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主要消费/可选消费指数对比!再也不会被人忽悠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23回复:9喜欢:92

今年消费股是大热门,很多人也都在探讨主要消费、可选消费指数的投资价值。

从过去看,A股的主要消费是跑赢可选消费的,可未来还会这样吗?

美国作为成熟市场,一直是我们学习借鉴的对象,拿过去10年来说,美国的主要消费指数跑输了标普500,而可选消费则跑赢了标普500,可选消费明显占优。

作为发达国家,吃饱喝足等基本的消费需求已经满足的差不多了,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而代表品质的可选消费则仍然有很大的空间,所以可选消费表现更好。

听起来很有道理,那随着我们经济越来越发达,是不是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我们的可选消费表现也会更好呢?

这种简单的基于时间、基于地域的横向纵向对比,往往让人形成一种简单的联想,从而得出个人云亦云的结论。其实,过去的走势只是结果,而我们更需要关注过程、关注背后的商业逻辑,历史不会简单重复,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也不会简单重复。

仔细对两国的消费指数做个对比,还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两国的市场结构不同、盈利来源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美国的企业都是在本地上市,通过品牌输出赚全球消费者的钱;而中国一些优秀企业并不在国内上市,国内上市企业也大都以内地市场为主。

 

一、中美消费指数标准

这里以中证指数公司的中证主要消费、中证可选消费,以及美国标普指数公司的主要消费(Consumer Staples Select Sector)、可选消费(Consumer Discretionary  Select Sector)为例,看看两者有什么不同。

我们的中证主要消费,主要包括“食品与主要用品零售、食品饮料与烟草、家庭与个人用品”三个大类,并比相应的子行业有详细的划分。

标普的主要消费,跟我们基本一致,也包括“食品零售、食品、饮料、烟草、家庭用品和个人用品”。

可选消费的话,中证可选主要包括“汽车与汽车零部件、耐用消费品与服装、消费者服务(酒店餐馆休闲教育)、零售(日用品经销商、互联网&多元零售)”,范围比较广。

标普的可选消费,子行业范围也比较相似,所不同的是并未提及传媒业,所以迪士尼等公司并没有在指数里,而万达电影分众传媒芒果超媒等却在我们的中证可选消费里。


另外,标普指数公司还有“Consumer Goods”、“Consumer Services”两个细分指数,其中消费者服务指数就包括了迪士尼Netflix(奈飞)等公司。

总的来说,两者的子行业标准比较一致,算是“Apple to Apple”的对比。


二、历史增长率对比

这里统计下这四个指数过去10年,以及成立以来(中证基准日是2004.12.31,相当于过去15.5年;标普基准日是2003.7.1,相当于过去17年)的表现。

可以看到,

1)无论是过去10年还是成立以来,美国的可选消费收益率都大幅高于主要消费,而中国则完全相反。

2)长期看,美国的可选消费和中国的主要消费都取得了非常好的增长。

3)长期看,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每个指数增长率都呈现放缓的趋势,这跟全球的经济趋势也比较一致。

4)以上是价格指数,并不包含分红收益,实际收益毛估可以+2%,或者参考更准确的全收益指数。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要对指数的权重股、子行业等构成进行详细对比,才能找到背后的原因。


三、中美主要消费对比

中证主要消费,目前有48只股票,都来自中证800指数(沪深300+中证500),个股平均市值1100多亿人民币;

标普主要消费,目前有33只股票,都来自标普500指数,个股平均市值600多亿美元,大约是中证消费的4倍。

恰巧的是,两者的Top10权重股占比都在70%左右,说明主要消费大都是强者恒强的市场格局。

但是,再对比这10只权重股的子行业分布,就会发现有非常大的差异:

1)中证主要消费,主要来自白酒、奶制品、调味品、肉制品这种食品饮料行业,以及养猪、养鸡的养殖业,而且几乎都是国内的品牌和市场;

2)标普主要消费,除了两个饮料股,更多的来自日用品、零售业以及烟草业,而且大都是全球性的品牌和市场。

再看看同一个子行业中的权重股对比:

日用品,标普的宝洁、高露洁、金佰利,对应中证的上海家化丸美股份中顺洁柔等;

饮料业,标普的百事可口可乐,对应中证的白酒、啤酒等;

食品与主要用品零售,标普的沃尔玛好市多亿滋国际,对应中证的永辉超市百联股份等;

烟草业,标普中的菲利普莫里斯亿滋国际,中证消费中并没有烟草股。

显然,标普主要消费中的权重股,是成熟的国际化公司,通过品牌输出已经占领了全球的市场,当然增长空间也比较有限,而对应中证消费中的公司,还都是市值很小的中国内地公司,未来要看能否持续扩张、提高市场集中度;

中证主要消费中的权重股,则是中国本土的品牌,大都满足“嘴巴”上的需求,过去依靠中国强大的内部需求、市场集中度提升、消费者品质要求提升等有了极大的发展,未来国内市场还有集中度进一步和品质升级的空间,但这些领域的海外扩张却是任重道远。

 

四、中美可选消费对比

中证可选消费,目前有99只股票,都来自中证800指数(沪深300+中证500),个股平均市值360多亿人民币;

标普可选消费,目前有63只股票,都来自标普500指数,个股平均市值460多亿美元,几乎是中证可选的9倍!

