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军情】想让“巨浪”不断的增长,我们不仅需要更多的094和096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512810】八一军工·一指揽尽!基金管理费低至0.50%/年!

来源:帧察点

由一条微博引发的,关于中国核力量规模与发展的大讨论,这两天仍在继续。个人看来,在这件事上,普通人各自观点的对错与否并不是最重要的;这场“核威慑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让更多人去思考相关问题的同时,还能让其中一部分人去查阅资料——信息时代的资料固然良莠不齐,好歹量大管够,使得他们或多或少地增加了一些对当代核武器的常识。

▲对于一个远离冷战多年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来说,让更多人意识到核武器的现实性不是坏事

而在5月11日发布的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拟表彰名单中,“水下发射大型固体运载火箭”的入选也让很多了解中国80年代弹道导弹试验掌故的朋友们会心一笑:1982年10月12日和1988年9月15日,当负责潜射弹道导弹试验的6631型常规动力导弹潜艇和092型弹道导弹核潜艇分别成功在水下发射巨浪-1时,在《人民日报》等媒体的公开报道中,均称之为“(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

▲1984年国庆35周年阅兵时的巨浪-1,注意弹体上的QD代表“潜地”

无论是去年国庆阅兵亮相的巨浪-2潜射远程弹道导弹,还是巨浪-2的增程改进型——最近进行了多次试射的新型潜射洲际弹道导弹;“水下发射大型固体运载火箭”能与中段反导、高超声速飞行器这些近年来共和国国防尖端科技领域的代表作,并列在这份创新争先奖拟表彰名单中,这与其技术突破背后的象征——大国核反击能力的形成密不可分。

▲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时的巨浪-2

潜射弹道导弹要想形成可靠的威慑,不仅要能把核弹头送到足够远的地方,更要保证在环境复杂的水下能够时刻打得响。这就使得,相比同等级的陆基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必然在设计制造上有着更复杂的高要求。当然,这种要求也必然会带来一定的牺牲,比如前两天说东风-21D的时候,曾提及在“巨浪上岸”——由巨浪-1衍生出东风-21时,出于时间和经费的种种限制,前者为水下发射而考虑的一些设计在东风-21上仍然保留,而这些陆上发射时并不需要、徒增重量的设计却影响了导弹的性能。不过也要看到,巨浪-1的另一些为海上使用的专门设计,却对东风-21服役后的高可靠性产生了正面影响。

▲早期试射中的东风-21,弹体涂装都与巨浪-1完全一致

当初通过“二四协定”,我国曾随6631型导弹潜艇获得过苏制R-11FM液体燃料近程潜射弹道导弹的教学样品。虽然这型导弹技术并不先进,而且只能水上发射;但通过对苏制导弹样品的分析,以及对未来潜射导弹使用环境的展望,科研人员还是得出了如下结论:

1. 同等射程要求下,潜射弹道导弹相对陆基弹道导弹不仅要小型化,还因为系统元器件更复杂,导致内部设备密度高,故障概率高;

2. 导弹从出厂到部队,从吊装运输到长期贮存再到战备值班,需要经受复杂的振动和机械/环境应力影响,特别是导弹随潜艇航行时的摇摆与浮沉而产生的环境应力,是陆基导弹设计时从未涉及过的情况;

3. 我国海岸线漫长,导弹核潜艇不同部署地域的气温、湿度、盐度等差别都很大,加之艇上有害气体、辐射环境等的客观存在,它们对导弹的可靠性也会产生影响;

4. 当时已经确定巨龙-71(巨浪-1早期代号)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而固发对振动、冲击、潮湿和低温等均比较敏感......

▲6631型服役早期的舷号为1101,后改为200艇,该艇于1968年开始进行改装巨浪-1的改装,此前并未进行过与苏制导弹的匹配测试

所以早在1970年代初,巨浪-1的研制单位航空航天部二院(航天科工二院前身)四部就提出,应当在巨浪-1试射前,尽早提前开展巨浪-1的岸上贮存/随艇航行试验。虽然由于导弹本身研制进度问题等的影响,直到1980年3月国防科工委召开的工作会上才确定,由01批第5枚巨浪-1(含核弹头在内)作为贮存试验弹;但1982年5月贮存试验开始时,巨浪-1尚未进行首次水下发射,所以总体说来还算及时。

在六年半的时间里,参与试验的这枚巨浪-1除了几次回厂定检之外,主要是在洞库里贮存,并先后两次吊上406艇进行部署航行,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岸上洞库保养经验和一定的艇上部署经验,直到1988年底撤场——也就是406艇完成了“9188”任务,两次水下试射取得成功之后。

▲这大概也是有据可考的,406艇最早一次携带着配备有核弹头的“完全体”巨浪-1出海记录

在漫长的岸上贮存试验中,弹上不少组件出现了锈蚀、发霉、粘连、漏油等问题;不过弹体的主要紧固件、玻璃钢件、金属件和非金属件绝大部分仍完好,特别是核弹头在几年间“上上下下”的考验中,核装置和起爆系统性能未出现重大异常,证明了整流罩壳体气密性还是相当靠谱的。

