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是一个非常好的商业模式,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8回复:122喜欢:26

首先声明,我不太懂保险……

聊一下保险的问题, 不是说保险不好,我们还是要研究一下保险的性价比;  什么是保险呢,例如我们10000个人去某个湖里面游泳,但是根据历史数据,这次游泳的死亡概率是万分之一。 所以这我们10000人每人出1块钱,万一谁不幸了,那个人可以得到10000块钱的赔偿,最初的保险是船员出海如果那啥了,船员工会会给他的家人一笔抚慰金,当然这个抚恤金是每个船家向工会缴纳的。

  现在问题出现了,10000个人每人出1块钱,最后给予出险人的赔偿,但是需要工作人员负责这保险的运营,如果没有运营人员的话,按没有任何摩擦成本的话,10000块钱就会赔偿给那个出事的人。  但是问题来了;

(1)如果有运营机构需要支付成本,非盈利机构(互惠保险)通常是10%,也就是这出险的人得到9000块钱;

 (2)如果这个机构是盈利机构(例如保险公司)通常是20%,也就是出险的人得到8000块钱;

 (3)如果这个是一个保险产品还需要销售,按目前某保险中介披露的数据800块钱的保险销售费用是400多块钱,结果之前说的那个保险的运营+销售成本就是20%+50%,合计70%,也就是出险的人得到3000块钱。  

现在这个故事需要重新讲一遍了,例如我们10000个人去某个湖里面游泳,但是根据历史数据,这次游泳的死亡概率是万分之一,参加这个活动的人每人出一块钱保费,合计10000块钱,但是经过销售、保险公司之后,那个被淹死的人获得3000块钱的赔偿,现在你会如何想这个问题呢?  解决方案: 

(1)让更多保险公司竞争压低中介成本,但是结果并非大家想想的那样投资者会得到实惠,因为保险合同对于消费者而言简直是天书,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销售能力非常重要,结果保险公司们都是花重金搞销售团队,或者给销售中介更大的销售费用;

 (2)支付宝相互宝出现,因为以保险行业为生的人太多了,同样保险这个东西对于消费者而言就是天书,根本分不清谁对谁错,结果就是相互XX

(3)对于保险是一个非常好的模式,还用之前的那个故事……( 我们10000个人去某个湖里面游泳,但是根据历史数据,这次游泳的死亡概率是万分之一,参加这个活动的人每人出一块钱保费,合计10000块钱),但是所有的投保消费者不知道有多少人买了这个保险,也不知道这件事的出险概率,也不知道中介环节的费用…… 最后倒霉的那个被赔偿了3000块钱,想想起初就出1块钱保费,还非常满意的说给自己上了杠杆。

欢迎拍砖,让我增加对保险的理解,谢谢!!

 @今日话题    @蛋卷基金    @持有封基    @银行螺丝钉   

 $中国平安(SH601318)$  

精彩讨论

持有封基2020-06-12 16:23

我先讲个我亲身的经历,当年我在负责公司在中国区的服务渠道,我们最多时遍布全国各地觉得工程师有1万多名,外出服务其实还是有一定风险的,所以过去公司给他们买了保险,出现一起非正常死亡就赔付一大笔钱。后来我统计了历年的数据,发现基本上每年都会有一个非正常死亡的,有的年份没有,有的有2个,平均就是1年1个,而我们付给保险公司的钱远远高于赔付金额。我后来就改成每年做预算的时候预提了这笔金额,而没有再买保险,如果出现非正常思维,就从公司的预算中提出这笔钱,这样效果是完全一样的,但节约了大概80%的钱。我据这个例子不是说保险利润高我们不应该去买,恰恰相反,如果你是个人,确实应该去买,而如果是一个类似我们的大公司,完全可以按照精算,达到同样的效果而省下大笔的钱。这也说明了保险业务的利润空间巨大。

回归常识2020-06-12 16:37

让我想起很久以前北京的大兴也出过一个案子,就是保险中介机构(或者个人)代理保险,把收的保费不上缴保险公司,自己私自截留,遇到出险他们用截留保费来赔付,这样持续了很多年,最后因为一件偶然的事才暴露了。

马踏千里2020-06-12 16:49

前些年有些互联网彩票代销公司就是这么操作的,你通过他们网站上买了彩票,未必会真的用你的钱去福彩中心帮你投注,如果你没有中的话,钱就是他们的,中了的会,资金池里有钱就打给你,你要是中了个大奖,他们也付不起的话,直接就跑路了。

