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2019年报及2020年一季报精华观点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4回复:22喜欢:34

这几天把一百多个自选基金的一季报和部分年报都看了一遍,摘录一些我认为不错的观点分享给大家,并稍作点评:

一季度市场概述

嘉实·谭丽:在1月份市场沿袭了2019年7月份以来的科技成长行情,达到泡沫状态,风险偏好逐渐达到最高点,2月份疫情爆发,但央行短期释放大量流动性,市场仍然较为活跃,市场主题炒作逐渐从科技转移到医药等抗疫品种上,进入3月份随着海外疫情蔓延,市场开始逐渐冷静,投资人信心开始动摇,对于衰退的预期逐渐抬升,定位内需的必需消费品,基建相关的行业开始走强,在这种高度不确定的内外环境下,避险需求持续推高医药、必需消费品公司的估值水平,同时可选消费品由于和经济的高关联性,承受较大的业绩压力,但估值水平已经趋于合理或低估;科技行业经过2月下旬以来的回调,部分个股重新回到了估值合理的区间,被科技ETF所吸引的跟风资金逐步趋于冷静,但股价承受了很大的波动,对大多数投资人是很大的损失。

观点:谨慎

嘉实·张金涛:很多民众接近一个季度没有工作,未来的就业压力相当大,收入和购买力受到较大影响;一些地区一度开放的餐饮娱乐等行业又被叫停,显示复工二次爆发的压力犹存。海外疫情进展仍难预料,从供给和消费端都对中国的不少行业带来不确定性。一方面大多数欧美国家的第三产业占比大,居民消费大多依赖于工资收入,各国采取的防疫措施势必对其消费能力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早已深入参与全球分工,一些国家的供应链出现停滞也会影响中国企业的需求。 

华安·陈媛:上市公司盈利预测尚未下修充分,同时海外金融环境相对脆弱,仍有可能爆发黑天鹅事件,因此未来一段时间我们认为市场波动仍较大,整体维持谨慎。

交银施罗德·王崇:随着疫情全球扩散,出口形势堪忧,后续经济复苏的力度不宜乐观,A股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下调可能刚刚开始,在后续盈利预测不断下调过程中,不排除市场有阶段性再次回调的风险。本基金后续保持中性略低仓位,按照经济衰退、内需为先的思路投资。 

长信·安昀:现时全球化程度和各国产业链的融合程度和大萧条时期不可同日而语,中国虽然暂时在疫情的绿洲,但是作为最大的出口国,同样面临着需求崩塌的风险。复工了,但是订单呢?我们比较担心的是全年盈利预测的逐步下调,现在不管是上市公司或者分析师,还是存着后面三个季度追回来的心气。而按照上述分析,盈利预测持续下调的可能性不小。目前从市场的估值结构看,大股票已经估值接近新低,成长股还在较高位置,如果后续盈利预测下调,那么现在可能还是很左侧的位置。我们内心认为,今年要做好一年震荡市的准备。

南方·毕凯:我们认为本轮周期的特征是公共卫生事件诱发的经济危机而不仅仅是信贷危机,形成全球范围的经济活动减少、企业盈利下降、降低资本支出、预防式裁员、失业率上升、工资增速放缓、消费者信心下降、需求下降的螺旋循环,即所谓的“债务-通缩”循环。

我们预计2020年的主题是宽松与衰退的赛跑、经济增速换挡后的新经济行业中的个股将迎来去伪存真。我们预计新经济行业增速无法持续的、护城河不够高的赛道中的上市公司估值将向下修正,旧经济行业中供需格局较好,龙头成本优势明显的赛道中的上市公司估值将向上修正,市场波动率将处在较高水平。

诺安·王创练:4月份将集中披露2019年年报和2020年一季报,这是去年全年估值提升明显的行业及公司对投资者的一份回馈函,而一季报的情况则是市场再次调整疫情实际影响和预期的机会。

兴证全球·董承非:展望今年,基本上是“充足的流动性”+“较弱的基本面”的组合。所以可以预见市场今年的波动不会小。我们对2020年A股的回报持稍微谨慎些的态度。目前的实体回报并不能支撑A股连续的高回报。如果只是估值水平的提升的话,那也只是寅吃卯粮,最终还是回到本源的。而且2015年过去不久,我想同样的错误市场应该不会再犯。所以2020年我们将注意力聚焦一些风险收益比比较好的板块。

