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房产税、老龄化………楼市最大的威胁,是它!

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7喜欢:15

原创 刘晓博 



谁是中国楼市最大的威胁?

是房产税吗?是空置税吗?是遗产税吗?还是老龄化、少子化,抑或是人民币升值?

其实都不是。最大的威胁,来自一个普通人不太熟悉的名词——第三支柱养老金。

它一张口,就想向市场要20万亿级别的资金,比中国一年商品房(新房)的成交额还要多。

众所周知,2020年这个庚子年对中国的意义非同寻常。它不仅意味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到来,还意味着中国发生了战略之变——从依赖外循环,转变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在这个历史性转变中,如果选定10个关键词,一定会有“第三支柱养老金”。它跟IPO注册制一起,构成了“印股票时代”的关键点,也成为楼市高房价未来最大的“杀手”。

“印股票的时代”和“印钞票的时代”,是我发明的词汇,已经有几年了。中国试图结束“印钞票的时代”(货币超发+房地产+土地财政+大基建),进入“印股票的时代”(印钞速度降低+股票发行提速+实体经济+注册制改革),也已经有好几个年头,但直到2019年和2020年,注册制才有了实质性进展。

之所以要进入“印股票的时代”,是因为中国整体负债率(杠杆率)太高了,尤其是企业杠杆率,基本上全球最高了。

既要给企业融资(否则经济无法增长),又要稳住杠杆率,只能发展直接融资。其中股权融资是最理想的,因为不用还本付息。而要发展股权融资,就要进行注册制改革,把发行股票的权利交还给市场和企业。

国家选择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率先试行注册制。今年,注册制改革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创业板落地。下一步,就是在主板市场推行,并在深交所合并主板和中小板。

国家还推动了港交所和新三板的改革,其中港交所允许亏损科创企业上市,新三板进行了分层改革、降低了门槛、拓宽了资金流量。

从上交所到深交所,从港交所到新三板,中国“印股票”的跑道建成了、拓宽了、改革了。但一个重要的问题来了:高速印出来的股票,谁来买?

如果解决不了资金来源的问题,股市会崩溃,支撑不住目前的估值。

于是,到了“第三支柱养老金”闪亮登场的时候。

国际上,一般把养老金分为“三个支柱”。政府搞的养老金,带有兜底性质,属于第一支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五险一金”里的养老金。

长期通胀猛如虎,仅仅靠第一支柱养老金,无法让你退休后过上好日子,全世界都是如此。于是出现了第二支柱养老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等,在目前中国不是每个企业都有,也不是人人都有。只要业绩好的企业,给中高层买有第二支柱养老金。

所以,还需要第三支柱养老金——个人自己购买、商业性质的养老金。

中国人为什么热衷于投资房产,而美国人不热衷?究其原因,都是因为养老的问题。

中国目前严重缺乏适合普通人的第三支柱养老金产品,第二支柱大部分人没有,大家只靠第一支柱,缺少安全感。所以要多买房子,希望通过出租房屋或者获取差价来解决养老问题,所以中国人热衷买房。

美国人不热衷买房,是因为热衷购买第三支柱养老金,在美国人看来,这玩意才是靠谱的。而美国股市也非常争气,牛长熊短。

美国基本解决了金融市场的诚信问题,几乎每个人都购买第三支柱养老金。而这些养老金长期投资股市,成为股市稳定的机构投资者,锁定了至少30%的筹码,给美国股市带来长期牛市。

中国如今也想走这条路。

走这条路可以一石多鸟,解决中国一系列问题。

第一,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

昨天(11月20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了《中国养老金第三支柱研究报告》。根据报告,未来5—10年时间,中国预计会有8—10万亿的养老金缺口,而且这个缺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扩大。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无非是:1,延长退休年龄;2,鼓励企业给员工购买第二支柱养老金;3,鼓励个人购买第三支柱养老金。