▲洞库贮存中的巨浪-1,注意弹头部分已取下。由于测试期间不巧赶上洞库的空调和电站设备故障,导致洞库内湿度一度难以控制,使得锈蚀发霉情况更加剧烈,造成了一定损失。当然往好了想,这也算是为南方海区环境提前简单模拟了一下

然而在至关重要的两次上艇测试中,科研人员通过对406艇导弹舱和发射筒环境条件的长期监测发现,由于结构设计和空调系统存在的缺陷,其温度/湿度控制等指标均未达到使用要求,这使得每次导弹下艇后进行水平测试时,都有一些组件发生故障。换句话说,这时候的406艇本身是不具备“带弹值班”能力的。

这次试验结束后,首先是由四部牵头,于1989年1月联合制定了《巨浪一号导弹核武器温湿、盐雾、霉菌等环境试验等级暂行要求》。这不仅为后续交付的02批巨浪-1制定了改进与考核的相关依据,也使得与巨浪-1技术状态相同,同期生产的东风-21,在陆上部署贮存期间,获得了远超二炮之前列装型号的可靠性。

▲刮风下雨天气、喷淋洗消作业什么的,当然也会遇到,但相比潜射导弹来说,东风-21的部署环境对弹上元器件还是友好不少

等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406艇回到渤船进行了结合中修的现代化升级,其中就包含对导弹舱进行的全面改造,由此才具备了携带潜射弹道导弹进行较长期部署的能力。虽然巨浪-1再怎么改进显然也不可能在406艇上对强敌形成实际威慑,但由这对组合摸索出的导弹核潜艇部署时“艇弹可靠结合”的方法,对094+巨浪-2的建造与测试还是有着很大的帮助。

▲顺便说,前一阵不少朋友还有着想让406艇携带东风-21D,改为水下反航母平台的想法;先不说别的,前两天咱们刚说,东风-21D的头锥相比巨浪-1/东风-21长一截子这事儿就不太好办......还是让它在岸港训练中安度晚年吧

即使因为巨浪-2本身较大的技术跨度和研制过程中的技术调整,使得巨浪-2的南北洞库贮存试验和随艇航行试验没法实现比首次试射更早——这也导致了导弹需要在根据试射情况调整设计的同时,也要对贮存/航行试验情况反馈的结果做针对性调整,进一步拉长了改进定型周期;但由于094型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建造数量较多,国家建设海基核力量的决心与当年也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在各艇陆续建造试航期间,这两项试验还是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夜间向094型弹道导弹核潜艇吊装巨浪-2潜射弹道导弹

比如不同于当年巨浪-1随406艇测试时,受艇本身的可靠性等因素的影响,实际水下航行时间不过数天;巨浪-2在094上是按照实际部署环境,随艇进行了长时间水下航行并吊装上岸后,成功通过了水平检测的。虽然最终定型的巨浪-2在主要性能上还是有很多缺憾,但这个艰难的过程仍然为新型导弹的研制扫清了不少障碍,特别是其贮存/航行试验环节。

▲研制过程被称为“重走水下长征路”的巨浪-2,其长远意义除了大家常说的“锻炼研制队伍”之外,也是打通从艇员队到岸勤保障再到厂家这条装备形成战斗力链路的钥匙

虽然本文讲的这些,都是过去完成时的事儿了,但由两代潜射弹道导弹的贮存/航行试验的故事不难看出,要想“增强可信可靠的核威慑和核反击能力”,造出更多更先进的导弹和弹头只是其中一部分;其背后依托的、让“大国长剑”能在设计寿命期内随时能战的、包含从发射平台到保障设施的整个核体系建设,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华宝行业ETF特别提示:军工行业ETF(512810):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大国利器】

2020年3月是全球金融市场最波动的一个月,美股市场22个交易日非暴涨即暴跌。受外围疫情冲击影响,市场对经济前景的担忧加深,政府和民众愈加认识到国家、公众安全的重要性,粮食安全、健康安全和国防安全“三大安全板块”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追捧,尤其在当前国内外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日趋复杂的背景下,军工行业的重要性和关注度更加凸显。

军工行业:经济危机下的逆势洪荒之力

无论是对于美股还是A股,军工行业均具备穿越经济周期的属性,可以作为对冲下行压力的有力武器。复盘21世纪两次经济危机的经济增速下行期,可以发现,中、美的军工投入都呈现逆势高增长。美国在2001-2002年的互联网泡沫危机和2008-2010年的次贷危机中,经济增速都明显下行,但是同期军费增长都十分明显。下面的表格显示,在经济下行阶段,美国以军费为代表的政府支出增长显著,这其实是美国以国防投入作为切入点拉动经济增长的一种方法。

再看国内,我国的国防投入在21世纪前两次经济危机中,都显现出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对冲特性。2008年,次贷危机的影响正式传导到我国,经济增速开始出现明显下滑,直到2009年也没能走出泥沼。然而,在2008-2009年次贷危机期间,国防支出却没有严格遵循经济增长的趋势,反而保持了2006-2007年的高增长水平。