点评:董承非在之前的路演中,也说自己现在的持仓偏防御和价值。

交银施罗德·何帅:三月以来,海外疫情加速,明显超过了市场的预期和判断,至今海外疫情依然还在延续。我们在三月将仓位继续下降,原因在于,第一我们并不“看空”市场,而是“看不清”;由于全球的扩散,此次疫情最终的影响超过大多数人的判断能力。我们能够尽力判断一家公司的生意模式、竞争壁垒及未来几年内的成长空间,但是面对较大的外部不确定性,虽然公司本身的优势不会变化,但未来几年的成长节奏和空间存在较大波动的可能性,同时我们观察到目前估值不具优势,也就是市场没有给这样的不确定给予足够“补偿”。我们的选择是,降低仓位然后看清这次影响对于公司未来可预期时间段内的自由现金流影响,从而重新给公司进行估值。这可能面临短期“踏空”的可能,但是规避了大幅回撤的风险。

展望新的一年,在基金经理的能力圈内,预估获得极佳的投资机会在减少,主要原因是大量优秀的公司经过2019年后动态估值显著上升,而长期业绩预期并没有发生变化。我们会坚持寻找可持续成长的公司,同时把一些目光投向市场“遗忘的角落”,虽然那些公司的业务并不闪亮,但却给予了足够的安全边际和预期收益率。我们也会更加努力地拓展能力圈,希望持续为持有人获得超额收益。 

点评:一季度降低仓位的基金经理有不少,何帅是降的最狠的之一的,三只基金目前都已经降到了仓位最低限制。关于何帅我有挺多想分析的,限于篇幅,留着下篇说。

观点:乐观

景顺长城·余广:全球大幅宽松的流动性带来收益率的急剧下行,真实的资产荒已现,此时权益资产已有明显的优势。从股息率的角度看,目前沪深300指数的股息率为2.54%,已逼近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中长期维度,权益市场的性价比已十分突出。 

银华·李晓星:从国常会释放信息来看,政府以就业为首要目标,我们判断,消费刺激政策可能会超预期,基建还会发力托底,但新增部分会更倾向于新基建,地产大幅度放松难度加大,我们认为流动性会持续宽松。通过此次疫情,中国在全球竞争力越来越凸显,当前在全球资产配置中仍处于低配。我们认为A股市场在二季度受外部环境影响会有波动,但展望下半年,随着经济季度数据环比数据提升,以及风险偏好触底回升,我们对后市持乐观态度。

 中欧·周蔚文:我们认为市场机会大于风险。首先,尽管二季度经济增长还会受国内逐步复工、出口影响,但环比看二、三、四三个季度的经济应该大概率一个季度比一个季度好。其次,从政策、资金面角度来分析,国内国外都有不断的刺激经济的政策,金融环境都比较宽松。最后,从股市估值来看,整个市场估值比历史均值要低,结构上看,除了科技、医药、消费等行业外,大多数行业股票估值都比较低。配合前面三个有利背景,机会应该大于风险。

 国泰·程洲:一旦全球主要经济体感染人数出现拐点后,A股就有望出现系统性的机会。操作方面,本基金会密切关注海内外疫情的变化,结构方面注重内需和刚需。

东方阿尔法·刘明:韩国和日本,在没有全国停工的情况下,尽管也经历了短暂的恐慌,目前疫情已经平稳。欧美各国政府防疫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人民自我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估计最恐慌的时候已经过去,边际正在好转。同时,主要发达国家相继出台了很多刺激经济的政策,也许在美国股市还没有下跌的时候,我们的担心还有些价值。在美国市场已经下跌了1/3的情况下,再去操心已经没有必要了,过度的恐慌只可能让我们失去眼前的投资机会,而没有任何的其他益处。

广发·傅友兴:一季度本基金的股票仓位有所上升,主要是管理人利用股市回调的时机逢低增持了食品饮料、机场、通信等行业中估值具有吸引力的优质公司。

富国·朱少醒:疫情的发生是个黑天鹅事件,我们没能够事先做出英明的预判。同样我们对疫情的短期发展也缺乏有别于大众的推断。但从较为长期的时间维度来看,疫情的影响终将逐步消退是个高概率的事情。恐慌情绪带来的估值折价是选股的较好时机。