我是来送钱的哈2020-06-12 16:58

我是退出了相互宝,正是因为天书合同,相互宝再怎么透明怎么公开,我都感受不到我可以得到什么保障。相反,每个月递增的分摊费用,和递增的获得补偿的人数,虽然可以说自己是在做好事,但深深感觉是无底洞的在掏钱,以及对这平台运营所需费用的质疑。尤其是这平台拉新用户的各种红包减免,别以为自己获得了优惠,因为优惠后你每期照样要掏钱,而且别人获得的优惠,成本会分摊到你身上。
如果做好事,我宁可在支付宝公益平台直接给项目捐钱。如果买保险,我宁可一次性或者定期定额按合同跟保险公司买,因为钱花得确定,得到的保障也确定。

北方的河0062020-06-12 17:58

50%的销售费用肯定是理解有误,应该是新单第一年的缴费额50%差不多。

全部讨论

我先讲个我亲身的经历,当年我在负责公司在中国区的服务渠道,我们最多时遍布全国各地觉得工程师有1万多名,外出服务其实还是有一定风险的,所以过去公司给他们买了保险,出现一起非正常死亡就赔付一大笔钱。后来我统计了历年的数据,发现基本上每年都会有一个非正常死亡的,有的年份没有,有的有2个,平均就是1年1个,而我们付给保险公司的钱远远高于赔付金额。我后来就改成每年做预算的时候预提了这笔金额,而没有再买保险,如果出现非正常思维,就从公司的预算中提出这笔钱,这样效果是完全一样的,但节约了大概80%的钱。我据这个例子不是说保险利润高我们不应该去买,恰恰相反,如果你是个人,确实应该去买,而如果是一个类似我们的大公司,完全可以按照精算,达到同样的效果而省下大笔的钱。这也说明了保险业务的利润空间巨大。

2020-06-12 16:58

我是退出了相互宝,正是因为天书合同,相互宝再怎么透明怎么公开,我都感受不到我可以得到什么保障。相反,每个月递增的分摊费用,和递增的获得补偿的人数,虽然可以说自己是在做好事,但深深感觉是无底洞的在掏钱,以及对这平台运营所需费用的质疑。尤其是这平台拉新用户的各种红包减免,别以为自己获得了优惠,因为优惠后你每期照样要掏钱,而且别人获得的优惠,成本会分摊到你身上。
如果做好事,我宁可在支付宝公益平台直接给项目捐钱。如果买保险,我宁可一次性或者定期定额按合同跟保险公司买,因为钱花得确定,得到的保障也确定。

2020-06-12 17:58

50%的销售费用肯定是理解有误,应该是新单第一年的缴费额50%差不多。

2020-06-12 16:43

保险和彩票一样都是概率游戏、合法赌博。大众是非理性的群体,按前景理论,人们会低估大概率事件高估小概率事件。对收益机会很小的高估所以沉迷于彩票,对风险很低事件的高估所以会去买保险。人们内心的主观概率给了险企盈利的空间。

2020-06-12 17:26

个人认为,原文有两个方面可以商榷,一是10000元钱去掉运营成本后,作为金融机构,保险公司是会进行增值投资的,而且因为可以合法地用新业务的收入去解决流动性需要,资金的投资久期可以很长,收益更高。另一方面,保险的竞争市场化程度应该比银行等金融机构更高,如果利润丰厚,每人1元的定价很难不被打破,尤其是去年牌照全面开放以后。另外,我觉得保险是一种风险管理和对冲的成本,配置保险往往是因为无法承受小概率风险造成的大损失。延伸到投资,可以从可转债的溢价锁定股票下跌风险和期货投资者通过期货交易支付交易成本对冲商品的价格波动风险。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中,保险行业就是个普通的经济部门,实现这个行业基本的功能,当前我国保险业务的价值可能更多取决于金融牌照的稀缺性和监管政策因素(如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管理的松紧)等。以上若有缪误之处,请大家指正。[跪了]

就这么说吧,美国死了无数保险公司,伯克希尔这种投资收入为主,保险只为提供浮存金的,我认为不能当做所有保险公司都有巴菲特的投资能力把?

2020-06-20 13:44

不用说每年的新单营收,存续保单每年创造的利润,理论上每年增长11%,而且是妥妥的纯现金。股东净资产扣除固定资产占用部分,每年按5%的投资收益滚存,纯现金。这就是内涵价值使用的折现率。就看这个就秒杀大部分行业了,因为资产中现金比例含量高。

2020-06-14 00:48

有个问题,保费要交很多年,销售提成不是年年给。

2020-06-12 22:25

关键是淹死的那个人最终有没有拿到钱?拿到了多少钱?没人知道!因为他淹死了

2020-06-12 16:01

“首先申明,我太懂保险”,是不是少了个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