第二,围魏救赵,解开楼市“资金围城”的困局。

经过20多年的磨炼,再加上历史文化传统,中国人高度重视买房。有钱的人要多买,没有钱的人也想方设法多买。

究其原因,是缺少投资渠道。但由于房子越建越多,空置越来越严重。如果算上县城,中国80%以上城市的住房已不具有长期投资价值。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11月22日在金融街论坛上曾公开算了一笔账,当前我国居民金融总资产已达到160万亿元,其中90多万亿元为银行存款,而且绝大多数低于一年期限。

这些钱如果都涌向楼市,可以想见将怎样放大资产泡沫。

郭树清给出的解决方案是:这些钱属于“可转换为终身养老财务资源的金融资产”,“下一步,将大力发展真正具备养老功能的专业养老产品,包括养老储蓄存款、养老理财和基金、专属养老保险、商业养老金等。并选择条件较好的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先行参与,探索养老金融改革发展的新路子。”

所以,大力发展“第三支柱养老金”已经成为中国金融领域的最核心、最基本的战略,也将成为推动经济转型的关键。

第三,通过第三支柱养老金,撑住“印股票的时代”。

中国股市为什么牛短熊长?原因很多,比如市场诚信度不够(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造假),监管不到位(骗子横行、骗子付出的代价太小)等等。

还有一个原因无法忽视:中国股市缺少长期机构投资者,也就是锁定筹码的机构,或者叫“长期、稳定的钱”。而第三支柱养老金,就是最天然的“长期的钱”。

在美国股市里,第二、第三支柱养老金持股的市值达到总市值的30%左右,而波兰等国家甚至超过80%。在中国,纯粹第三支柱养老金持股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三大支柱加起来的持股市值,只占A股的3.44%(截止2020年三季度末,中国银保监会资金部主任袁序成11月20日透露的数据)。

为此中国金融当局在今年提出,“推动养老基金在资本市场上的占比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这意味,未来养老金在股市上持股比例将逐步上升到30%以上,甚至更高。

想想看,当30%的股票被长期锁定,牛市是不是会更长久?牛市会不会来的更容易?

目前A股的总市值在77万亿人民币左右,如果到2030年实现“养老基金在资本市场上的占比达到世界平均水平”(30%左右),那么未来10年将至少有20万亿增量资金以养老金的方式流入A股,这将给A股带来巨大的机会。

这些钱,本来有很大几率在楼市当接盘侠的,“第三支柱养老金+股市投资机制”建立后,它们被分流了。

这就意味着,楼市的资金蛋糕少了,而且会被持续分流。所以你投资楼市的时候,需要选好城市、选好片区。否则,资产的流动性将不断下降。

肯定有读者会问:这是不是意味着,A股的大机会来了,投资应该倾向股市?

其实我之前就说过,未来10年最好的进攻性机会在股市,但最好的防御性机会则在楼市。

美国股市是中国股市的学习榜样,但这不仅仅是引进第三支柱养老金这么简单,最核心的问题是监管和诚信。高效率的、公平的监管,有利于形成诚信。

金融越来越虚拟化,没有诚信的金融就是耍流氓,就是拦路抢劫。

中国金融的诚信建设,还有漫长的路要走。至于未来10年的投资,是选股市还是选楼市,要因人而异,没有一定之规。

对于普通人来说,个人直接炒股风险比较大。股市日益成为机构博弈的地方,大象打架的时候,蚂蚁和蟑螂容易被踩死。散户投资股市,未来主要是通过第三养老金间接参与。

全部讨论

2020-11-22 10:10

注册制下的企业怎么保证稳定盈利?不能保证稳定盈利,谁投资?尤其还是养老金性质的资金

2021-01-23 23:29

通透

2020-11-30 10:43

这么傻的标题,也不知是那个语文老师教的

2020-11-22 13:13

没有足够多的好上市公司供投资,所述无以成立,就一死循环。所以,全社会搞好实体经济是提高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众社会水平的首要手段

2020-11-22 11:21

意思是最大威胁是没有抱团的接盘侠了

2020-11-22 10:41

有意思

2020-11-21 21:14

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