点评:朱少醒这次很难得的多说了几句,他的观点值得长期投资者学习。

观点:看好龙头企业

安信·陈一峰:我们觉得在当前估值水平下,长期来看,部分优秀公司的潜在盈利能力依然未被市场充分认识。我们认为未来3-5年,部分细分行业龙头公司的表现会好于行业整体。站在3年维度,很多优秀企业的需求并没有消失只是延后而已,现在是一个比较好的投资时点。

汇添富·王栩:中国经济整体仍然处于结构转型的进程之中:消费和服务领域还将有很长的成长期,并且会有层出不穷的创新;政府的产业政策会拉动一些新兴产业获得阶段性的高速成长;传统产业中周期性较强的领域总体仍会处于衰退之中,但某些行业有可能通过整合改善竞争格局从而大幅提高盈利水平。企业层面,随着环保、人力、政策规范等成本的提高,企业之间的分化也会加剧,尤其是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于很多处境艰难的中小企业而言可能是雪上加霜,优秀企业有望获得比过去更大的成长空间。

易方达·张坤:对于疫情,从海外经验来看,类似甚至更严重的情形发生过多次,但无一例外都是阶段性的,我们认为本次疫情也不会例外,很大概率在一年后对中国经济和上市公司的影响完全消除。从DCF估值来看,只要公司不因为疫情破产,疫情对公司的影响就仅限于一年的自由现金流,非常有限。这样的短期利空对长期投资者来说提供了很好的介入机会。我们认为,优秀的企业不会因为疫情改变其发展的路径,仍将一轮一轮创出股价的新高。

点评:对于喜欢买入优质公司长期持有的基金经理来说,疫情带来的是不错的买入机会。其实根据这一点,就很容易判断出哪些是真·价值投资,哪些只是在做基本面投机。

观点:既然判断不了疫情,那就不据此投资,该怎样还怎样

银华·倪明:短期的未来我们无法把握,包括疫情的影响何时结束、对中国甚至整个世界经济的冲击会在什么水平,包括在此过程中会给资本市场的广大参与者带来怎么的心理冲击和预期变化,这都是我们暂时无法判断的。但如果把眼光放得更远,我们能有把握的一是疫情终将过去,经济生活会恢复正常;二是赛道好、护城河深厚、竞争壁垒高的龙头公司在这次疫情中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市场份额得到进一步扩大。疫情过去之后,他们一定会以更好的收入和利润表现呈现给投资者。这种长期的确定性才是我们投资的立足点。

东方红·王延飞:我们也坚信疫情终归会过去,经济活动也会重新回到正常的轨迹。对自己能力圈范围之外,我们尽量不去做判断。我们坚信,优秀企业在危机来临时更能体现出来抗风险的能力,优秀的企业家是抵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

汇添富·劳杰男:有时候,我们总是容易高估短期的影响,又容易低估长期的深刻变化和影响。A股中长期利好因素不会出现扭转,如果市场短期继续因为疫情原因而进一步调整,反而为优质个股提供了中长期的买点。

嘉实·谭丽:现阶段,常识和长钱最重要,长钱的重要性在于可以承受波动,这也是长钱能够获取更高的收益的最大归因,因此建议投资人不宜过分恐慌的卖出,常识告诉我们除非及其极端的情况,疫情对经济影响是即过性的,对企业价值更是没有影响,就像16年熔断后,18年年底是最好买点一样,此次波动也可能制造出中期最好买点。行业方面,我们不建议追逐受损较少甚至受益的行业和公司,和负面影响一样,正面影响大多也是一次性的,波动的不是企业价值,更多的是情绪,我们反而会关注受疫情短期负面影响较大的行业和公司,疫情的结束或早或晚,我们会根据标的公司股价的波动幅度以及疫情的进展来调整我们的投资策略,争取在波动中创造收益。

