以说,炒股最难得是第一只3倍股,当你抓住以后,心态就会出现裂变,之前的很多陋习都会迎刃而解,就像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脉,通过炒股挣钱的人,往往容易陷入自我,随后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谦卑,就能避免少犯大错。

总结如下,所谓富人思维,就是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认知,从而建立自己独特的价值投资体系。而下一只茅台,就在分红/募集资金较高的个股里面找寻!

 $贵州茅台(SH600519)$  

全部讨论

2021-02-14 04:48

2600还觉得买茅台好的,不是一个好的投资者,也不是一个好的投机者

2021-02-14 16:50

茅台500块说贵了贵了。2600了说便宜了便宜了?

2021-02-14 14:29

能上福布斯的还在乎阶层?要做宇宙第一大统帅?

2021-02-14 10:05

啥叫思维固化?你这样的认为因为有个茅台涨得多,所以去找个死拿也能发财就是了

2021-02-14 09:12

他们不看赛道,只是别人最后把他们买的变成啦赛道。他们只看风险收益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