对此,国内头部券商研究所观点认为,在全球整体经济下行环境下,往往也伴随着民粹抬头、保护主义抬头,以及大量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升级。因此结合过去20年两次经济危机中国防开支变化的分析,认为国防支出仍有望保持高于名义GDP的稳健增长,或与本世纪的前两次危机中国防投入的变化规律一致——作为经济下行压力对冲的投资方向,军工行业具备横向比较优势。


“十三五”收官,军工行业基本面支撑强劲

2020 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各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目标考核的重要时间窗口期,资产整合动作有望进一步加快。2019 年,国防科工局要求41 家首批试点科研院所重新提交改制方案,并在2020 年做出实质性进展。另外未来院所类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可能会更加灵活。2019年是军工改革的全面开启之年,而资产证券化带来的改革红利有望在2020年持续释放。

(图片来源:国盛证券研究所)

步入行业五年规划的最后一年,通常我国军工行业的订单需求会在此阶段呈现翘尾效应,显著多于规划初期。当前我国装备投入占军费比重已超40%,军费持续向航空航天、国防信息化领域倾斜。并且我国各项军改措施已基本落地,前期积累未释放的订单需求自2018年开始持续抛向市场,在此双重因素作用下,预计2020年军品订单需求将尤其旺盛

近年来,我国军工领域多个新兴科技板块发展迅猛,如北斗三号即将全球组网完成,碳纤维等新材料领域逐渐实现国产化替代,5G赋能国防通信实现信息的更高效传输,以及国产大飞机试飞与量产同加速等等,众多子领域的科技进步也将为军工板块的持续上涨提供充足的动力。

军工行业估值处历史低位,配置价值凸显

无论从成长性还是从估值角度看,当前军工行业的价值标的已经迎来战略配置窗口。一方面,当前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仍处于补偿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军费仍将显著领先于 GDP 增速。另一方面,经过过去4年持续的估值消化,军工行业相当一部分标的2020年估值已大幅回落,目前板块的估值处于低位,未来5-10年可以展望15%-30%的复合业绩增速。

以军工行业最具代表性的中证军工指数为例,估值经过长期调整,目前指数市盈率为48.59倍,处于指数2013年12月发布以来3.06%分位点;市净率为2.63倍,处于历史26.91%的低位水平,板块估值下跌空间有限,可以说具备较高的估值安全边际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0.5.7

中证军工指数是目前市场上较为主流的军工板块指数,其样本股的选取范围为十大军工集团控股的且主营业务与军工行业相关的上市公司,以及其他主营业务为军工行业的代表性公司作为样本股,旨在反映军工主题股票整体走势,为军工主题投资者提供权威的参照指标。中证军工指数目前共有37只成份股,业务范围涵盖航空、航天、船舶、兵器、军事电子和卫星等军工领域。

中证军工指数全部成份股情况明细表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0.5.7

最后,还需强调的是军工行业内部的结构性分化日趋加大,许多细分领域内技术和行业地位过硬的龙头公司体现出不断增长的稳定性和成长性,未来必将演绎强者恒强的故事。那么,如何精选军工行业的牛股呢?这道题,相信许多经历过市场震荡的聪明投资者们已经会答了——采用组合化投资规避个股风险。

跟踪复制中证军工指数的军工行业ETF(512810)可以帮助投资人一键把握军工行业整体行情,规避个股选择风险。更需要向大家指出的是,军工行业ETF比军工股的投资门槛更低,小笔资金即可起步投资,这也是ETF产品往往流动性好、成交活跃的重要原因。

总之,在当前地缘政治事件频发、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军工行业抗跌性、安全性、确定性等属性愈加凸显。军工行业ETF(512810)进可攻、退可守的风格也会在市场反弹阶段帮助投资者在风格切换中跑赢市场。

$航天电器(SZ002025)$ $航天电子(SH600879)$ $四创电子(SH600990)$


重点提示:左持券商,右持科技,A股行情双龙头;守正银行,出奇医疗,财富作战胜负手;拳打波动,脚踢回撤,调整防御靠债基!

科技ETF(515000)/ 券商ETF(512000)/ 银行ETF(512800)/ 医疗ETF(512170)/ 消费龙头LOF(501090)A股龙头五雄争霸

科技ETF联接A(007873)/ 券商ETF联接A(006098)低费率人气长线定投工具

科技ETF联接C(007874)/ 券商ETF联接C(007531)持有7日享零交易费率短线交易工具

银行ETF联接A(240019)低费率人气长线定投工具 / 银行ETF联接C(006697)持有30日享零交易费率短线交易工具

医疗ETF(512170)沪深两市唯一医疗行业ETF / 华宝中证医疗(162412)低费率人气长线定投工具

消费龙头LOF(501090)消费复苏,指选龙头!一基投资50只消费龙头A股

丨五星长牛债基华宝宝康债A(240003),连续7年正收益 / 短债超新星华宝中短债A(006947),近6月回报3.1%。专攻债券,不投股票。

丨短期安营扎“债”认准C,华宝宝康债C(007964)/ 华宝中短债C(006948),免申购费+赎回费(7天/30天以上),进出更自如。

风险提示: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投资需谨慎。货币基金投资不等同于银行存款,不保证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