交银施罗德·杨浩:疫情的影响目前尚未结束,对疫情后国际关系、全球化进程、对国内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刺激政策的动向市场众说纷纭,我们认为这都是非常难以判断的事情,我们也不会基于某一个宏观的判断,而大幅度的去做仓位选择和行业配置调整。在疫情中,我们观察到优秀的公司没有停下修炼内功的步伐,过去持续的研发投入,较好的资金储备,规整的管理体系,使得他们在疫情期间表现出较好的经营稳定性,这也有助于他们在疫情结束后,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经济进入较低增长期间,结构性,供给面研究我们认为是一个消除不确定性的可行之道。

点评:经济低增长阶段,有很多基金经理开始从研究需求端转向了研究供给端,供给端变化主要是由创新驱动和技术驱动。

观点:市场结构分化,看好部分行业和板块

中欧·周应波:“稳中趋缓”的局面会受到2020年初疫情的冲击,造成部分行业“局部出清”,但整体上的托底政策依然会是“缓冲器”的作用,宏观经济再次强劲增长的概率是比较低的。同时,由于2019年各行业之间估值的分化,行业配置大幅度偏离面临的风险将会加大。A股市场的整体估值合理,但在部分领域出现了估值泡沫,值得警惕。

2020年底中国将拥有全球40-50%的5G人口....特斯拉中国工厂投产,使得汽车的电动化和智能化在2020年加速...2020年将是90后年满30岁的一年,80、90、00后的消费习惯将在下一个10年成为社会的主流...“春风化雨”的改革会带来较多的自下而上选股的机会。

万家·莫海波:疫情导致国内经济基本面恶化,地产作为稳定经济下滑的对冲器,近期销售预计有小阳春,根据“一城一策”,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使,有望边际放松的房地产及相关产业。

海富通·吕越超:2020年全年,我们预计市场会更多呈现结构性机会,指数整体表现不温不火。我们相对更看好受疫情影响较小的科技成长板块,如消费电子、半导体、5G应用相关的游戏、短视频与高清视频;看好特斯拉带动下的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加速提升。

泓德·王克玉:在社会管理重点从疫情防控转向经济稳定发展之后,预计在众多尚有明显短板的基础设施方向(包括公共卫生、社会信息管理等领域)将成为政府投入的重点。而这次疫情期间也可以看到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体现出极高的效率,长期投资规模仍然将保持在稳定的水平。而过去几年进行严格管制的房地产等行业在基本面发生变化之后,相应的行政管制措施也将发生一定的调整。 

点评:一季报有不少基金经理开始看好并加仓地产,我个人认为,反正地产估值已经在地板价了,即使再怎么强调房住不炒,市场都脱敏了。万一后续放松地产刺激经济,即使放松一点点,对地产也是利好。

东方红·林鹏:我们认为,目前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偏低,已经较为充分的反映了疫情可能对经济产生的冲击。但市场整体估值体系的结构化差异巨大,部分行业估值显著偏高,大部分传统制造业和金融地产行业的估值处在历史底部区域,后市有估值修复的可能性。

点评:有很多基金经理都看到了目前市场结构的分化,有些已经开始提前左侧布局这些传统行业了

中欧·曹名长:我们更看好传统行业低估值蓝筹,这些行业的龙头公司通过增加市场份额、效率提升、产业链纵向整合、向新领域的拓展仍可以保持稳定的增长,但市场仅因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预期对这些行业优质公司的潜在增长视而不见。而新兴产业绝对估值较高,增长有不达预期的风险。传统行业估值与新兴行业估值的差异已经在历史最高的位置,我们相信在未来这种差异会得到修复。

国投瑞银·汤海波:在当前时点下,我们会加大对偏周期的行业的关注,因为它们当前极低的估值可能已经较为充分的反映了经济下行的风险。对于偏成长性的股票,因为港股的总体估值水平低于其他市场,这些行业中也存在成长性良好、估值合理的龙头公司。

华宝·周欣:我们认为,股票价格反映的是上市公司产生的自由现金流在未来长期的折现价值。目前港股市场估值处于其长期历史估值区间的低位,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负利率资产范围显著扩大的环境下,中国经济增长的韧性和中国资产的吸引力将愈加凸显。待疫情出现明显确定拐点之后,港股市场有望在投资者风险偏好恢复推动下全面反弹。