标普可选消费的Top10权重股占比也近70%,远高于中证可选的50%,这也说明美股是规模大、强者恒强的格局。

再对比这10只权重股的子行业分布,就会发现差别更大了:

1)中证可选消费,主要来自家电、汽车、传媒行业,以及两家零售公司;

2)标普可选消费,则主要来自电商、家居、多元零售,以及餐饮、服装等公司。

再看看同一个子行业中的权重股对比:

电商零售,标普的亚马逊,对应中证的苏宁易购,我们阿里京东拼多多等绝大部分电商股都在海外上市;

家居零售(建材&装饰),标普的Home Depot家得宝、LOW劳式,对应中证的居然之家欧派家居顾家家居索菲亚等;

多元零售,标普的Target、DG达乐,对应中证的豫园股份大商股份、鄂武商等;

餐饮业,标普的麦当劳星巴克,中证并没有对应的公司,海底捞、九毛九也都是在香港上市;

服装业,标普的耐克、TJX,对应中证的海澜之家、森马服饰等,李宁、安踏也是在香港上市;

在线票务,标普的Booking Holding,中证并没有对应的股票,只有中青旅、首旅酒店、锦江酒店等相关公司,携程网也是在美国上市。

同样的,标普可选中的权重股,也是成熟的国际化公司,特别擅长品牌输出、复制连锁、规模优势的占领全球市场,在过去20年有了很大的增长,指数也特别受益于亚马逊这只超级大牛股,对应中证可选消费还都是小市值、国内市场为主的公司,未来要看能否持续扩张和市场集中度的提升;

中证可选中的权重股,一些家电公司也开始了不错的海外扩张,但大部分还都是国内的品牌,其中汽车、传媒等是周期非常强的行业,另外过去十年增长红利互联网公司,基本不在A股,也影响了指数表现。

 

五、两个思考

做了以上对比,想起两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Q1:如何成为大市值公司?

美国消费公司的市值,远高于中国的公司,如何才能获得更大的市值呢?

显然首先要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中国人口众多,本地就是很大的市场,在对品牌消费逐渐认可、市场仍然极度分散的行业,中国的本土市场就能支撑很大的增长;但在市场集中越来越高之后,要么扩展新业务,要么能持续的提价,否则势必要进行品牌的全球化扩张,才能打开更大的市场空间,比如华为、小米、海尔、美的等,但打造世界级的品牌、不同地域的复制连锁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Q2:美国的汽车股哪里去了?

在我们眼里,汽车是很大的消费市场,但通用汽车、福特汽车等知名公司均不在Top10中。

其实,美股是个注重未来前景、优胜劣汰的成熟市场,通用汽车公司的股价已经十年未涨,目前市值只有400亿美元;而福特公司的股价比二十年前还低,目前市值只有250亿美元,在传统汽车激烈竞争,以及新能源车、互联网、自动驾驶等新冲击下,市场选择了用脚投票。

这一方面说明个股和太细分行业的投资风险,我们要擦亮眼睛慎之又慎,另一方面也说明像消费50这样剔除了汽车、传媒等子行业的指数,还是非常明智的。

 

六、小结

表面上看,美国过去可选消费表现好于主要消费,但绝不意味着未来10年、20年我们就会步美国的后尘,A股可选消费也未必会好于主要消费,因为中美市场有着太大的差异。

我们优秀的电商公司,都在海外上市,国内的消费指数,无法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线上零售红利;

美国优秀的消费公司,都凭借强大的品牌在全球扩张,能够进入Top10权重股的都是适合海外复制的业务,中国的消费公司还都以本地品牌和市场为主,未来要看本地市场集中度的空间,海外扩张任重道远;

美国可选消费更好的表现,受益于亚马逊、BookingHolding等互联网业务,也受益于星巴克、麦当劳、耐克这种品牌的深度扩张,而主要消费则受制于市场空间限制和本土品牌的阻击。

相关文章

消费50权重股2019年业绩跟踪

消费50 VS 消费龙头哪个好?

风险提示:此文只是本人的投资笔记,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公众号:老宋随想

2020.6

 $消费50ETF(SH515650)$    $消费ETF(SZ159928)$   $可选消费(SZ159936)$   @消费50ETF   

全部讨论

2020-06-23 12:10

所以老宋的意思是国内投资人买主要消费指数包含的茅台,伊利等,海外配置还是买美国消费,如果要买中国互联网红利标的,就买港股上市的腾讯

2021-01-26 13:47

转发收藏

2020-07-22 09:01

还是科技空间大

2020-07-08 05:21

可选消费的范围其实在中国还有更多的方面,比如说。火锅啦。比如说新兴的电器了。还有许多方面。当然了,个人认为空调之类的相对于那些个刚刚起步的小公司成长前景相对弱了一些。

2020-07-01 15:31

补充几点:
1)对比下2016年Q2的Top10,亚马逊占比从当时的11.88%,提高到现在的23.26%,对指数贡献极大,当然现在个股对指数的影响也变大。
2)2016/2017年Top10中有迪士尼,之后就没有了,可能根据什么规则被调整出去了(现在市值2000亿美元,规模不是问题;现在也属于"Consumer Service"指数)。
3)相比于4年前,Top10的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毛估估至少提高了16%,这也体现了消费行业的趋势。
4)手机、平板、个人电脑等的确是个人消费,但根据规则并不属于消费指数。

不错,非常值得学习

2020-06-22 10:34

中美民众消费习惯会延续几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