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雷承兴背后:隐形刚兑是诺亚财富商业模式的硬伤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96回复:176喜欢:114

$诺亚财富(NOAH)$ 踩雷了承兴国际,股价暴跌,借此谈谈我对诺亚财富商业模式的理解。

我曾经花过一些功夫研究诺亚财富,说实话这家公司在第三方财富管理行业可以说是最优秀的公司,当然后来自己做了资管,就更优秀了。诺亚财富是这个行业内风控做得比较好的,而且研究能力很强,拿项目和产品设计能力强,销售能力强,积攒了一批高净值客户,王静波也非常有进取心,是很好的企业家,非常敬佩她。诺亚曾经一度让我动心。

但是发现其商业模式下的问题:

诺亚财富不管是做三方理财还是自己做资管产品,都是以固收为主,本来在全球范围内看做固收都没啥问题,挺好的,但是诺亚模式下的固收产品其实带着隐形的刚兑,诺亚历史上其实踩过几次类,但基本都hold过去了。可是你不可能总是有能力hold过去,特别是体量大了以后,踩雷机会是越来越大的,并且每踩中一次都可能把整年甚至数年利润都给废了,即使风控做得再好,再会挑产品,这都难以避免,所以买诺亚其实很不省心,很多风险是未知的。

这种风险和国内信托公司也类似,平时看着很赚钱,但一旦出事,啥都没了,收益前置风险后置,他到底赚不赚钱其实你并不知道。理论上,不应该给他高于国内银行股的估值,银行的放贷组合其实很分散,而且有各种监管要求,风险还更小些。不像诺亚这类,看似轻资产,但是杠杆率其实超高。

全部讨论

中国经济的每一个雷,搞不好NOAH都会踩一遍。

说实话,不够银行放款条件的给信托发,不够信托条件的给类似诺亚这种机构发,早晚都要踩雷。如果条件好,银行干嘛不放?哎,早晚诺亚要破产倒闭

说实话,你懂个p,你研究什么了,诺亚以卖股权产品为主,去年还卖了很多香港保险,诺亚不注重固收,诺亚一直不刚兑,以前的乐视和辉山乳液。

2019-07-09 11:58

曾经的信托从业者,深以为然。信托业一样的,收益前置,风险后面几年才显现,如果一直要求刚兑,最后基本是破产。
如果不刚兑,投资人就会受损,目前的市场机构就会变化,金融系统动荡,GL层受不了。
像中江一样,引入新股东,那么新股东就得承担损失,那么它的补偿是什么呢,如果Y妈出手,就是纳税人买单。
现在,这个死结越来越紧,最后一定是有买单人的,去年城投债开始兴起,并不是市场转暖,也不是问题缓解,而是加剧的。只是,现在不能破,所以到期债务要置换,要延后,城投和金融体系是这个套路。
但是,民间确实有很多不守规矩的公司和个人,不能再放任自流,规模到顶后的边际收缩,已经要了很多人的命,后面会越来越多,中小信托和城商行也会开始有的。

2019-07-09 13:07

说实话,如果是项目自身的投资风险,投资人不满归不满,可能也就算了。但如果是本身风控的问题,那后续影响就不好说了。应收账款质押造假玩了十几年了,还会掉到那么明显的坑里,明显是风控有问题,不客气的说,里面有人拿好处了。

2019-07-09 07:07

一个公司发35亿,基本没风控啊

2019-07-09 12:43

主要麻烦是这次不是基础资产暴雷,而是底层资产是赤裸裸的诈骗。

2019-07-09 10:02

嗯,诺亚几乎一个不漏的踩了市场上所有的大雷,具体原因是什么?辉山乳业,乐视等,这也属于风险控制能力强?有意思。

2019-07-09 08:25

不刚兑就没现在的规模,规模、破刚兑,选一个?

2019-07-09 07:23

承兴国际市值70亿港币,诺亚发了35亿人民币债券?诺亚心是黑的