泓德:邬传雁:近十年,全球性劳动力人口总量增长乏力,甚至可能出现较长期的下行趋势,预示着全球总消费需求增长将越来越乏力,全球经济可能正在进入一个更加缓慢的增长周期并将持续较长时间。这种背景下,跟劳动力人口相关性较大的大消费房地产产业链的长期投资价值值得我们重新思考。

资本从过去的稀缺已经逐步转变为全球性总体上的充裕,资本密集型产业链的壁垒正在不断减弱,导致很多所谓“价值股”的长期投资价值在未来进一步上升的空间受到较大的挑战。令人振奋的是,技术进步的广度和深度正在加速度式的发展。多重加速的技术进步通过对传统产业的大幅度增效率、降成本式改造,将在长期时间跨度内推动经济增长质量持续大幅度地上升。技术进步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所以,本基金认为当下及未来较长期内,投资思维需要由过去对经济总量增长的依赖过渡到对经济质量提升的把握。本基金长期坚定看好长期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和多重新技术快速进步背景下的创新药(及器械)、传媒高端内容、电子、光伏、云计算、新零售等六个行业的长期增长空间。本基金判断A股市场经过这次系统波动后,六到九个月内会重新回到长期的结构型牛市轨道。

科技

华安·胡宜斌:我们将更为重视内容、应用企业的马太效应和永续增长能力,致力于寻找和积极配置传媒、计算机软件中,为新的漫长科技周期持续提供精品应用和内容的龙头企业。我们关注到消费服务业可能出现龙头公司的错杀和中长期的买点。我们将积极围绕新技术、新渠道、年轻用户消费需求变革、疫情后龙头份额扩张四大机遇,在新兴消费服务领域,如电商、互联网消费、线上及线下娱乐等,重点配置上述行业中,护城河较高、商业模式清晰的优质企业。

点评:胡宜斌现在规模大了,不得不左侧布局,2019Q3的时候,他提前布局了新能源,踩中了节奏,这次他又提前布局了影视传媒,会再次踩上风口吗?

易方达·郑希:展望2020年,国内整体流动性预计仍将趋势性放松,由于2019年累计涨幅较大,信息产业内部个股可能将明显分化。目前,信息产业有一定程度的估值泡沫,预计2020年波动率放大是大概率事件,但由于新一轮的产品周期提升行业内生增速,我们认为信息产业依然具有一定投资机会。

申万菱信·任琳娜: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核心影响因素是全球的电动化趋势,加速推进电动化几乎已经是全球主流车企的共识,跨国车企的战略方向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我们认为电动化趋势并不会因为这一次的疫情冲击而发生战略转向。疫情不会破坏行业长期的成长逻辑,当疫情结束、经济活动恢复活力后,代表着技术进步方向、国内外均有政策加持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是有能力在较快时间内重回成长轨道。

景顺长城·詹成:虽然科技股相关的产业链和下游需求受到全球疫情的影响,股价回撤较大,但产业趋势只是出现了短期的波折,科技创新的方向依然不变,组合会逢低增持科技股。同时逆周期调节政策应该会加码,疫情好转以后,可能会出现加速赶工的情况,中游行业阶段性需求会供不应求。

财通·金梓才:我们相信科技股的中长期逻辑并无明显变化,疫情只是递延了部分需求到今年下半年和明年,所以我们并不悲观。目前已是数据中心产业的拐点并且疫情加速了拐点的到来,所以我们在数据中心这个方向上继续有所加配。

点评:有不少科技成长风格基金经理依然继续看好科技股,认为行情只是推迟了,并没有结束。其中难免有屁股决定脑袋和能力圈局限的问题,但多多少少说明科技行情还有潜力。

消费

富国·王园园:年初以来因疫情受益或受影响不大的板块表现较好,如农业、医药、科技、必需消费,可选消费因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大,表现不好。疫情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只是短暂的,国内消费仍将沿着消费升级、品牌集中度提升等方向持续的发展。

景顺长城·刘彦春:资本市场最恐慌的阶段已经过去。经济恢复需要时间。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出现衰退是大概率事件,我国出口导向型企业至少在未来1-2个季度内会承受较大压力,制造业投资也将因此受到牵连。观察国内高频数据,电厂日均耗煤、高炉开工、水泥企业开工、商品房成交面积等都已经环比快速上行,显示国内经济已经企稳。逆周期的货币、财政政策力度不断增加,各行业纾困政策也在持续加码。尽管未来经济发展仍有较大不确定性,但没必要过度悲观。事件冲击下的资本市场存在很大偶然性。疫情发展和政策对冲都可能阶段性成为市场主导力量。如果看的更远,我们相信人类一定可以战胜病毒,经济终将回归正轨。

随着复工进程加快,保增长政策落实到位,资金面和经济基本面都将发生变化,市场风格也将发生根本改变。近期金融环境仍然是主题投资温床,但风险已然靠近。一旦流动性回归中性,现阶段火热的题材股“一地鸡毛”命运不可避免。市场情绪总是循环往复,2018年下半年估值水平极低情况下,市场普遍担心信用紧缩和中美贸易摩擦,甚至认为宏观杠杆率过高政策缺少调整空间;而在估值水平大幅抬升后,市场却情绪高涨,天马行空击鼓传花。目前市场上众多热门股票估值过高,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做投资第一要务将是防范风险。我们不会迎合市场,我们没有能力去赚这种估值无边际扩张的钱。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继续将注意力放在真正可以为股东创造价值的公司身上。市场正在抛弃美味、争食垃圾,逆势投资正当时。

偏重国内市场、需求相对刚性的行业和公司阶段性会受到资金追捧。我们更要关注新的消费习惯养成,例如商品和服务加速线上化已经是不可逆的趋势。每一次危机,都隐藏着机会,危机越大,机会也就越大。 

医药

汇添富·郑磊:我们在一季度继续坚持了对现阶段商业模式清晰/竞争优势明确的优质资产的重点配置,放弃追逐了受益于短期疫情爆发的资产,我们希望拓展自己能力圈的同时,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力争保持既有投资风格,给投资者带来稳定的回报预期。

博时·葛晨:我们根据疫情的发展及其造成的次生影响,对投资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加大了疫情防护、检验、治疗等疫情相关标的的配置,同时降低了受海外经济波动影响的标的的配置。我们预计海外的疫情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国内的防控压力仍存,因此沿着“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这条主线上的相关标的仍有持续的表现机会。

上投摩根·方钰涵:我们一如既往地关注行业和企业的基本面,对细分领域的龙头进行长期持有。医药医疗行业仍然是需求相对刚性的,疫情之后,在公共卫生和医药科技领域的投入将更加受到重视。同时,随着个人支付能力提升和医疗技术的可及性提升,我们能看到的长长的雪坡远未走完。

中欧·葛兰:创新药产业链仍旧是我们长期最为看好的方向,从国家层面政策的顶层设计到国内企业近年来的创新积累,都使得国内的创新产药产业链长期维持在高景气度的状态。

点评:即使都投资医药,风格也有较大差异,有些人关注短期变化,有些人关注长期价值。

结语:今天的文章很长,但都是我从一百多份一季报和年报中摘录的重点,已经做了大量删减。如果你耐心看完了,相信能对你有一些帮助,我也为你的耐心阅读点赞!下篇文章,结合我的持仓聊聊下一阶段的投资思路,欢迎大家持续关注我的微信订阅号(lcnylc)

成文日期:2020.4.26

@今日话题@蛋卷基金@雪球达人秀$富国天惠成长LOF(F161005)$$汇添富医药保健混合(F470006)$ $景顺长城鼎益混合(LOF)(F162605)$ 

全部讨论

2020-04-27 07:56

慢慢的干货,整理得真不错

2020-04-26 22:35

总结:短期不稳,长期看好

2020-04-29 11:28

非常感谢作者的整理,比一个个去看方便多了,这样也对整体基金经理的看法有所了解。

2020-04-27 06:38

满满的干货

2020-04-27 04:56

到位的整理,了解下市场的想法

2020-04-26 22:47

疫情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浪花而已!

2020-04-26 22:42

买了成长的基金,看季报十分乐观,现在看不同的观点收获蛮多。

2020-04-29 14:25

一季度大部分经理都降低仓位了,张坤的仓位却是增加的,值得敬佩!

2020-04-29 09:40

目前在等消费、医疗ETF回到低估PE去做调仓,消费重仓猪肉牧原、新希望还有业绩释放空间,但高端白酒酱油都到历史高位PE,还是在等等看

2020-04-27 23:40

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